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5-1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 2021年5月16日第3版

身影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张富清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夏 静 通讯员 晏华华.  阅读次数:5722

112.jpg

张富清近照。资料图片


 

  【道德模范光明礼赞】

  一只皮箱、一位老人、一场战争、一颗初心……光影变幻之间,故事缓缓展开。近日,话剧《张富清》从湖北恩施来凤县出发,开启全国巡演,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全国道德模范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的故事感动中国。

  回溯过往,张富清的一生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革命战争岁月,他英勇奋战、保家卫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艰苦奋斗、为民造福;改革发展年代,他克己奉公、坚守本色。

  追随足迹,张富清的身影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湖北,曾经的他用双脚踏遍大半个中国,如今年近百岁的他依然在尽己所能、发挥余热。


“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2018年12月,来凤县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张富清一生压箱底的“秘密”才被公之于众。

  映入眼帘的是一本褪色的立功证书、一份泛黄的西北野战军报功书、3枚闪耀着光芒的军功章、一本鲜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军人证明书……

  “‘人民功臣’奖章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应该是在某个大型战役中,对整个战局有突出贡献,或者对战局有扭转作用才能获得的。”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员聂海波说。

  时间回到1948年3月,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4岁青年张富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由连队集体推荐他火线入党。

  立功证书记载的正是张富清1948年11月参加永丰战役的英勇事迹。彼时,西北野战军以陕西渭南蒲城县永丰镇为核心,向国民党第七十六军发起攻坚战。

  张富清所在的六连是突击连,奉命在敌军城墙上炸开一个缺口。在枪林弹雨中,张富清和两名战士匍匐到城墙下,装好炸药包。

  “你们赶紧跳进壕沟里!”说罢,张富清沉着地拉响了插在炸药包里的手榴弹。

  剧烈的爆炸震晕了张富清,在“嘟嘟嘟”的冲锋号声中,张富清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只觉得嘴里一阵剧痛,忍耐不住,吐出一口鲜血。原来,他满口的牙被爆破震松,三颗大牙当场脱落。

  城墙炸开后,张富清和战友奋不顾身地径直往里打去,下一个目标是炸毁敌军的碉堡。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朝着那吐着“火舌”的碉堡靠近。

  随着两声巨响,碉堡被张富清揭了顶,张富清再一次站起时,只觉得两眼模糊不清,情急之下,他用手顺着额头朝上一抹,手上全是鲜血。那是刚才站起来时,一颗子弹从他头顶飞过,像耕田的犁一样划开了他的头皮。张富清不顾自身安危,继续作战,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孤军奋战持续到天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获机枪两挺。

  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签发的报功书上说,张富清“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

  因为作战英勇,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了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回忆起这些往事,张富清尽管自豪,但也难掩悲痛:“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们才对得起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不仅军队需要人才,地方更需要年轻有为的干部。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已是连职军官的他听说湖北西部恩施来凤县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他二话不说:“我去!”

  来凤县的领导得知前来报道的张富清经历过战火考验,上过军事文化补习学校,接受过专业培训,于是给他安排了一份很重要的工作——担任城关镇粮油所主任。

  上任不久,张富清就遇到了粮食收购的难题,他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一方面自建米厂,增加粮食供应;另一方面严守规矩,严格分配。为此,他得罪了县里的一些人。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办事不要太死板、固执。张富清没有退步,“粮食紧缺,谁也不能搞特殊,不然就违反了党的政策!”张富清掷地有声地说。

  1959年,张富清迎来了更加艰苦的工作环境,他离开县城,去到了更贫穷、更偏远的三胡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三胡样样都占。

  两个月后,三胡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旱灾,一时间各生产大队人畜用水告急。张富清主动四处找水,他同社员们克服酷暑,走河道、钻山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到泉眼。当年秋冬季,他带领社员开展水利建设,筑水坝、修渠引水,确保农田灌溉,保证了粮食收成。

  三年困难时期,为解决饥荒问题,张富清又主动提出驻队搞生产。其间,张富清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让社员无不刮目相看。生产队队长问他:“你是公社的领导,饿不着、热不着、冷不着,为什么非要住到生产队里与我们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罪,究竟是为啥?”

  张富清想也没想就说:“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可不是过去的官老爷。就应该与社员同甘共苦,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们才对得起人民群众。”

  巍巍武陵山里,办事靠走,喊人靠吼。转任卯洞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为了改善当地交通,在120多个日日夜夜里,抡大锤、打炮眼、开山放炮,和群众一起苦干,在国家没有投入、没有专项征地拆迁费用的条件下,在海拔1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修通了一条公路,圆了当地群众的世代梦想。


“我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退休后的张富清仍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被他翻阅得封皮泛白。

  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做着标记——“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批注正是张富清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富清一家却过得清贫。

  1979年,在三胡区和卯洞公社工作了整整20年的张富清接到了县外贸局副局长的任命。搬家时,人们发现,张富清的家里除了一只皮箱、一个矮柜外,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张富清不仅对自己苛刻,对家人亦是如此,从不为子女动用手中的权力。

  其子张建国、张健全对此有着共同的体会。张建国从来凤县师范毕业那年,正好赶上张富清从工作了20年的乡镇调回县城,张建国希望能留在县城的学校教书,便给父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张富清反而劝说他:“农村需要年轻的教师,如果你们刚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到乡村教书,那谁来教农村娃学文化?”

  时间一晃到了1984年12月,时任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的张富清到了离休年龄,恰逢上级银行分给来凤一个提档增薪的指标。儿女们幽默地提醒他说:“老爸,革命的生涯可是最后一站了,提档增薪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了,这次就不要‘孔融让梨’了。”

  张富清平淡地回答:“我做牵头的副行长,哪能见了好处就往自己怀里揽。”于是把机会让给了另一位副行长。

  建行的员工,在日常点滴中感受到了老行长的精神境界。现任建行来凤县支行行长李甘霖提到,张富清眼睛有白内障,需要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前,行领导特意叮嘱,张老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选好一些的晶体。医生给他推荐了7000多元到上万元的产品,但张富清听说同病房的病友用的是3000多元的,也选了跟他一样便宜的。

  李甘霖问他,为什么不选好一点的,老人笑了:“现在吃的用的都很好,我很满足。我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2021年春节期间,张富清身体不适,进入恩施州中心医院治疗。4月19日下午,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一行专程探望慰问老英雄。张富清说:“我今年97岁了,我是一个老兵,我是党培养的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荐稿人:lry  2021-05-16 执行编辑:lxl 2021-05-23 责任编辑:zjy 2021-07-13

 

0
 

上一篇两个孩童的义举 一座城市的模样
下一篇修业必先修德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