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5-02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5月2日第12版

被琐事影响的同学关系
作者:本报编辑  阅读次数:9379

 

一、寝室矛盾类


  案例一:生活习惯不同,冷暴力解决


  小李平时习惯于早睡早起,而同寝室的小蔡经常打游戏至凌晨两点,并且开着音响外放,加上“哒哒哒”的敲击键盘声,令小李辗转难眠。小李敢怒不敢言,选择以牙还牙,清晨六点起床开始大声朗读英语,让上午补觉的小蔡痛苦不已。


  为了报复,小蔡打完篮球后就将鞋子直接丢在宿舍里,小李被熏得只能跑去隔壁宿舍睡。这么一来二去,两人从此不再说话,见面如仇人。


  案例二:地域划分团体,矛盾升级


  某大学寝室一共住有7个本科生:3人来自江苏,其余4人来自其他地方。由于地域相同,江苏籍3人马上成了小团体,其他4人见状也开始抱团。


  4人团买了电饭锅和食材后,藏在储物柜里锁起来,等周末3人团回家后,就将锅碗瓢盆拿出来,欢天喜地在寝室里做饭。其余3人归来前,他们把寝室收拾干净,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案例三:自我中心,视他人如空气


  小徐平时爱读书、看杂志,无论是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在理。有时宿舍内讨论娱乐话题,小徐会搬出一大堆理论,以证明自己正确,别人浅薄。


  临近考试,由于复习时间紧张,小徐给自己定了手机闹铃,凌晨四点起床,两分钟响一次,一次响半分钟,闹铃是周星驰的一部电影里的插曲,半夜听起来很是惊悚。但每次铃响,小徐本人总是酣睡如故,而宿舍里的5名室友则被一次次吵醒。


  当室友质问小徐时,他声称将手机放在床下的桌子上自己才能及时起床,并且拒绝使用耳机,因为“影响听力”。除此之外,小徐还会每晚一边看书一边大声哼歌到深夜。


  每日煎熬之下,终于有一天矛盾爆发。某一晚,小徐的上铺小孙翻来覆去无法休息,一气之下从床上蹦起,拿起自己的椅子就抡了过去,椅子翻滚落到小徐身边,邻寝的同学过来劝架,都被小徐骂走。第二天,小徐前往校医院做了个检查,并声称要起诉小孙。
  

二、学业竞争类


  案例一:评奖学金结怨深


  沪上一重点高校理工科专业,刘岩(化名)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根据专业评奖学金的规定,班级所有学生的“德育分”占综合成绩30%,而这个分数具体由刘岩来打。


  在同学眼里,刘岩“私心较重”,每年给自己的德育分都是全班最高,他的名字永远在一等奖学金之列。


  对于刘岩的所作所为,同寝室的高逸飞(化名)一直看不惯。高逸飞后来转入计算机专业,与刘岩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细心的高逸飞从大一就开始搜集刘岩各种“不光彩的事”。大四时,刘岩获得学校保研资格,被北京一所名校录取。高逸飞就将几年来搜集的证据写成一封长信,分别发给了刘岩的本校和被保入学校的相关部门。本校因此取消了刘岩保研资格。刘岩从此搬出宿舍,决定复习考研。直到毕业时大家才知道,刘岩虽然失去了保研资格,但仍旧被北京名校以直博录取(不占本校保研名额),而之前租房、报考保研辅导班等举动都是“烟雾弹”,目的是掩人耳目以免再节外生枝。


  案例二:都是保研惹的祸


  北京一所211大学新闻专业的8名女生同住在一个寝室,在同学眼里,这是一个“模范寝室”。


  保研的时候,按照综合评定成绩和专业成绩,专业内按照5%的比例确定了具有保研资格的学生。学院在平衡保研资格时,在原有基础上又多拨了一个名额。


  多一个保研名额本是好事,但也因为它,模范寝室里两个成绩相差无几的同学相持不下。


  A同学凭借“一等奖学金”的资格先拿到这个保研资格,但她自己还同时在申请另一所自己更心仪的高校。后来,由于没申请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又不肯将名额让给室友B,结果这个保研名额被白白浪费。A、B两位同学只好分别准备考研,A同学最终考取清华大学,而B同学因为保研的事情影响心情,考研名落孙山。


