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9-07-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9年7月19日第8版 |
如何度过这四年,需要用心来规划 |
作者:陈春花 李 侠
阅读次数:6143
|
每年高考放榜之后,一批大学新生将要开启新的生活之旅。年轻的小伙伴们对大学校园该有怎样的憧憬?如何让大学生活避免沦为“后中学生”时代? 听听大学里的学者怎么说。他们认为大学的功能不仅仅是利用几年时间学到一些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彻底进入成人社会之前,有一个安静的缓冲时期,大学是进入成人社会前一段最不功利,又最无拘束的时光,年轻人应该利用这段美好时光让精神更加富足,让心性更加沉静、美好—— 只为成为某个领域专家也许是大学四年的一种失败 陈春花 曾经花很长时间来决定是否为学生写一本书,起因是在任教的30多年中,无数次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对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没有一个清晰的感受。而每年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也总是会遭到大量的询问:究竟哪个专业热门,哪个专业容易找工作? 记得早在2000年11月我就为学生开设过一场讲座,题目就是“大学生活设计”。那是一场超过1600人的讲座,体育馆被挤得满满的,很多同学之后告诉我,他们因为这场讲座有了很多改变,我听了非常开心,这是最大的激励。但是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依然需要和不同的学生谈论这个话题:“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才能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其实是一件需要用心来规划的事情。 读大学不是为找个好工作,而是为自己的一生负责 其实大学生活的起点不是新生入学的时候,而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 现在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想的是,学什么专业四年后更容易找到工作。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比较追逐时尚,更加现实;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一样追逐时尚,务实、功利。很多学生到大三时,已经开始围绕着找工作去安排学习时间。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学生上课请假,理由是要去实习单位面试。这些现象的存在,的确与社会的就业压力有关,但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很难沉淀出很好的心性,以及获得长远的发展。 大学学习什么真的不需要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做太多的考量! 读大学应该是为你的一生负责,而不是为你四年后找工作负责;是为你能够长久地发展负责,而不是为你一时的岗位负责。 如果在选择大学与专业时就和未来的职业挂得太紧,扼杀了自己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那么大学学习实在是一件痛苦而无趣的事情。没有兴趣是没有学习动力的,而且也不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完全职业束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令人担心。 一所好的综合性大学往往会认为,如果学生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那是一种失败,因为四年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专家,不是让学生在某一个领域投入那么深,而忽略掉其他广泛的做人、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 耶鲁大学有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性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如何为学生长远发展做出努力,这才是教育应有的功能。 最近20年工商管理教育非常热门,我常常会遇到其他专业的学生跑来和我探讨专业学习的问题,一般会有两类问题:一类是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因为学了没有什么用,将来找不到工作;一类是喜欢工商管理专业,问问有否办法转到管理类专业上来,而喜欢的原因也是管理类专业好找工作。 两类问题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管理类专业好找工作。所以每每遇到带着上述两类问题来找我的学生,我都会很认真地与他们交流,希望他们能够纠正自己对于专业的认识。 我想这一点对于准备踏入大学校门的同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选一个基于你个人兴趣、长远发展的学校和专业,不要过早地用社会的功利一面来做决定。 心性成长更重于专业知识学习 学生来到大学,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更应该获得心性上的成长。 四年大学,不长的时光。在这段时间,你可以给自己任何尝试和锻造,给自己任何设计与安排,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学段,甚至每一天、每一刻。正是这些不同的尝试与锻造、设计与安排,你会成为一个非常不同的人,同样也就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和个人的品性。 如果这段时光中,融入的是书卷、思考、审视和理想的强化,借助于课堂、书本以及分享,学识的精进会扩展人的心胸和视野,到四年结束时,这一切都成为你的个性特征,是属于你的神韵。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理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业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倘若学生只懂得就业的技能,而不能拥有完整的心性,不懂如何面对变化与挫折,不懂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和拥有团队精神的话,即便解决了技能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学生们人生长期发展的问题。 观察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所拥有的是不局限于专业的能力,拥有的是去做事情的能力;他们所拥有的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而是拥有与人合作、寻找成长的知识;他们所拥有的并不局限于技术,而是拥有了理解人性与激发能量的热情;他们所拥有的并不局限于对于自己的自信,而是拥有对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所达成的自信。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的是综合发展的素质。 所以不要太过急功近利,更不要在意充满诱惑的机会、其他人的所得。作为学生,应该回归到本心,安静下来好好读书、思考,培育属于自己的书卷之气,让知识提升你的胸怀和想象,让心性得到成长。如果能够借助这一段时光,储备足够的想象与知识,拥有明确的判断,让自己可以按照心的判断前行,人也就有了心灵的归属。 所以,对于那些告诉我不喜欢现在学习的专业、喜欢管理学领域的学生,我会很清晰地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我也不会选择接受你选择我所在的领域,因为你已经在一个专业领域里,我们需要探讨的不再是是否喜欢这个专业的问题,而是探讨如何接受挑战并把专业学好的问题。能够面对事实,接受挑战,并取得成效,在我看来是心性成长的一部分。 始终追求卓越才能成就梦想 事实上,我们未必能在大学毕业时,就确定一生的职业选择,每一次职业选择和发展都会有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永远追求卓越的人,在任何职业阶段、任何领域,都可以创造价值,有所贡献,也都可以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所以我认为对学生来说,不管到社会上从事什么工作,都能追求卓越,做到最好,这样终能成就梦想。