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4-15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4年4月15日头版

抢救英雄,一批学科孕育而生
作者:本报记者  阅读次数:23332

我国烧伤医学泰斗级人物、医治邱财康主要参与者杨之骏教授离世,

对他的追思“打捞”起半世纪前上海的集体记忆

1

  因为“抢救邱财康”,大家认识了这名意志力超强的“钢铁英雄”,但很少人知道这次抢救事件在我国医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创造规模空前的“学科大协作”,大家打破门户之见,不惧权威,最终创造世界医学奇迹。可以说,中国医学自信心由此树立。现在不少大医院知名的“王牌学科”也与该事件密不可分!


 

  昨天,我国烧伤医学泰斗级人物、瑞金医院杨之骏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杨之骏是“抢救邱财康”奇迹的主要参与者,追思老杨,这段上世纪50年代的抢救历史与细节被“打捞”起来。现在看来,依然令人振奋。
  
外国人说的就一定是权威么


 

  抢救邱财康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1958年5月26日深夜11点,行车吊运时主扣松了,10余吨1300摄氏度的铁水掉下来爆炸了……瞬间,上钢三厂青年炉长邱财康全身体表89.3%面积的皮肤被灼伤,其中深度灼伤面积达23%,人表皮好像焦炭,头肿得像气球,生命危在旦夕。


 

  很少人知道的是,当邱财康被送到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时,医院内部曾有过激烈讨论。“根据当时国外医学界的认定说法,灼伤面积超过80%无法治疗,有一批医生就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也有医生认为,需要打破传统认识。”昨天的追思会上,有医生激动地回忆道。


 

  杨之骏就是另一种意见的代表人物。“‘打破迷信,解放思想,外国人说的一定就是权威么?’老师当时主张坚决要救活。”杨之骏的学生、瑞金医院烧伤科主任医生方培耀告诉记者。


 

  现在看来,杨之骏是初生牛犊不怕虎。1954年,他才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1958年,在历史悠久、名家云集的广慈医院,他还只是一名住院总医生。“那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大家激情燃烧,希望打破传统禁锢。没有先例,就走出一条新路!”方培耀说。
  
打破“门第藩篱”共克难关


 

  最终,瑞金医院的确没有放弃,成立专门治疗小组,向治疗过程中的重重难关发出挑战。年轻的烧伤科医生杨之骏成为参与救治全程的医生,与40多名各学科顶尖专家共事。


 

  现在看来,这场救治堪称“空前豪华阵容”,中国医学史上不少鼎鼎有名的专家都与它有过交集。因为,瑞金医院不只邀请院内顶尖内外科专家,还放下“门第藩篱”,向外院专家发出邀约。


 

  严重烧伤后病人要过三关:休克关、感染关和植皮关。其中,在烧伤病人救治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大量抗生素,不过,抗生素用多了会有耐药性问题,不用,则会有感染风险,随时危及性命。为了处理这个棘手问题,上海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教授戴自英被请来参与各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研究。彼时,从牛津大学病理学院学成归国的戴自英,已是我国抗生素方面的权威。


 

  度过休克关后,邱财康出现了绿脓杆菌败血症,并且开始对多粘菌素耐药。这一感染关如果处理不好,邱财康的右腿就保不住了。这时,时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细菌学大师余贺教授加入抢救团队。余贺1927年赴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和美国卫生学会金质奖章,是我国第一位细菌学博士。因为他的加入,二医细菌学系的同学们都被动员起来,大家在阴沟洞、花坛里寻找能够吃掉有害菌的噬菌体,这叫以毒攻毒。最终,通过反复实验,医疗组制成特异噬菌体,邱财康的右腿得以保全。
  
让中国医学树立自信心


 

  历经3个月的救治,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邱财康,神奇地痊愈了。这个医学奇迹轰动了国内外医学界,也鼓舞了所有人民,“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有医生回忆,正是这次救治,让中国医学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事实上,一批现在享誉世界的学科也在1958年后蓬勃发展起来。比如,抢救邱财康的过程形成了严重烧伤救治专业的雏形,如今著名的瑞金医院“烧伤科”在1961年创建。杨之骏和有关专家一共编写的《严重灼伤的治疗》、《烧伤治疗》、《烧伤治疗和研究》(英文版)等,向世界推广了大面积烧伤救治的“中国经验”。


 

  如今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和抗生素研究所蜚声业内,当年参与抢救邱财康的戴自英教授正是该院抗感染学科的重要奠基者。


 

  此外,如今著名的九院“整形外科”也绕不开“1958年”。“严重烧伤愈合后都要做整形修复手术,1958年后,来广慈医院治疗早晚期烧伤病人日益增多,所以1961年广慈医院成立整形外科,由我出任科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张涤生也是抢救邱财康植皮组的主要负责人。1966年,整形外科迁至九院,扩大病房,至今成绩斐然。


 

  “可以说,中国医学界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被抢救邱财康事件引发了。”方培耀回忆,就在抢救邱财康的时候,上海报纸刊登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言论,紧接着从《人民日报》到全国各地报纸,回响同一句口号:“全力抢救钢铁工人!”中国的医学界被动员起来了,并且,这种勇于打破权威、突破极限的理念还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就这样,“抢救邱财康”不仅创造了生命奇迹,也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集体精神记忆。
  
杨之骏


  中国烧伤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离休干部,原瑞金医院烧伤科主任、上海烧伤研究所顾问,上海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58年参加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的抢救工作,与抢救组成员一起探索出成功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方法的雏形,从而奠定了我国烧伤外科治疗水平国际领先的基础。作为主要人员参与进行了皮肤混合移植技术的研究,提高了大面积Ⅲ度烧伤治疗的水平,这一先进的临床治疗方法使我国大面积Ⅲ度烧伤治疗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荐稿人:lry    2014-04-15      执行编辑:tmy  2014.4.16       责任编辑:zjy  2014.4.17

0
 

上一篇烽火岁月一诺,践约一生
下一篇尹军:屡败屡战 创业无悔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