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6-0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6月3日第7版 

让学子寻找做学问的感觉
作者:本报记者 姜澎  阅读次数:7544

复旦大学恢复本科生学术报告会制度

 

      复旦大学学术报告厅门口写满各类学术成果的的展示牌,上周展示的都是本科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要知道,这个位置过去往往只留给在报告厅进行学术报告的知名学者。而复旦大学上周的校庆学术周,也开辟出4个本科生学术报告会。原先只有院士和大牌教授才有资格登上的校庆科学报告会,还专门设了本科生学术专场。

  记者了解到,第一场本科生学术报告会,始于1956年,“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中断了”,学校相关负责人说,重新恢复本科生学术报告会制度,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培养科研兴趣,提高研究能力,规范学术行为。
  
本科生科学报告会一断数十年

  据介绍,本科生学术报告会最早是由时任校长的陈望道教授和时任教务长的苏步青先生等一批知名学者发起的。他们为了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特地提出应该为学生开设一个学术报告会,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参与到学术研究中,体验到学术的乐趣。

  “当时的第一次学术报告会就收到107篇学生学术论文。”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次报告会举行时,这些提交报告的学生都得到了走上讲坛的机会。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走上了学术之路,比如中文系的严修、历史系的裘锡圭、数学系的李大潜等,都成为了知名学者。当时一批著名学者为这些学生担任指导老师,比如生物系的学术报告指导老师是著名解剖学家卢于道,数学系不少学生课题都接受过谷超豪、苏步青等老先生的指导。

  “这一传统不知是什么时候中断的,直到1998年,学校才重新启动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据复旦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办公室主任徐红介绍,目前针对本科生科研进行资助的计划包括“莙政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望道项目”和“曦源项目”,以及教育部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

  据悉,复旦每年都将一批教授们的课题在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项目网站上公开,学生有兴趣就可以向教授报名参加课题研究,而学生如果有独立的课题,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每个项目提供至少8000到1万元的课题经费。对于一些好的想法,院系还会有配套资金。

  学校还为那些有科研想法但尚未形成项目的学生设立“拔尖人才计划”。“很多时候,学生的课题并不是那么完善的,但是让他们在科研上尽情地‘折腾’,很可能就‘折腾’出点什么。由此只要学生有想法,学校就要想方设法地满足”。徐红这样告诉记者。

  去年物理系一名本科生提出了一个课题,但学校没有实验设备,如果送到校外实验室做实验,每小时必须付费2万元。于是,学校特地为这名本科生联系了一个台湾高校的交流项目,对方高校同意提供3个24小时的实验时间。结果这名学生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成果,而他离开台湾后,对方高校的6名博士生又组成一个课题组,继续把这个课题完成下去。
  
让学生在讲坛上找到学术感觉

  “让本科生进行学术报告,不仅是鼓励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讲台上找到一种从事学术研究的感觉”,学校有关负责人坦言,科研不仅是实验室里埋头做研究,还包括论文写作和成果分享的过程。而让本科生们站上学术报告台,即便下面的听众并不那么多,更高级的莙政项目的汇报会听众甚至更小众,但是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科研的完整过程,体验到乐趣。

  事实上,教授们过去对本科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是看不上本科生的学术课题,认为是浪费时间;二是从未接触过科研的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必须从学术规范、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开始从头教起,等教好了,学生又未必从事科研,多少总有些打击积极性。”学校一名担任本科生导师的教授这样告诉记者。

  但是近年来,随着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的开展,不少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些权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而且学生对于科研的“热度”明显要比前几年高了。于是,现在学校的本科生学术研究项目网站上,有近两百个教授的课题向本科生开放。

  在教授们看来,学术的核心是探究真理,这是超越知识和技能范畴的素质,包括纯洁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理性的质疑态度等,这些素质必须从小爱护和激发,必须在体验中自我完善,否则潜能就会被压制。“从这一点出发,大学应该鼓励所有本科生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探究过程;让所有本科生都受到学术精神的熏陶,提高素质。” 本报记者 姜澎

 推荐人:lry   2013-06-03   执行编辑:lry  2013-06-03   责任编辑:lxl 2013-06-04

0
 

上一篇中科大百分百自由选专业
下一篇复旦最牛“学霸”获奖学金超600万元(图)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