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01-17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4年1月17日第5版

102岁上海医生忆援外岁月:“好好工作,不辱使命”
见证、亲历中国援外医疗进程
作者: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  阅读次数:1428

102岁的张燮球接过“全国援外医疗工作者纪念证书”.jpg

102岁的张燮球接过“全国援外医疗工作者纪念证书”


  摇粒绒外套搭配一条红围巾,让本就精神矍铄的张燮球更显活力。2023年是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60周年,也是中国向海外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今年102岁的张燮球便是其中一员。

  张燮球退休前是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的外科医生,因医术了得,人称“一把刀”。传奇的是,在他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里,曾先后奔赴抗美援朝战场、阿尔及利亚等地,是中国援外医疗进程的见证者、亲历者。

  临近春节假期,记者随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行拜访张老,为他送上“全国援外医疗工作者纪念证书”,聆听这位世纪老人深情讲述海外行医的往事。


  坑道里救伤员,冒着枪林弹雨“顾不上害怕”


  “我们当时就在坑道里救人,因为距离前线近!伤员直接运到坑道里,我们快速处理,然后再运到后方医院,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说起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段特殊行医经历,102岁的张燮球依然历历在目。当时,他28岁。

  张燮球1922年出生,1946年毕业于上海私立同德医学院(六年制),解放后,同德与震旦、圣约翰合并为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前身)。1950年,张燮球进入上海市第一劳工医院工作(后因并区改名为静安区中心医院)。

  也是这一年,还是青年团员的张燮球加入上海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奔赴前线为志愿者伤病员医治。1952年,张燮球又参加了国际医疗服务队,来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从鸭绿江畔到朝鲜前线,张燮球和战士们一起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走了几天几夜,来到前线坑道,和部队战士同吃同住,白天救治伤员,晚上就睡在坑道中。

  “在坑道里,炮弹就在头顶上飞过,真实体会到什么叫枪林弹雨……但我那时顾不上害怕,就想着快点救伤员。”张燮球对这段经历很自豪。随后,他又与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方圻医生等医务人员调至志愿军开城停战代表团医院,为参加停战谈判的中朝双方代表、中立国的观察员,以及朝鲜当地百姓服务。


  再度走出国门,体会“家书抵万金”


  人生第一次走出国门奔赴的是战场,第二次走出国门则是和平年代的“白衣使者”。1972年,张燮球第二次踏出国门,这次是出征阿尔及利亚。如今回忆起这次出征,他笑言,整个过程很简单。“他们都管我叫老张,说‘老张,你去’。我是共产党员,喊我去,我就去。”这一年,张燮球50岁。

  两年半援阿期间,张燮球与同事们为当地不少患者解除疾痛,受到广泛好评。援阿的日子是艰苦的。张燮球回忆,虽然援外的队伍中有中国厨师,但当地没有水稻,中国人便自己动手种水稻,“我们还教当地人怎么种水稻,怎么烧制陶瓷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岁月里,还有一份牵挂就是远方的家。“每个月等家里来信的日子最热闹,大家都站在门口,等送信人,一边接信,一边把已经写好的下一封信送出去。”在那个“车马慢”的岁月里,张燮球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家书抵万金”,“哪怕就是简单几句话,也是我们坚守当地、认真完成外派任务的最大力量。”


  援外医疗薪火不息,叮嘱年轻一代“好好工作”


  除了援外,张燮球还参加过河北邢台、云南玉溪地震灾区的救灾和淮南煤矿爆炸伤员的抢救工作,充分发挥在外科领域的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

  走过百年人生,张燮球的身体依然硬朗,除了有些“耳背”,戴上了助听器,身体没啥大毛病。前些年,他小中风过一次。谈起这段经历,他用一串英文单词给记者讲述了小中风的医学原理。而问及长寿秘诀,他则笑言:“我平时就看看报纸,了解国际形势、国家大事。”

  援外归来之后,张燮球再没有重回非洲故地,但50多年前为拉近医患距离而学习的几句法语,老人如今依然能脱口而出讲上几句。

  1975年,由上海市负责组建的第一支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进驻摩洛哥塞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自此,上海承担起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的任务。近半世纪以来,一批批上海医生在非洲奉献青春,成为“张燮球们”的后来者。

  谈到对如今援外医生的期许,老人笑了笑说:“我没做什么大事,就是简简单单做好一件事——好好工作,不辱使命。”




荐稿人:ffy 2024-01-17 执行编辑:lyh 2024-01-17 责任编辑:zjy 2024-01-17

0
 

上一篇彭清林上大学了
下一篇“老铁”邓站长的最后一个春运:有个小遗憾……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