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1-25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中国教育报》2021年1月25日第4版

探索工科育人模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新工科改革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 鹏   阅读次数:5488

jyd25q2_b.jpg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是党中央针对我国步入新时代产业运行面临新环境、新要求、新矛盾、新挑战提出的战略部署。步入新时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更需要高校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使其更好地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校,一直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己任。2017年以来,站在新工科建设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新起点上,学校充分发挥工程人才培养优势,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为突破口,以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为路径和推力,大力开展新工科育人教育教学改革。


  挖掘新工科育人逻辑

  打造工程教育新生态


  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切入点,明确产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及产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确立培养满足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对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要求,以产学研融为新工科建设逻辑起点,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

  首先,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几年来,先后建立了“吉通工程师学院”“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等九个特色产业学院,探索出“1+3+1”“1+1+N”等多种具有典型转型特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共用资源、共同管理、共育人才、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谋发展”的共赢机制。

  其次,优化多方协同育人组织模式。通过建立跨学科交融的产业学院等方式,实现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与产业技术创新同频共振,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实施校企融合,真正建立起新工科建设的“贯通体”“交叉体”和“共同体”。

  再其次,升级课程组织实施。通过聘请国内外、校内外专家授课、专题讲授、科研带动、职业指导,使学生了解新工科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创新思维和前沿思维,提高学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

  最后,整合知识内容。通过整合科学和工程知识,力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体验创新和实践过程,锻炼系统认知和构思能力。促使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点融会贯通,掌握理论建模或仿真分析、软件或硬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运用所学到的基础工程学科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以及团队协作和相互交流。锻炼学生团队以工程为背景进行产品的构思、设计、制作和试运行,培养系统思维,实施团队协作。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够解决来自行业企业的一些跨学科复杂工程问题,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设计、实现及测试专业的、真实的、复杂的工程产品、过程和系统,最终实现从技术转换为产品、让产品走上市场,学生从技术人员转变为产品设计师,将碎片化、点状知识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集成融合、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真实环境下解决跨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


  创新新工科育人模式

  实施新工科实验班改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业态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学校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基本原则,依托优势学科资源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行跨学院、跨学科培养的机制,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的管理机制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面向吉林省战略支柱及新兴产业,侧重于科学思维、工程思维、系统思维的塑造,强化工程应用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新工科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2020年,学校成立新工科建设办公室,全面开展学校新工科建设实施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吉林省人工智能学会、长春合心机械集团公司、吉林省羽麦科技有限公司、东软教育集团、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共同体”,深入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在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5个新工科专业组建“新工科实验班”,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联合确定培养目标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与开发教程教材、合作开展师资培训和理论研究、共同建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探索跨学院建设、多学科融合、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促进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构建新工科育人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培养


  依托新工科实验班,探索实施人才培养新体系。实验班以工程项目设计、产品开发制作、系统操作运行的全过程为导向,突出科学思维、工程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形成“科—工—思”融合教学方案,构建传统专业课程和新工科项目课程呼应,工程认知、工程提升、工程综合、工程创新逐级递进的两翼四阶梯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实验班学生除在原有专业系统学习课程之外,可通过增加课程、增修学分等方式学习新工科课程。

  实验班采用“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科研院所、优质企业等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专业发展、职业发展、学业发展和科研发展等方面的提升与规划。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是课程的指导者与支持者,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程情境。为促进项目式教学,实验班每3至4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成项目团队,通过学科融合进行团队协作;项目团队配备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项目团队在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之下,对各阶段项目进行学习、探究、反思和提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个性化培养,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理实结合能力,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或独立开展项目研究。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完善开放性课程资源建设,加强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导向式等教学方式的使用,强化学习过程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探索新工科育人范式

  开创工程教育新局面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新工科实验班将更加明确目标要求,注重理念引领、结构优化、模式创新、质量保障、分类发展。在教学设计中,采取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问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手段;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发展激励机制;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新生态;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方针,努力形成一批示范成果,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

  工程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新工科建设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过程注重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面向产业发展急需,拓展工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努力打造工程教育的升级版。

  新工科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面向未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面向未来,抢抓机遇,因时而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推进新工科研究和实践,从理论上创新、从制度上完善、在实践中推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增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自信,在辐射地区基础上一步步将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蓝图变成现实,在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工程师范大学的征程上实现新作为。

  (作者: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副校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1月25日第4版)




荐稿人:ffy 2021-01-25  执行编辑:ffy 2021-01-25  责任编辑:xwf 2021-01-25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0
 

上一篇詹秋怡: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下一篇为中国“量子算力”奋斗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