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2-14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2021年2月14日第2版

追求质量“零缺陷”
——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总装车间的航天工作者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徐畅  阅读次数:5823

  也许你见过火箭发射,但你知道火箭是怎么拼装的吗?


  与汽车生产类似,总装车间是火箭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里,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经过操作人员的双手,变身为一枚枚完整的火箭。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火箭总装车间,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总装车间拥有60多年的历史。正是在这座总装车间内,一批又一批航天人承托起中国航天一个又一个前进的里程碑。


  腊月二十九,林新智早早赶到了位于北京南苑的车间。一批新的零部件凌晨从天津运送到车间,他得和装配工段的师傅们赶紧把这些零部件卸车,运到总装工位上。


  1995年出生的林新智去年研究生毕业。刚刚加入航天大家庭的他,成为总装车间一名年轻的工艺员。


  “工艺员是联结设计师与总装师傅的桥梁。”林新智介绍,他的工作是在设计师提供好实际图纸后,按照设计要求写出每一个零件、每一步工序的装配流程。“第一步装什么,第二步装什么,安装时用什么螺钉,用多大力矩……都要写得明明白白,要让我们的总装师傅一拿到工艺文件,就知道怎么做”。


  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林新智所在的车间承担着把宇航员送上天的重要任务。


  腊月二十八,林新智还在出差。回想起这半年的经历,他坦言,作为车间的新人,最近是他第一次有机会从头到尾跟一个完整的火箭项目。“老型号的火箭,总装师傅们都很熟悉了。新型号的话,设计经常会与实践出现偏差,需要不断磨合。这一过程,就需要工艺员在里面不断联络设计端与操作端,与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一起想办法的大家中,还有吴勇。


  吴勇今年正好50岁,是车间的一名高级技师。


  管路安装、电缆敷设、部段对接、质量质心测量……总装火箭是个系统工程,吴勇和同事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工艺流程文件要求,将一个个零部组件拼装成一枚火箭。除了这些常规工作,作为“马利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一员,吴勇还负有一项特殊的使命——针对新设计型号火箭带来的总装难题,与团队一起展开联合攻关,并对总装人员进行培训。


  “马利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全国首家运载火箭和重点型号产品总体装配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以航天一院火箭总装技能大师马利的名字命名。在工作室,吴勇和前辈马利一样,争分夺秒想问题,帮助优化工艺,细分流程,让各个工序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不断提升总装效率,保证总装质量。


  为了赶在计划时间节点完成所有工作,吴勇一个半月没有休息,“春节期间也只能休息一两天”。


  总装车间是航天事业的一面旗帜。“车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后墙不倒’的文化。只要在原定计划中给出一个完成装配的时间节点,哪怕前序流程延误了一段时间,我们也会加班加点地把任务赶出来。”总装车间主任刘大亮解释,“航天工程有它自身的规律,根据气象、光照以及与目标天体相对位置等要求,火箭发射是有特定时间的。一旦错过这一时间,发射可能要推后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为了确保火箭顺利按时发射,我们必须克服困难。”


  在此基础上,总装车间的航天人努力追求质量“零缺陷”。“组装火箭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但2020年,我们所有总装的火箭从出厂到发射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这很不容易。今年我们也要延续这样的成绩。”刘大亮表示。


  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1990年进厂、1995年进车间的吴勇很有发言权:“我们的运载火箭从以前一年打1到2发,到一年打5到6发,发展到现在一年打10多发,而且成功率越来越高,这说明我们国家的火箭事业越来越成熟,行业水平已经是世界一流。这些火箭,都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努力总装而成,虽然加班多一点,付出多一点,但非常值得。”对这样的成绩,吴勇很自豪。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2月14日第2版)




荐稿人:lry  2021-02-14  执行编辑:lxl 2021-02-23  责任编辑:zjy 2021-02-23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欢迎您!

0
 

上一篇最南塔台,他们日夜守望
下一篇青年不再北漂,到哪儿奋斗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