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05-2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5月21日第2版 |
耄耋老人亲手做棉衣送灾区 |
作者:本报记者 刘力源
阅读次数:6025
|
刘杰王桂英老两口省下生活费,17年来缝制捐赠了218件爱心棉衣
送出一件棉衣,拿到一张收据,91岁的刘杰老人家里已经攒了218张收据。 218件棉衣是刘杰的老伴儿王桂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17年前,已逾古稀的老两口开始做棉衣捐给灾区。从此,缝棉衣、捐棉衣就伴随着两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刘杰退休前是工厂仓库管理员,王桂英一直在家操持家务,两位老人住在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的一栋老公房里。走进老人家,所有的家当都在眼前,家具是20多年前的,一台缝纫机用了近70年。房间不大,刘杰硬是腾出了一块地方放他最珍视的“财富”——红彤彤的荣誉证书、老两口的金婚纪念照,还有218张棉衣的收据。 第一次做棉衣是1996年。那年10月,云南、湖南等地被洪水侵袭。两位老人先是捐了家里的两套棉衣,觉得还不够,准备买几件继续捐。到市场一打听,一件棉衣要百元左右,凭两位老人的收入捐上两三件就很吃力。 “不如自己做。”做过裁缝的王桂英心生一念:自己做棉衣,省下来的人工费可以买更多材料做更多衣服。老两口商量好,便到董家渡购买材料。那时从他们居住的大统路到董家渡,路上需要一个半小时。第一次采购,两位老人买齐了尼龙、棉花、纽扣,前前后后花了300多元。 为了做出称心的爱心棉衣,老两口费尽了心思:衣服料子不能太差,要跟自己穿的料子差不多;颜色也多一点,让受助的人可以选择;衣服做成两面都能穿,一面穿坏了,翻到另一面又是一件新衣裳……王桂英尽管做过裁缝,但棉衣没做过,便借来邻居孩子的棉衣做参考,一边研究一边模仿,三天后,第一件棉衣出品了。 那段时间为了赶制棉衣,两位老人有时要赶工十几个小时,到午夜才歇手。约20天后,老两口做成6件棉衣,交给了街道。刘杰心细,临寄前还在每件棉衣的口袋里塞上一张小纸条,“云南湖南受灾荒,冬无寒衣受不了,古稀自愿献爱心,亲手缝制新棉袄……” 那一年之后,老两口只要看到有需要,就启动他们的“棉衣工程”。老人粗略地算了算,一年的生活费里大概有三分之一用在了棉衣上。“有领导关心我们送来慰问金,这笔钱我们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刘杰拿着钱手心发烫,干脆用慰问金买了材料,做成棉衣又捐了出去。熟悉老人的人都知道,这老两口在自己身上不肯花钱,有时儿女拿来的生活补贴也用在做棉衣上。 老人做棉衣不容易。王桂英有糖尿病、高血压,因为白内障,视力也日渐模糊,如今穿针引线完全是凭老裁缝的熟能生巧;刘杰细活做不了,就包揽了所有家务,偶尔帮老伴儿补买材料、打打下手。218件棉衣就是在老夫妻这样的配合下一件件做成。“年纪大了,做衣服的速度也慢了。”老人说,如今做一件棉衣可能需要5天或者更长时间。 老夫妻平时乐于做善事好事。老两口第一次帮困,是资助了一个家乡的孩子上学,捐助的240元学费用掉了两人当时仅有的存款。在居住的这栋老公房,他们坚持了30年天天打扫楼道。刘杰用一口浓重的苏北话说,年轻时他只身从老家江苏兴化来到上海,解放前吃过不少苦;解放后,他生活安定,政府推出“一老养一老”的政策,让他的老伴儿王桂英也能拿到一份生活补助,“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总要拿出一些帮别人”。
推荐人:lry 2013-05-21 执行编辑:lry 2013-05-21 责任编辑:lxl 2013-05-2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