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2-03-02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新民晚报日期:2012-02-29A18版 |
不直接使用历史元素亦唤起往昔 |
作者:乐梦融
阅读次数:9563
|
图片说明:王澍近影 图TP 图片说明:宁波历史博物馆外景 图TP 不直接使用历史元素亦唤起往昔 ——中国建筑师王澍的成功之道 昨天上午,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49岁的建筑师王澍教授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中国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人,也是最年轻获奖者之一。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等建筑作品亦随王澍之名蜚声中外。
当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说:“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中国设计师的荣耀 普利兹克奖评委辞称:“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 令中国建筑界激动的是,王澍是自1979年普利兹克奖创办以来的首位中国获奖者,从此之后,他的名字将和理查德·迈耶、贝聿铭、丹下健三、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安藤忠雄等等并列,而其获奖也许也预示着某些改变——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知名建筑师的表演舞台,而未来,中国建筑师的声音或许会更加响亮。 普利兹克先生认为,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他说,“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土生土长长期坚守 土生土长的中国建筑师王澍从未在国外创作任何作品、求学过程也完全在中国完成。他倾向于将中国传统趣味用几何块面表现,有着深厚国画功底和文学情结的王澍,一直试图用建筑承载着某种深厚的文人情怀,在中国美院建筑学院教育中,也注重手工艺和传统书画。 “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艺术学”是王澍秉持的学术理念,作为是中国本土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坚守建筑理想。面对全球化浪潮下的城乡建筑风格趋同化现象,他以对西方现代城市及建筑观念的反思为理论背景,批判性地回归地域建筑传统。王澍说:“在当今世界,人们热衷于谈论科学、技术、电脑,我则喜欢谈论基于手绘和手工艺之上的建筑。”他的坚持为他带来了世界级的荣誉。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明了王澍获奖的理由:“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国际视野本土情怀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王澍是一位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的建筑师,也是一流的建筑教育家。他提出重建本土建筑学的主张,专心于设计和研究以美院象山校区为代表的独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可以说,这次获奖也是中国美院校园获得的国际认可。 王澍在研究生毕业后的数年间,并未接受任何建筑设计工作,而是经常与建筑工匠在一起,试图寻找建筑的本源。在1997年他和妻子陆文宇创建“业余建筑工作室”,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是:“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六年后,王澍复出后的第一个作品就是“自宅”。而他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则成为其作品的典范。 而利用美术学院的人文艺术教学资源,进行深度远超工科院校的专业艺术训练,使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在国内更加突出。在许江看来,王澍的“手艺活”强调回归本土匠艺,以大规模乡土调查为基础,全面整理中国本土、特别是浙江的民间建筑匠艺体系,通过强调动手训练使当代技术提升。本报记者 乐梦融
荐稿人:wdl 2012-03-02 执行编辑:tmy 2012.3.2 责任编辑:zjy 2012.3.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