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06-21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6月21日第3版 |
留下珍贵党史资料交给将来 |
作者:新华社记者 胡锦武 崔清新
阅读次数:8008
|
残酷斗争条件下,瞿秋白首创我党档案文件管理制度
这份《文件处置办法》共7条,规定了档案分类整理、编目、留存、销毁的原则与方法,资料的收集、保管等内容在起草件末尾,瞿秋白特地写了一条“总注: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 这份《文件处置办法》共7条,规定了档案分类整理、编目、留存、销毁的原则与方法,资料的收集、保管等内容。在起草件末尾,瞿秋白特地写了一条“总注: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瞿秋白特别在“将来”两字旁打了着重圈点,表明他在起草文件时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信心。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1921年5月,他在莫斯科经张太雷介绍,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1月回国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27年“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持党中央工作。 随着上海地下斗争日益残酷,1930年4月 《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强调: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文件保管处保存”。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文件保管处已经集中了20余箱文件、资料,中国共产党第一座秘密档案库就此建立(党内习惯称之为“中央文库”)。 1931年初,周恩来到中央秘书处视察工作并查用文件。在视察中发现储藏的文件、资料一包一捆未加整理,当即指出“文件材料应分条理细,进行分类整理”,对陪同的中央秘书处负责人说:“在文件整理方面,你们可以找阿秋(瞿秋白)去谈谈,请他给写一个文件处理办法。”瞿秋白欣然同意,很快起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文件处置办法》。这一《文件处置办法》成为中共第一个档案文件管理制度,由中央文库最先执行。《办法》的实施使得大量珍贵的党史档案资料得以保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
荐稿人:ffy 2016-06-21 执行编辑:ffy 2016-06-21 责任编辑:lry 2016-06-21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