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4-04-2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4年 4月20日第1版 |
同济打造创业谷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阅读次数:6785
|
铺平校园到科技园“最后一公里”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数据表明,全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都偏低:广东约1%;浙江最高,也只有4%-5%。而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20%左右。另有调查显示,近5年来国内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断攀高,但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多数在初创头3年“夭折” 同济大学新近给出答案:大学校园和科技创业园区之间,“最后一公里”很难逾越。试想,如果大学生不具备真正的创业力,给再多的扶植政策和资金资助,又有何意义? 铺平“最后一公里”,同济大学新近辟出400平方米,打造“同济创业谷”。首批应邀驻“谷”的,并不是大学生创业企业,而是六七家已初具规模、甚至“不差钱”的科技型企业。他们的任务是带着大学生一起真刀真枪地创业,让大学生从此告别“扮家家”似的创业模拟游戏。 打造创业谷,同济有独特优势:以同济四平路校区为“圆心”,学校周边已经建成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目前总产值接近300亿元人民币。圈内集聚的大量创业企业,主力就是“同家军”——早从20年前开始,一些同济的学生就结合学科专长,在学校附近“小打小闹”开公司。 校外浓郁的创业氛围,对校内有没有产生辐射效应,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同济大学开展过一次调研,结果不太如人意。从2011年迄今,在学校团委“登记入库”的各种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达2564个,但最终成长为创业企业的,只有25个! 同济大学团委书记刘润介绍,以硕果仅存的“25个”为契机,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情况做了细致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很多创业项目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夭折”。 “创新创业项目要么来自实验室,要么是学生拍脑袋的想法。至于目标客户是谁,市场在哪,学生们不知道,甚至不关心。”因为大多数高校学生涉足创新创业,是从参加创业类的活动或比赛开始的。他们对实际的创业历程其实很“无知”。 和目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都不同,同济创业谷不直接孵化创业企业,而是重新耕耘一块土壤,专门用来培育“创业种子”,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力。 同济创业谷中,设有多个创新创业实验室(Innovation-XLab)作为“苗圃”。其中,字母“X”代表不同学科、不同企业和不同产业布局的融合。但对进驻企业来说,“X”也意味着门槛。 首批驻“谷”的十来家企业,每一家都带来了全新的商业计划书或有待攻关的项目——无一例外,这些创新创业项目,都具备前瞻性、跨学科的特征,满足“X”元素。 “驻”谷的企业还同时满足校方专设的另一道门槛:带着用于项目研发的真金白银进场。 同济创业谷(一期)运营团队成员印小晶博士介绍,这些驻“谷”企业扮演的角色就像大学生的创业导师。“导师”来自市场,拿出的商业计划肯定更贴合市场需求;经费由“导师”自掏腰包,更能保证其全情投入。在创业谷,“导师”会全程陪同大学生,一起做创业项目。 但入驻创业谷的企业也由此可以享受大学的“优质资源”:作为对企业培养创业苗子的回馈,大学可以对接自己的优势学科,组建跨学科团队,帮企业攻关新的课题。 伴随同济创业谷(一期)开张,学校还在酝酿更多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举措。比如,设立引导性学分,即学生在创业谷参与项目研发,经过一定的审核,可给予2个创新学分。 在校方看来,设立专门学分鼓励创新创业,或将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教学生态。“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但往往为今后的出路而迷茫,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用呢?”刘润说,在同济创业谷,每天和企业导师相处共同做研究,在“缺什么补什么”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会大大提高。 今后,同济创业谷还将逐步开设“可替代性专业课程”,甚至为学生颁发“第二张证书”——上面记载的不再是简单的分数,而是大学生在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收获。
荐稿人:lry 2014-04-20 执行编辑:lry 2014-04-20 责任编辑:tmy 2014.4.21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