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4-0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4月1日第6版 |
就业,莫纠结于“屈就” |
作者:陈宁生
阅读次数:6171
|
随着每年“金三银四”大学生求职旺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眼下一些媒体热议的话题之一。最近,看到一篇报道,有位90后女硕士从英国一所名校人文社科教育专业毕业“海归”后,应聘沪上一家媒体做校对工作。这在外人看来是“屈就”,而这位硕士却表示喜欢媒体行业,愿从基层岗位做起。这位硕士的就业观很值得人们称道。
校对是一项专业性工作,是有职称的。要胜任校对员一职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要有相当的知识面,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识字释义能力,尤其要有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极其细致的工作作风。 当然,“校对”相对于编辑、记者的职业来说,毕竟是基层岗位。那么,大学生从事基层工作是不是就“屈就”了呢?如今,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大学生包括硕士毕业生,在求职人员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导致一些大学生觉得理想的岗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在这一客观背景下,我们更要提倡求职时眼光向下,克服好高骛远的心理,乐于从最基层、最艰苦的工作做起。
其实,基层单位、基础的岗位更能锻炼人的意志,积累社会经验,十分有利于今后的发展。从基层学到的东西终身受用。从媒体报道过的大学生“小巷总理”、大学生“村官”、大学生“环卫工”、大学生卖猪肉等事例来看,这些大学生都干得很出色,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并没有被埋没、遭歧视。 从历史上看,伟人毛泽东的第一份工作不过是北大图书馆助理员,月薪只有区区8元,而做教授的月薪至少是200元。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开始谋生时只是一名初等小学的教员,9年后才当上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在对待求职的态度上,他们根本就不嫌弃“位低薪薄”的工作,堪称当代年轻大学生的榜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鼓起勇气,抛掉世俗的偏见和狭隘的就业、择业观,到基层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将会成为人生美好前途的始发站、起跑点。
荐稿人:lry 2015-04-01 执行编辑:zjy 2015-04-02 责任编辑:tmy 2015-04-03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