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05-02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5月2日第12版 |
同学关系:为何从“面对面”走向“背靠背” |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张鹏 黄纯一
阅读次数:8904
|
同窗难成好友,甚至还变成了“宿敌”——近来国内高校发生几起恶性案件,其背后所隐藏的因教育制度、升学压力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冷漠、僵化,以及对于生命本身的漠视,更加让人忧虑。
“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积攒起来的仇恨就越深。”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系列校园惨案的发生,都在为教育敲响警钟——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汲取各种知识,他们也会遭遇心理落差、人际矛盾等各种精神层面的危机。若学校和家庭教育缺乏适时的引导和回应,只是一味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强化智力教育而忽视品德教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青年一代必然会因缺乏“人情味”,和教育的宗旨渐行渐远。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环境,先天决定了他们“竞争意识有余、分享观念不足”。因此,对症下药的策略应该是“以群治独”,要努力在年轻人身上营造提倡合作、分享、礼让的氛围,而非继续强化竞争意识,不自觉地迫使同学关系从“面对面”走向“背靠背”。 复旦研究生被室友投毒致死,起因竟是“生活琐事”。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三学生被室友挥刀刺中胸口身亡,也只因没有及时给未带钥匙的室友开门。
舆论一片哗然。互联网上,竟有不少网友甚至开始互谢室友当年“不杀之恩”。
人们不禁要问,正值青春年华的学子,和同学和睦相处何为这么难?横在同学之间的隔阂、偏见甚至恨,根源又在哪?美好的同学关系,为何从“面对面”走向“背靠背”? “上铺的兄弟”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是一位90年代初读大学的人对大学同学的回忆:当年一个寝室的室友常会聚坐在一块儿打牌喝酒、天南地北地聊天、谈理想。他称呼自己同一寝室的室友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而如今,很多大学生却把室友当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微博上,学生们乐于参加“说说我的奇葩室友”大讨论,吐槽声此起彼伏;各大高校的BBS热门贴中,“室友矛盾”总占据十大之一。
日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在12所高校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3%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
生活习惯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独生子女性格等原因,都是导致寝室矛盾频发的导火索。甚至,“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积攒起来的仇恨就越深。”
同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陈华说,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的时候,他们不仅居住环境相对宽松,且都是家里的“小主人”,父母很听从他们的意见。而到学校尤其是宿舍里,每个人的空间狭小,加上成长环境的反差,很容易产生冲突。
北京一所高校的辅导员告诉记者,大学室友之间产生矛盾大都因生活习惯及文化差异所致。不少本科生遇到人际矛盾时不懂如何主动解决,而硕士生和博士生,彼此沟通本来就少,加上学籍不同等原因,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冷漠。类似说话尖酸刻薄、东西随意堆放等琐事,都会引发不小的寝室矛盾。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办公室廖文其老师看来,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通过社交网络交流,沉浸于虚拟世界的情感之中,面对面的沟通机会大大减少。“看似朋友遍地,其实知己寥寥”。因此,遇到人际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情,常常难以改变看待问题的心态。 学业竞争:为了前途,在所不惜
一些教育专家发现,同学关系的复杂化和恶化,早在大学前就开始了。
在小学生和中学生里,一些同学间的“明争暗斗”,让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感到司空见惯。
“班级里的优等生,明明每天挑灯奋战到后半夜,却跟同学说自己每晚九点就睡觉了。”“有一次我让同学帮忙给另一个同学传递一份到国外学校交流的表格。结果,这份表格没有送到,经手的同学称忘记这回事情了。”……一些初、高中老师几乎随口就能说上好几件同学间的矛盾和纷争。他们普遍认为,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几乎从小学开始,学业竞争就层层加码。
到了大学,奖学金、保送研究生资格、出国交流机会等各类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竞争环节更多,有的甚至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由此引发学生之间的摩擦也进一步升级。同一专业的学生为了奖学金评定吵到学院已成家常便饭,大四学生为争夺保研资格,互相拆台,也是“三十六计”用尽。对此,有的同学不以为然:“为了前途着想,当然要拼尽最后一口气。”
按照陈华的看法,大学生之间因为学习成绩而出现恶性竞争,有一个制度性的原因,长期以来被公众忽视:现有的升学体制决定了大学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大学报考实行平行志愿原则,这个升学制度客观导致的结果是,成功进入大学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非常接近。而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继续脱颖而出,本身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院校中,学生原本都是高中里的佼佼者,突然变得普通了,有的学生一时间难以转变观念。”陈华说,除了学业水平“难分伯仲”,学生奋斗目标“同质化”也非常严重:大学生普遍重视学习成绩,毕业后的打算也类似,要么继续深造,要么找一份好工作。在类似的目标追逐过程中,同学之间必然少不了攀比。
还有一些大学辅导员注意到,职场上的竞争手段和竞争意识,也已经入侵大学校园。
“学生们喜欢看《杜拉拉升职记》,也喜欢看电视剧《甄缳传》。大家对于玩心计很是推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竞争概念的曲解。”
调和矛盾,需从心理和制度双管齐下
“学生关系亮红灯,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非常关键。”华东政法大学辅导员汤君告诉记者,受理同学矛盾时,辅导员通常小心翼翼,约谈学生,了解具体情况。遇到室友“水火不容”的,会采取更换寝室的做法;遇到同学矛盾激烈的,必要时会请心理老师介入。
“要等待心理咨询介入,已经为时过晚”。廖文其认为,比起病了再就医,预防教育是更积极、更有效的做法。比如,不仅要教育学生有同情心,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懂得换位思考。“同学如何变成好伙伴,这些到大学再教育太晚了,从小就应该加强。”但眼下,大学显然不能放手不管。
也有专家认为,化解学生在学业上的不正当竞争,评优制度可以做一些改良。有一位教授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为例。从2012年开始,物理学院降低了对学生科研的要求,博士生从原来的发表2篇第一作者的SCI和1篇第一作者的“国内核心”,降为1篇第一作者的SCI;硕士生从1篇第一作者论文降为没有第一作者发文的要求。
这项改革的结果是,同一个组的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课题,很少会在研究方向上产生冲突;即便有交叠,也可以根据各自的贡献在文章署名时排定顺序,或者并列为第一作者。“改变一下考评制度,同学的压力一下子小了,合作意识就增强了。”
推荐人:lry 2013-05-02 执行编辑:lry 2013-05-02 责任编辑:xwf 2013-05-0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