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8-08-10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8年8月10日第3版

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
作者:曹东勃  阅读次数:10157

30810_p19_b

 

  近两个月的暑假对教师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值得期待。但暑假真正来临时,又变成了仅供止渴的梅子。近期霸屏的《求你们别跟我谈暑假,戒了》这类文章道出了真相,激起了同行的共鸣:教师这个职业其实分不清八小时内外、无所谓寒假暑假,年复一年,莫不如是。常有朋友会问,都教了八年书,你们这些老师怎么还把自己搞得这么忙?每到放假除了科研,还要备课、钻研教学?我想主要理由有三。

 

 

  站稳三尺讲台,是青年教师最重要的事情

 

 

  对“青椒”(青年教师)来说,头两年非常重要。在教学上站稳脚跟,还不能荒废科研,这都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备课占用大量的时间,但它是值得的。即便是在研究型大学,“教书育人”依旧是第一要务。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有可以量化的论文、获奖等,还要看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曾经考证,从硬件、经费等情况看,当年西南联大的学术环境其实很差,无力发展各种研究院、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西南联大9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总数不超过100人,还没有今天一个院系一年培养的多。但,当一所大学里,所有的著名教授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它所培养的学生的水平就不得了。李政道回忆当时的联大教师时说:“他们看见有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是全副精神要培养的。”

 

 

  研究教学规律,是站稳讲台最根本的保证

 

 

  一个青年教师,身份一下子由学生变成老师,难免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该如何在讲台上讲课?用什么方法和学生交流?都需要自己一点点摸索。同时,每个学校都会培训入职的新教师,让他们观摩优秀教师讲课、学习各种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得准备一桶水。45分钟的课,需要准备的支撑资料远远超过这个时间。讲过一两轮之后,自然懂得删繁就简,知道哪些最重要。先把书读厚,再把它讲薄。任何课程,即便是规定的教材、大纲,教师都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改造。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个追求卓越教学效果的青年教师对课程框架的适应性再造。

 

  对青年教师来说,还有一个年龄问题。当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博士,从校门到校门,面对着比自己小不到十岁的本科生、小五六岁的研究生,靠什么去吸引他们?没有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没有长者般丰富的人生经验,不可能像老教师那样讲很多生动的人生故事。所以必须自力更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创造性转化、适应性改造,照本宣科一定不会受欢迎。

 

  我2010年刚刚任教时,曾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教师培训,到上海交大听了一位教学名师的课。这位老师语言流畅、富有诗意和感染力,对学生很有亲和力。那天恰好是冬至,她在课堂上即兴对在座的大一新生说:“你们人生的前十八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父母提醒你们多添衣裳。那么,现在是你们独在异乡的第一个冬天,能不能给你们远在家乡的父母发一条注意添衣的温馨短信呢?”当时好多学生被感动得落泪。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在课堂上照搬她这种方式效果如何呢?同样的话,这位女老师娓娓道来,就有很好的润物无声的效果。而我一个大老爷们这样讲,恐怕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引发吐槽。所以,必须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教学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和挖掘其规律和奥秘的无底洞。教学有法,却又因人而异,所以教无定法。每个老师必须从我出发,设计独一无二的教学过程。

 

  现在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早就不再是知识的机械传授和现象的简单呈现,而是对问题在发生学意义上的深度分析和对问题解决路径的开放探索。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书本框框,沉入到社会现实中去,进行研究型的教学,并通过科研及时反馈于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紧密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而且还必须摒弃那种包打天下的路径,要以专业特长应对专题教学,在此基础上适度分工,形成教师之间良好的教学互助合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我认为“依赖”是一种更高也更难达到的境界。学生不仅乐于向教师请教问题,更乐于在课上课下和教师交流看法,形成一种良师益友的关系。“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建设目标,意味着师生之间建构一种超越教学过程、超越“学期”界限的关系。很多同学直到今天仍然会和我交流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这也让我感到自己的责任并未随课程的结束而结束。

 

 

  把课上好,是教师的本能、更是使命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想把课上好。没有哪位青年教师会根本不在乎学生评价,只在乎自己的研究。因为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站住讲台,获得学生的好评,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褒奖,也是自信的来源。这件事做好,身为教师“大后方”就稳固了。所以一个青年教师愿意在他教师生涯的前几年在教学上花费大量功夫,这不是别人逼他的,而是一种正常的内在心理。

 

  我也曾有一种一劳永逸的想法,花一年时间把课件、教案做好,以后就不用在教学上花费精力了,吃老本就可以了。后来发现,我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必须常改常新。这种心态也许隐约是一种使命感。

 

  这种使命的最直接来源在于,要对得起自己今后至少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对得起自己求学过程中的各种专业理论学习、对得起三尺讲台赋予我们的责任。也可以借用弗洛伊德的学说来作这样的理解:把课上好是教师的“本我”,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好为人师”的本能;把课上好之后获得学生的好评,进而享受到这种好评带来的快慰,这是教师的“自我”;而把上好课提升到使命感的高度,那可以说是教师的“超我”,是一名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升华为事业的结果。这个境界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甚至最后才能盖棺定论。

 

  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工作很忙,节奏很快。一不留神,就要感慨于“时间都去哪儿了”,就要震惊于 “1992年已经成了中青年的分水岭”,就要在拎着保温杯上课的路上自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枸杞”。我们是青年教师,但我们终将老去。怎样抵抗衰老,如何拒绝油腻?对于教师来说,真正能够让我们的学术生命、职业生涯,精神状态乃至身体状态永葆青春的有两条途径:

 

    一是永远保持对教学和研究的热情,不断探索未知、追求新知,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手段,这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二是常年置身和融入这群18-22岁、永远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青年之中,他们绝大多数就像一张白纸,对这些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教师的言传身教,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点拨,都有可能点燃他们探险的火花,影响他们的人生抉择。见证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更好成长,同时也获得我们自己的进一步成长,这是让人何等愉悦、何等幸运、何等荣耀的使命?这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面对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青年教师重任在肩。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8年8月10日第3版)

 

 

 

荐稿人:ffy 2018-08-10  执行编辑:lry  2018-08-10   责任编辑:lxl 2018-08-17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0
 

上一篇陈从周二三事
下一篇大学生要读经典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