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1-14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5年1月13日第19 版 |
喜欢什么,就该学什么 |
作者:本报记者 钱 伟
阅读次数:7060
|
开栏的话
青年人都热爱偶像。
急公好义的英雄人物,是年轻人砥砺品行的楷模;能力超群的业界精英,是年轻人开创事业的典范;活力四射的文体明星,是年轻人放飞青春的榜样;思想睿智的学术大家,是年轻人寻找方向的灯塔……
年轻人热爱偶像,常常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够丰富,渴望从榜样身上汲取养分。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榜样的身上,或可以得到智慧的启迪,或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或能从而找到人生的方向,总归有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
新的一年,《新青年》版新设“青主张”栏目,对话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领军、偶像人物,与广大青年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谈事业、谈成长的烦恼和困惑,希望能给年轻人的学习和生活以借鉴。
——编 者
潘建伟,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如今已处于不惑之年,却仍如邻家大哥一般亲切。
利用量子光学手段,潘建伟在量子调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他的一些研究成果使得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成为近年来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早在1999年,他关于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就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70后潘建伟有很多头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
今天,潘建伟走进《新青年》“青主张”栏目,跟广大年轻人谈一谈科学的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什么就该学什么
记者: 我们都知道现在您是国际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领域的“大牛”,您从小就有科学天赋吗?
潘建伟:那倒不是。我小时候,正是科学的春天,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我接受的教育当中,也感受到科学工作者所受到的尊重,当时就对从事科学产生了向往。
小时候我在农村长大,还记得那时有一次爬山,看到一种很新奇的植物,问了身边的人都不认识,于是当时就想到给中科院研究所写封信看看,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所以说,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于科学的求知欲望,引导我走上了科学之路。
记者:您做科研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潘建伟: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我依然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科学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学习牛顿的万有引力,学习太阳、星星的轨道计算,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感受宇宙中的奥秘,真的像是在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激动人心,令人满足。至今仍记得1987年上大学之前,我和父母一起散步,当我向他们征求我所选择的专业的意见时,他们的话也让我更加坚定:“喜欢什么,就该学什么”。
从事科学研究,不管你有声望也好,没有声望也好,科学中的对错,跟你的声望、社会地位、出身,都没有关系,规律就是规律,有一种让人十分舒服的平等的感觉。
科学研究带给我心灵的平静,做科研要有耐心、恒心
记者:在您科研的道路上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年轻人在科研中遇到挫折应该如何对待?
潘建伟: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支撑,我在其中遇到的挫折很多,有时候做着做着就能发现很多问题,一些数据调试甚至得花上大半年的时间。所以我觉得做科研不仅要有好的理论功底,能够及时分析原因,还要有耐心、恒心,能够坚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能沉下心慢慢钻研。
记者:您做了20多年科研,有没有疲倦的时候?您觉得科研带给你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潘建伟:科学研究带给我心灵的安宁。许多发现的科学规律,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正确的,具有永恒感。而在自己的坚持中发现这种永恒感,就觉得内心特别宁静、平和,不会因为名利声望而觉得浮躁。
科学也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回过头来看,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已经比较大的用于改造世界、建设世界,甚至一些基础的研究,也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我在这个过程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能找到我的价值,所以我始终是快乐的。
从事科学不能功利,不能急着说有没有用
记者: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所从事领域的前景如何?
潘建伟:首先要说的一点就是,从事科学不能功利,不能急着说有没有用,科学是总结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循序渐进,慢慢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像上世纪的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两大重要发现,刚发现的时候并不指望有什么用,只是揭示了一些规律和事实,然而慢慢研究就能有众多应用。
我现在做的,还是对量子力学的基础做进一步研究,跟今天的信息科学进一步联系在一起,能够对微观的系统进行主动的操纵和控制。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信息传递安全。我们在研究的量子通信,是目前理论上唯一被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手段,整个传输过程是安全的。利用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可以用来研制量子计算机,功能比现在的计算机要强大得多。例如对一个300位的自然数进行质因数分解,目前万亿次的计算机需要15万年才能完成,而如果是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一秒钟就行了。
如果对“美”没有什么欣赏力的话,就提不出好的理论
记者:您觉得青年从事科研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否应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准备?
潘建伟:科学要发现规律,创造新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年轻人对科学有兴趣的话,应该尽可能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洞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物理学是美的”,物理学的规律是美妙的,如果对“美”没有什么欣赏力的话,就没有办法提出好的理论,这一点,功夫也在书外。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爱因斯坦写的散文就很美,小提琴也拉得很好,我能从他的文字和音乐中,感受到深刻与美好。只有这样,科学家建立的理论,也才能美妙。
要有选择的胆量和放弃的勇气,遵从自己的内心
记者:您个人经历中最想分享给年轻人的经验或者教训是什么?有些什么话想和还处于选择阶段的年轻人说?
潘建伟:我觉得年轻人把科学选为自己的职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能真正带来心灵上的安宁。同时,我们现在是一个科技大国,还不是科技强国,国家也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我呼吁更多的青年人来从事科学,但也希望真正喜欢才来做,不要有太多的功利性,要有耐心。不管做哪一项事业,尤其是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实验中一个数据调试半年、一年,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不要期望自己一蹴而就,也不能要求一定轰轰烈烈,要能守住初心,忍耐寂寞,只要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就一定会有收获。我现在做科研,生活也很丰富、开心,所以一项事业做得怎么样、能给你带来什么,更多的要看自己的心态,凭借自己的努力。
对于好多还在徘徊中的青年人来说,选择不应该被浮躁的环境影响,如果没有兴趣,不是擅长,选择就是徒增烦恼。不能整天考虑做这项事业能不能赚钱,做事业要有选择的胆量和放弃的勇气,所以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功利,不畏缩,事事瞻前顾后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荐稿人:xscclf 2015-01-14 执行编辑:lry 2015-01-15 责任编辑:zjy 2015-01-16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