  寝室其他同学都为B同学抱不平,A同学也因为无法“直视寝室其他同学排挤的目光”而早早搬出寝室,自己在外租房。


  案例三:佼佼者受不了变成“普通学生”


  叶明(化名)与杨一亮(化名)是大学同班同学,在寝室分住上下铺。叶明来自山东,杨一亮来自吉林。平日里两人关系不错,经常一起打球、上自习,周末外出逛街、吃饭。


  叶明为人好强,从小成绩突出,在学业竞争激烈的山东地区也属于“尖子生”。已经在学习方面养成了“高人一等”观念的他到了大学,不能接受自己在学习上不如别人的情况存在。


  杨一亮学习成绩不错,尤其是在英语上很有天赋。大学期间,杨一亮报名参加高级口译考试。考试归来时,叶明询问杨一亮考试成绩如何。杨一亮回答:我觉得还不错,应该可以通过。听见这话,叶明将手中的篮球狠狠地砸在地板上,摔门而去。没有报名考试的叶明觉得杨一亮在英语上优于自己,很不开心。


  从此以后杨一亮发现,但凡期末考试或者各类与学业相关的能力测试中,只要存在自己成绩和表现好于叶明的情况,这类“发脾气”的戏码就会不断重复上演。


 

附:【专家观点】

  

竞争意识太强,“分享”教育不足 独生子女急需“以群治独”


  杨雄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同窗难以变成好友,究其制度性成因,它和我们国家实行的独生子女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和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在成长和社会化的进程中,很缺乏“合作-分享”教育,这个问题在当下显得非常突出。比如,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小时候可能为了一个玩具争抢。结果必然是有人哭了,有人笑了,然后会出现一个妥协的方案,大家按秩序排好,每个人轮流玩一会。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孩子形成了社会化的秩序和规则意识。


  但独生子女从小习惯拥有家里所有的玩具,没有人会来争抢。他们对于合作、分享缺少体验。所以,独生子女的天性就是“我向”的,很多事情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当他们走向群体,尤其是在学校和家庭又都有意无意地提倡竞争教育后,很容易把同学当成竞争对手,“你挡住我,我就灭掉你。”


  考虑到现在独生子女众多,我们的教育是时候要调整策略了:这个群体本来就不缺竞争意识,那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就不应该再强化竞争。相反,我们应该采取“以群治独”的措施,在学校里多提倡一些“孔融让梨”的精神;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做一些弹性的修复,比如,少做一些评优工作以减少学生间的竞争,若真要选优,标准不应该只是选学习好的,而是要选公益心强的、乐于服务他人的。另外,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户外教育。多接触大自然、看看博物馆,到户外走走,孩子的心胸自然会开阔很多。
  

不把学生当“人”的教育 怎能培养出尊重生命的学生


  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还让很多人不由联想到了马加爵事件。这两次事件的主角有一个共同点:遇到问题的时候,清除自己的麻烦或者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超越一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甚至可以超越剥夺别人生命的底线。


  但若静下心来反省,不尊重别人,甚至不把别人当“人”,这难道不是在折射当下教育的一些问题吗?难道不是教育界的悲哀吗?


  我们的教育目标,本来应该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本来很明晰的教育目标却走样了。


  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很少有人关心我们的孩子是否成为了一个好人,他是否承担了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相反,大家更看重他的成绩怎么样,有没有能力。


  在学校里,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是需要自己来“塑造”的。在这种“学生被塑造”的理念下,很容易发生一些老师不尊重学生的行为。比如,有的老师从来不避讳当着全班同学或者别的老师的面批评一个学生,而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学生,可能也会渐渐习惯了“围观”别人没有尊严的时刻,当然,也习惯了不尊重别人,或者不被别人尊重。


  不得不说,不把学生当“人”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尊重生命的学生。实际上,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而不是塑造他们成长的。当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了足够的尊重,他们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那么这样恶性的极端事件会少很多。


 

    推荐人:lry     2013-05-02       执行编辑:lry     2013-05-02       责任编辑:xwf  2013-05-02

0
 

上一篇同学关系:为何从“面对面”走向“背靠背”
下一篇理科生三行情诗大赛作品在网上受到热捧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