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8-04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8月4日第1版

好东西是“养”出来的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孟群舒  阅读次数:6032

不少商户的入驻为鞋钉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少商户的入驻为鞋钉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堵斑驳的墙面上,遒劲的树干骑墙而下。抬头一看,整个树冠却在高墙之外。树干上生出些许绿叶,与古旧的砖瓦相互映衬。树下一汪清泉涌动,发出潺潺水声,几尾红色的金鱼在池中悠然游动,充满了生命的韵律。

  这般景象,就藏在杨浦区昆明路上的鞋钉厂老厂房内。

  现在,它们已成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的一角。

  鞋钉厂的厂房,闲置了十几年,因为等待拆迁,曾有一时,垃圾堆得足有半米高。2012年,采铂文化传播公司王立民第一次到这里,一眼看中。“这让人想到吴哥窟,植物和古老建筑的融合。你无法在新建筑里看到这些奇迹。”王立民说。

  历史是老建筑最有价值的部分。王立民如数家珍:这里最早的一栋厂房建于1937年,然后是上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两栋楼建成于80年代初。一个鞋钉厂,浓缩了好几个年代的建筑。“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鞋钉厂。它们是城市的一部分,每一栋楼都有故事。如果把它们拆除,就等于把一段历史擦掉了。”于是,2012年,他与产权方签下了长期租赁协议,并邀请法国、意大利等多地的设计师投标,最终形成了亚町创意工坊的改造方案。

  进入招商阶段,考验接踵而来。原作设计工作室看中了1937年的D号楼和屋外的景致,另一位老外同样青睐老房子,希望租下来做餐饮,而且出价更高。

  在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的博弈中,D号楼最终交给了原作工作室。张姿和章明两位同济设计师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坍塌的坡顶自然形成了阳光充沛的院落,原本闭塞的厂房变成了通透的办公空间,绿植、水景的加入,让空间更添灵动。章明坦言:“作为创意性的行业,一个个想法和创意的产生往往源于片刻的放松。老厂房恰恰提供了随时能体验到的轻松和惬意。”

  不仅如此,D号楼改造,还一举捧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类银奖。不少客户纷至沓来,工作室也增加了老厂房改造设计业务。

  紧接着,体量最大的A号楼,被美国500强企业李尔中国租下,作为技术中心。B号楼的一楼租给了两家摄影公司,楼上则交给一家设计公司和另一家德国建筑公司。C号楼同样以影视和文化企业为主,还特别留下一部分空间作为“微文创”。就在今年5月23日,亚町文创空间正式开幕。今后它既可作为园区企业展示的平台,也会定期展示大学生和艺术家作品,目前每周活动不断。

  老旧的厂房之下,崭新的业态在萌发,无限的创意在萌动。过去,不少老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但由于盈利模式单一、周边配套设施差,一些开发者为追求短期利益,在改造时忽视品质,甚至把老厂房改为盈利快的白领公寓、交易市场,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的适得其反。

  “好东西都是‘养’出来的。把老厂房的故事发挥到极致,再把舒适度做到最好,做出特色、做出差异,才是一流的改造。”王立民说。

  记者手记

  让老建筑有新生命

  城市从历史中走来。老建筑浓缩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彻底拆旧建新,并不是城市发展的最佳路径。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是一条可行路径。

  把老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已非新鲜事。创意园区曾遍地开花。经历了时间的检验,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园区的优劣往往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博弈的结果。没有宽阔视野和长远追求、只注重眼前的物质回报,往往会走偏——不仅业态落后,经济贡献度低,而且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作为中国工业的发源地,上海至今仍保留了大量老厂房资源。通过高品质开发,让有故事的老厂房,孕育出新的业态、激荡出创新创业的新氛围,应成为我们的共识。

 

 

    荐稿人:ffy  2015-08-04   执行编辑:lry   2015-08-04   责任编辑:zjy  2015-08-04

0
 

上一篇大学生:从矿工的生活里读懂中国
下一篇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