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1-16 【编辑录入:zhujuy】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2014年1月15日第5版

孟林智:最美的时光与“嫦娥”相伴
作者: 王婷婷  阅读次数:23279

     

 

 

 

我们为之献身的航天事业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孟林智

我们为之献身的航天事业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工作,任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作为技术骨干承担并完成了我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火星探测器及深空探测论证等重大型号和预研课题的实施与论证工作,在深空探测器总体设计、多目标多任务系统设计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2013年12月16日,新华社播发快讯:嫦娥二号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目前飞行到距离地球6500万公里深空,还在飞往更远的深空。

      由于人们的目光都被正在执行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所吸引,嫦娥二号的深空之旅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是,对于与“嫦娥”相伴了3600多个日夜的孟林智来说,这条消息或许能够为十年努力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就在同一天,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获奖者,孟林智接过奖杯时,感受到的是一份薪火相传的责任,这份荣誉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过去的总结,而更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一号”:初露锋芒

 

“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短发、眼镜、牛仔裤、运动衫,33岁的孟林智普通得就像你一个好久不见的大学同学,却很难将他和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联系起来。

     “其实我刚进入五院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只知道是来搞卫星的。”孟林智觉得13年前大学毕业时的自己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曾经作为嫦娥一号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登上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等奖的领奖台,他也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航天人,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2004年,探月工程立项,孟林智就加入了“嫦娥”团队,那时他虽然刚刚参加工作3年,却已经参与了资源一号02星等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

    “2000年之前,很多老同志干了一辈子才研制和发射了一颗星。”孟林智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机,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带给他的舞台和机遇是许多前辈们都无法企及的。

      2005年,孟林智被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具体负责整星飞行程序设计、电总体、软件状态控制、在轨飞控等方面协调和研制工作,并协助总体主任设计师,参与了总体设计中的大系统接口协调、技术状态控制、大系统试验等工作。

      其间,他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采用了系统工程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整星系统层信息流设计与分析工作,对天地之间、各分系统之间信息流、控制流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对遥控、程序控制指令等多种指令按功能分配,合理组合,进行了冗余设计。特别是在嫦娥一号任务飞控工作阶段,他出色地完成了在轨一年中各重大事件的飞控程序设计和飞控实施流程确认,并组织总体相关人员圆满完成了各次重要事件的飞控工作,对在轨一年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

 

“二号”:重任在肩

 

“压上这幅担子是希望我能更快成长”

 

      由于嫦娥一号卫星出色的完成使命,嫦娥二号的任务由备份星改换为先导星,而同时完成角色转换的还有孟林智,他被大胆启用,担任嫦娥二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孟林志明白给他压上这幅担子是希望他快速成长。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这对孟林智来说才是迎来了真正的考验。发射当天,卫星总师、副总师等主要人员都在西昌卫星发射现场,留守北京飞控中心的孟林智觉得“没有了主心骨儿”,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在发射时感到紧张。

     “好在叶总在后面给我们坐镇,当时要是真遇到什么问题,只能去找叶总汇报决策了。”当然,缜密的设计、精确的计算以及反复的验证,没有给他去麻烦叶培建院士的机会,嫦娥二号完美完成地月转移,顺利进入月球轨道。但这对孟林智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在嫦娥二号长达6500万公里甚至更长远的旅行中,他们一直在一起。

      2011年6月初,经过两次精确加速,嫦娥二号卫星飞离月球,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并开展了10个月的科学探测。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逼近4179图塔蒂斯小行星,最近交会距离不到3.2公里,在国际上首次近距离获取到目标小行星光学图像数据,最高分辨率优于3米,使我国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第四个实施小行星探测的国家。

      在这段不同寻常的旅途中,嫦娥二号往哪飞,怎么飞,都是孟林智“操心”的事情。作为主力研制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他一心一意地扑在了嫦娥二号各项任务之中,飞行控制是其中的重头戏。

      谈到飞控阶段的工作,无论嫦娥一号还是二号任务,孟林智认为:“飞控对于研制队伍来讲是一项很能锻炼人成长的环节,不仅要求分工覆盖完整、界面清晰,而且运转精密环环相扣。为此,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做得极为深入,每一名飞控队员都要对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

      中国航天人没有星期六,也不一定有星期天。孟林智虽然不愿意强调自己的忙与累,但为了达到近乎苛刻的任务要求,在研制试验的关键阶段,他的生活已经被工作完全填满了。他承认“有时候得逼自己放松一下”,被问到以什么样的方式放松时,他坦白地说:“就是补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去想工作的事情。”

 

期待:重新出发

 

“这支团队敢为人先,非常可贵”

 

      孟林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他甚至干脆承认自己“怕采访”。

      面对记者的一些问题,孟林智很是“词穷”,尤其当谈到个人、谈到成绩时,越是刨根问底,越是令他出现“表达障碍”。除去嫦娥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这个拗口的头衔,“80后理工男”的标签对他来说或许更为贴切。

      “不光要追求成功,还要保证快乐。”孟林智说,“快乐成功”是这个团队一直在践行的文化理念,更有团队成员开玩笑说,大家负责“收获成功”,而他负责“制造快乐”。

     “我们为之献身的航天事业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在孟林智眼里,团队的艰辛研制史其实可以改编成一部快乐史,一改航天人在公众心目中“苦哈哈”的形象。

      作为“80后”中的一员,虽然孟林智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却也传承了中国航天人的精神与风貌。叶培建院士曾在评价嫦娥一号团队时表示,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造就了不到33个月铸就我国航天史上第三个里程碑的佳绩。他说,嫦娥一号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没有前人的经验和资料可以借鉴,以青年人为主的这支团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有着强烈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敢为人先,敢于攻关,这对航天事业来讲非常可贵。

      在嫦娥二号任务进入尾声的同时,孟林智已经开始参与我国新的深空探测项目的前期论证,对于新的项目,他不能多谈,但话语间流露出的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也让我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荐稿人:wdl 2014-01-15        执行编辑:tmy 2014.1.15      责任编辑:zjy 2014.1.15

0
 

上一篇邹正涛:萤火虫也要歌唱
下一篇烽火岁月一诺,践约一生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