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8-11-28 【编辑录入:wfiwfi

“零容忍”与“破窗效应”
作者:沙水清  阅读次数:21081

    街边墙角处,施工留下的沙石,只要几天不清理,周围就会陆续布满各类纸屑果皮等杂物,形成一个天然的垃圾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此类现象屡见不鲜,人们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许多不文明的顽症陋习,恰恰与这样的环境诱导密切相关。

  日前,有媒体就报道了与此相似的环境脏乱现象。位于浦东下南路的一条上街沿的人行道,连续一个多月无人打扫,2米多宽的地上满是沙石、断砖、果皮等垃圾,行人过路时几乎无从落脚,只能绕道走在下面的非机动车马路上。这堆沙石、断砖,就是某工地砌围墙时留下的“尾巴”。

  问题是具体的,但其中折射出来的社会心理却很是耐人寻味。沙石、断砖何以会产生连锁的不文明现象?就在于沙石、断砖长时间无人清理打扫,造成了某种心理暗示,也就是可以容忍不文明的举动。由此,不断诱导出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以至于一堆沙石、断砖最后会变成一座垃圾场。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个别人的文明素质有问题,还在于设施、管理不到位,产生了环境的负效应。

  如何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改进人居环境、城市管理、为民服务,不妨借鉴国外司法实践中所采用的“零容忍”政策和“破窗效应”。所谓“零容忍”政策,简单来说,就是要对各种反社会的行为和犯罪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哪怕是对轻微的犯罪行为,也要决不妥协地进行抵制。比如,乞讨、酗酒、破坏公物、违章驾驶等各种影响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文明或轻微犯罪行为,常常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暴力犯罪和其它犯罪的导火索。只有采取“零容忍”态度,才能切断犯罪诱因,防患于未然。而“破窗效应”则为“零容忍”政策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有关心理实验表明:如果社区中有一栋建筑的一扇窗户遭到破坏而无人修理,那么,肇事者就会误认为整栋建筑都无人管理,从而就得到了自己可以任意进行破坏的某种暗示,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社会无序的感觉。结果,在社会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开来。

  “零容忍”政策和“破窗效应”,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轻微犯罪与重大犯罪一样,都会造成社会大众对受到犯罪侵害的恐惧感。如果容忍容易使人产生恐惧感的轻微犯罪行为,就会形成一种社会治安失控的混乱现象的氛围。尽管“零容忍”政策和“破窗效应”主要侧重于社会的治安管理,但对于推进文明建设同样适用。从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来说,人的不文明举动,往往与不文明的设施环境、管理状态,有着互动牵连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文明水准和文明程度。文明的设施和管理,可以形成一定的环境制约,提示“零容忍”的政策导向,迫使人的行为更加合乎文明规范和公德要求,促进行为文明;反之,不文明的设施和管理,则会诱导不文明的行为,弱化环境对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这也说明了,在文明素质既定的情况下,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在五星级宾馆的举动会与嘈杂混乱环境下的行为大相径庭。

  因此,千万不要以为设施和管理上疏漏,哪怕是无关紧要的疏忽,不会影响人的文明行为。有时对于城市一些不文明小节的容忍和疏忽,正是影响城市文明形象的根源所在。提升上海城市的文明程度,需要全员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和相应的管理,勇于抵制不文明的举动,防止一系列“破窗效应”的形成。明乎此,我们才能富有成效地推进上海城市文明建设,以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托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全文转自摘自解放论坛中国新闻名专栏 2008-10-19《解放日报》第02版:要闻)

 

 荐稿人:140  日期:2008-10-23  审校人:141  日期:2008-11-28

0
 

上一篇医学要有人的温度
下一篇不能没有“工程伦理”课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