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0-12-18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0年12月18日第8版

缅怀离世大师,传承最好纪念
作者:李振宇. .  阅读次数:10299

罗小未先生

罗小未先生

 

  编者按
      
  2020年已近尾声,回望这一年,又有一批著名学者离我们而去。正是他们曾经的成就参与创造了今天的历史。他们是真正的大师,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先生。
  他们中有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陈定昌、腐蚀科学与电化学专家曹楚南、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万卫星、国际著名生态学家张新时、我国化纤领域奠基人郁铭芳、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许其凤、著名医学大家陈灏珠等数十位两院院士,还包括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罗小未、著名激光物理学家李郁芬等一批知名的大学教授和教育家。
  他们每一次在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每一次科研攻关成功后,都选择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默默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重新埋首于他们的 “日常”——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直到去世,成就才为世人所知。
  医学大家陈灏珠,自己一只水杯用30年,对学生和病人却慷慨相助,他将平时积蓄倾囊捐出,设立 “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金”、 “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帮助更多医学生和青年医务人员成才,包括支持西部地区医学人才培养,开展西部地区医疗精准扶贫;
  复旦大学教授李郁芬直到去世之后,卓绝的成就才为自己的学生所知,当国家发展两弹一星时,她参与原子弹的研制,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她的贡献,完成科研攻关后,她回到校园继续教书育人,国家需要研制激光设备,她再次领衔完成任务。她一生获奖无数。为国家做事,她一次都没有错过,却两次错过评博导的机会,她培养了大量博士生,却只能用他人的名义带学生;
  同济大学教授罗小未是第一位系统将西方建筑历史、理论和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也是上海近代建筑与城市研究以及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拓者。她一生历经坎坷,但是在最惨淡的人生岁月中,也从没放弃过学术和教学的积累,她对学生说的一句话 “你们是太阳,我是月亮,是你们的光芒才照亮了我”,正是她的为师为学优雅风范的最佳写照;
  ……
  今天,让我们缅怀这些大师,重温他们在学生记忆中的闪光点滴。他们为这个世界留下的财富,终会有我们更多年轻人传承下去……

 

  罗小未
  永远从容优雅的师者
      
  2020年6月,罗小未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在国内建筑学界和建筑教育界,无人不知先生的大名,用今天年轻人的话来说,她是我们的一代“女神”。论学术贡献,罗先生是新中国建筑史学的一位大师,她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建筑界眺望世界的窗户,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罗先生长期从事西方建筑教学工作,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致力于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和建筑评论。

 

罗小未和先生李德华的结婚照

罗小未和先生李德华的结婚照


  在同济大学,她执教超过半个世纪,大半生都在校园里度过。而我相信,作为一名师者,她最欣慰的莫过于桃李满园。她培养的一批优秀学生,有不少已经成名、成家,活跃在国内建筑教育学界。罗先生一直受到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不仅因为她具有深邃而前瞻的学术思想,也因为她的人格魅力。用郑时龄院士的话来说,“她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渊博的学识,还有她的睿智、教养、研究方法和大家风范”。
  余生也晚,1981年才考入同济大学,其后求学和工作的三十年多中,也有幸经常见到罗先生,直接或间接得到她老人家的指导。
  我们的罗先生,是崇古厚今的罗先生。大约1982年秋,罗先生从国外回来,在文远楼106作公开讲座。只记得那天的讲座,教室里人头攒动,教室玻璃窗外站满了学生。而罗先生当时列出的小标题,题有“波士顿的提问” “墨尔本的启示”等,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此,“现代主义之后”(又称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观开始影响着同济的学人,继而影响了全中国的建筑学人。罗先生尊重历史,师古而不泥古,敏锐地观察时代的变化。由她主编的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影响了不知多少青年学生;她编撰的《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再版了一次又一次。她的学术思想,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批判地把握建筑学发展前沿,真正体现了“崇古厚今”的精神。
  我们的罗先生,是严慈相济的罗先生。她的严格,是出名的,我本人就挨过罗先生的批评。记得有一次是本科时候,因为没有听过罗先生的讲课,所以我混到下一级去听罗先生的建筑历史课,结果被罗先生发现了,她说“我的课不能随便不听,也不能随便听,要听先在系里面办好手续”;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个别同学写论文过于散文化,也被罗先生拿出来做反面例子分析,给我们教育很大。
  罗先生对我们的学术活动非常支持。1984年,我们成立学生业余社团“青年建筑学会”后,她与陈从周先生、喻维国老师、吴光祖老师等对我们关爱有加,经常“开小灶”,还借幻灯机,幻灯片给我们。在他们的直接关心下,我们提出的“不要重修圆明园、应辟为遗址公园”的建议才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并最终被采纳。
  罗先生也是名师出高徒的代表。郑时龄院士是罗先生的入室弟子,常青院士是罗先生的博士后学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以及同济大学的支文军、卢永毅教授等,都是罗先生的高足。
  我们的罗先生,是永远优雅的罗先生。我工作以后,多次在教学研究和外事活动中见到罗先生,她给我们的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德国老师Peter Herrle和Peter Bertn结识罗先生后,非常敬佩她的睿智和风度。2003年,他们通过我坚邀罗先生去德国柏林工大访问。当时罗先生已经78岁了,本来院系领导对这次访学是有点顾虑的。但是我们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次出访。罗先生在柏林工大作学术报告,Berten教授亲自开车带她去德绍包豪斯校舍参观,留下一段佳话。
  以后,我每次有机会去看望罗先生和她的丈夫李德华先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时,他们也总是那样热情、乐观、优雅。我还记得2013年,罗先生住院了,时间长达一年。我和学院其他老师去探视她的时候,罗先生躺在病榻上,银发一丝不乱,神情泰若,依然热情开朗,没有一句对病痛的抱怨。这样的从容和优雅,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的。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我们新老学生努力以优雅的姿态,获得优异的成绩,以此报答罗先生的培养。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

 

 

荐稿人:ffy 2020-12-18  执行编辑:lyh 2020-12-18  责任编辑:zjy 2020-12-18

0
 

上一篇美的名片彰显“唯美”特色办学
下一篇颛桥,一段红色传奇姻缘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