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同时又在农牧行业工作,大学时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后却去社会科学系任教,之后转到工商管理学院任教,然后到企业兼职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从我自己职业发展的过程来看,一个人会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或者行业,只要你做好足够的准备。 在农牧行业里我认识一位董事长,他是北大毕业,但是现在卖猪肉,非常成功。当人们探究他为什么卖猪肉可以卖好,结论是因为他是北大毕业。其实,无论在任何行业,这也许就是你和其他人的区别。 现在社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读大学是极其幸运的,你能否选择合适的地方发挥自己的才华,有没有做好准备去拥有属于你的机会?希望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学会理解专业学习的价值,好好地发展自己的心性,这样才可让自己拥有长远发展的基础。 真正的教育也许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 (作者为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修补“世界观拼图”破解“钱学森之问” 李 侠 在社会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大学给人的第一印象仿佛是学会一种专门的职业知识或技能的地方。但对个人而言,获得知识和技能虽然也很重要,但是知识和技能具有显性的中短期效用(尤其是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速的今天),而世界观拼图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视界或认知格局的大小,而且一旦形成就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因此,大学四年其实就是让人利用这个“闲暇”、安静的时光修补自己的世界观拼图。这是读大学至为重要的长远目的之所在。 世界观拼图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需要对世界观的结构做些简单的分解,笔者认为世界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真理之维,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伦理之维,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审美之维,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这三个要素交集的外延构成了一个人的认知视界(或格局),仿佛一个包含三要素的圆的面积,人们通过视界、格局来处理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与行为。 对个人来说,世界观的差异会造成什么不同结果呢?根据科学哲学的经典命题——观察渗透理论不难发现,世界观的差异通常会带来三种结果: 第一种情况:如果世界观结构极度不完善,即拼图面积萎缩,那么个体将无法形成有效的认知格局,他看待世界是零碎的、片面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个体拥有的世界观是落后的、封闭的,即拼图构成的圆面积比较小(即认知视界较小),那么个体看到的世界也是狭窄的、退化的; 第三种情况:如果个体拥有的世界观是进步的、开放的,即由拼图构成的圆面积较大,那么个体的认知格局就较大,从而能看到全新的世界,也能发现更多的新问题。通过上述分类,我们大体可以知道,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讲,世界观拼图构成的圆面积越大越好。 纵观人类思想史,可以清晰发现,以亚里士多德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1小于以牛顿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2,而S2小于以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成果为基础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3。 根据三个不同认知格局的大小,我们又可以发现: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宏观层面拥有世界观拼图面积越大的时代、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科技发展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反之亦然。从共时性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拥有世界观拼图面积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个人未来取得成就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知格局的差异决定了个体发展的差异。这个结论也间接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对世界认知格局的大小影响了一个人的创造力 一个人从小学,甚至从出生开始到中学毕业,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构造与完善个体的世界观拼图,由于教育体制以及个人偏好等方面的原因,我们最初的世界观拼图可说是有缺失的。 我们的教育长期鼓励与重视数理化等学科(真理之维的内容),导致中国学生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不输给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是在伦理和审美的维度,我们的教育显得相对落后,这两个维度的薄弱,导致中国学生有时认知格局比较狭窄,即圆的面积较小,这会严重影响中国学生的创造性与发展的后劲不足。 任何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都与获得事实的多寡有关,按照美国哲学家理查德·德威特的观点,事实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实证事实与哲学/概念事实。来自经验的事实大多是实证事实,而这部分事实大多是源于生活经验,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尤其是新颖事实的出现极为稀缺,这就导致实证事实的积攒速度很慢与认知价值较低;相反,来自于世界观拼图的哲学/概念事实则严重依赖于认知格局的大小,如果拼图面积较大,则能产生较多的新颖事实,反之则很少。 由于我们的人口众多,即便按照相同的发现概率,能够获得相对比较丰富的实证事实,这是人口红利在农业时代的知识生产层面的体现,但是,这种状态下的知识获得途径比较低效。 随着16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欧洲国家和我国的“知识生产效率竞赛”开始。中国开始落后,这也就是科学史学界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形成的深层原因所在。因此,宏观层面所形成的认知格局大小,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微观层面认知格局小,则影响了个体的创造力与看待世界的方式。 总之,对个体而言,认知的格局越大,世界观拼图结构越合理、面积越大,对个体的发展越有利。 利用好大学这段较少功利的“闲暇”时光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人世界的最后一个驿站,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你可以在这段相对没有功利的“闲暇”时光里,尽量丰富与完善自己的世界观拼图,并使之成为一种进步的、开放的认知格局,并尽全力使之结构合理、面积最大化,这就是大学给每个进入其中的人提供的一种机会。 按照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的说法:甚至对那些要把自己以后的生命花在这种或那种实用职业的人来说,在他们生命的这段时间中,把四年中的三年用于熟悉人类理解和解释的伟大事业中的某一种,而不是学习某种职业技能,也是一件好事情。通俗来说:在大学里,最大限度上完善你的世界观拼图。奥克肖特为此曾感慨地说:大学是一个你教育自己和相互教育的场所,这就是你们在这里要做的事情。生活就是目的,这种神奇的,完全属于闲暇的生活,你绝对不会再次得到这种生活的机会了。我喜欢把这种日子称为:一个人一生中曾拥有过的在光亮中生活过的日子。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9年7月19日第8版)
荐稿人:ffy 2019-07-19 执行编辑:tmy 2019-07-19 责任编辑:lxl 2019-07-23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