【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8-13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5年8月13日第9版 |
日军彻底破坏高校是有意为之 |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阅读次数:7020
|
今天是“八一三”淞沪会战纪念日。对沪上高教界来说,有一段历史从来不曾忘却: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日军疯狂轰炸吴淞地区,导致国立同济大学(现同济大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校舍完全被炸毁。 在这场战事中,沪上高校无一幸免全部遭到了破坏,不少高校不得不从此内迁办学。鲜为人知的是,1938年8月21日出版的《文汇报》转载了当时在上海颇有影响力的英文报刊《密勒氏评论报》的一篇分析文章,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日本军阀的眼光中,对于他们所称谓的大陆政策的大敌人,莫过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日军而言,中国的学校和文化机构是抗日的“策源地”,因此,破坏学校就是打击中国的抗日力量。 这个暑假,“抗日战争中的同济大学”档案图片展一直面向公众开放。700多幅档案图片中,不少记录着当时位于吴淞地区的同济校园被炸毁后,全校师生被迫撤离的场景。 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上海,正常的办学秩序已不能维持,加之物价飞涨、办学经费不足,教学科研无法开展,由此,不少大学都走上了内迁办学的道路。
荐稿人:ffy 执行编辑:ffy 2015-08-13 责任编辑:zjy 2015-08-13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