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十余所高校严重损毁
今天是“八一三”淞沪会战纪念日。对沪上高教界来说,有一段历史从来不曾忘却: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日军疯狂轰炸吴淞地区,导致国立同济大学(现同济大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校舍完全被炸毁。
在这场战事中,沪上高校无一幸免全部遭到了破坏,不少高校不得不从此内迁办学。鲜为人知的是,1938年8月21日出版的《文汇报》转载了当时在上海颇有影响力的英文报刊《密勒氏评论报》的一篇分析文章,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日本军阀的眼光中,对于他们所称谓的大陆政策的大敌人,莫过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日军而言,中国的学校和文化机构是抗日的“策源地”,因此,破坏学校就是打击中国的抗日力量。
忌惮大学师生爱国心和专业能力
这个暑假,“抗日战争中的同济大学”档案图片展一直面向公众开放。700多幅档案图片中,不少记录着当时位于吴淞地区的同济校园被炸毁后,全校师生被迫撤离的场景。
在“八一三”淞沪会战时期,上海约14所高校损毁特别严重。除国立同济大学、商船学校、东南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上海法学院全部被毁,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学校大部分被毁,还有大同大学、沪江大学、音乐专科学校等被日军占领。
同济大学档案馆馆长朱大章介绍,当时的同济大学已是拥有理、工、医科三个学院的综合性院校,而经过“八一三”事变,尤其是在1937年8月28、29两日,日军投下多枚炸弹轰炸学校后,该校的所有建筑全部损毁。当年9月3日英文《大陆报》报道,学校的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
后来很多史料都指向一点,日军对于吴淞地区的轰炸无疑有军事战略层面的考虑,炸毁校园、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年轻学生进行毁灭性打击,是有意为之。
朱大章说,当时国民党部队抗战的“标配”武器——“中正式”步枪是以德国1924年短管毛瑟步枪为原型,由巩县兵工厂根据德文图纸于1935年10月成功仿造,而仿制这一武器的主力,就是厂里一批毕业于同济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大学师生不仅有抗日的雄心,而且一些工学院的师生已经有能力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抗日力量,这让日军十分忌惮。”
1938年8月21日出版的《文汇报》,转载《密勒氏评论报》第11期发表的“抗战一年以来日本消灭中国教育的结果”一文,其中分析,“在过去数年中,日本最畏惧的是中国的进步,在日本军阀的眼光中,对于他们所称谓的大陆政策的大敌人,莫过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的势力,迅速地团结中国人民,使成为反侵略反压迫的有力武器,达到国家自由与进步的工具。”
内迁办学延续学脉保存科研能力
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上海,正常的办学秩序已不能维持,加之物价飞涨、办学经费不足,教学科研无法开展,由此,不少大学都走上了内迁办学的道路。
朱大章介绍,同济大学的内迁从“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当年就开始了:在市区进行了短暂的过渡后,学校于1937年10月迁至浙江金华,后又迁至江西赣州和吉安、广西贺县八步镇、云南昆明,直到1941年初迁至四川李庄(今属宜宾)。而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则迁往重庆。另外,国民政府教育部当时还指示复旦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四校组成“联合大学”进行搬迁,后因搬迁经费无着,大同、光华退出联合大学,继续留在了上海。复旦和大夏组成联合大学,并分为第一分校、第二分校,分别迁往贵州和江西,后来大部分都搬到了重庆北碚。
延续学脉,保存学术和科研力量,内迁虽然是当时不少高校的首选,但根据朱大章查阅到的一些资料,当时也有一些高校因为种种原因没能顺利搬离上海,这里面就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交大校方从1937年开始反复和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交通部沟通,要求内迁办学,始终没有获准,最后交大的主体留在了上海,在重庆的只是交大的一部分,叫交大分校,直到1942年才改为交大本部。当时复旦大学的一部分,比如复旦中学,也留在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宝隆医院一开始也在上海,后来才开始搬迁。
荐稿人:ffy 执行编辑:ffy 2015-08-13 责任编辑:zjy 2015-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