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恩施自治州,近8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形成了“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突出应用、分类培养”的办学思路,培养了10余万名人才,绝大部分在湖北民族地区最基层建功立业,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早进实验室——学校所有实验室课余时间向全体学生开放
办学定位有效契合“两为”办学宗旨
湖北民族学院的学生75%来自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5.05%,学校根据多年的办学实践总结凝练,确定了“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以有效契合“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
湖北民族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把德放在首位,注重思想引领和文化熏陶,从学生进入学校起就持续不断地引导他们树立到西部民族地区、到最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湖北民族学院大多数毕业生的共同选择和自觉行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10余万名优秀人才,其中70%以上扎根西部民族地区,他们长期奉献在条件艰苦的最基层,成为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骨干。据相关统计,恩施州40%以上的医疗卫生人员、中学教师、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都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农林特产系统、电力系统、各类大中型企业、新闻传媒与文艺界等行业中50%以上的业务骨干、科技开发与管理人才也都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了大批掌握党的民族政策的民族干部,为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涌现了一大批行业标兵、时代楷模: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模范教师肖忠友和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周光兵,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专题报道的“支医”典型平慧强,湖北省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期扎根神农架偏远林区的优秀教师滕仕琼,身患尿毒症仍坚持在山区支教的教师程靖,为捐髓救人而主动推迟婚期的“最美新娘”向雪敏,以及参加极地科学考察队的成员赵克昌等。
早进课题——引导学生自组课题组参与国家和省级课题及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研究
学科专业建设有效对接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专业建设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湖北民族学院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应用”的原则,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有效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在突出民族性、地方性、应用性上下功夫,增强学科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坚持从民族地区的需要出发,适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综合素质好、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比如,根据湖北民族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实际以及优势特色资源开发需要,主动服务武陵山片区生态工程建设,增设了园林、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等专业;适应民族地区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工科专业学科建设,设置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应用型专业;服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发展,及时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等,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
正是把准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层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根据需要改造专业,所以,湖北民族学院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基层实际需求对路,在基层的不同岗位都用得上,深受基层欢迎。
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匹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
湖北民族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尊重个性,塑造品质”的理念,按照“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突出应用、分类培养”的要求,结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有效匹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
首先是切实加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校政合作育人,实施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如师范教育专业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构建“121”(即1年通识教育+2年专业教育+1年教育实践)人才培养模式、“133”(即采取“集中为主”教育实习方式,对学生实行“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和实习基地学校”三级分级管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基地学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成果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优势特色专业,围绕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根据恩施州绿色食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天然生物资源、特色中药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需要,将旅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等5个专业纳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药学等专业确定为学校产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与地方大型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共建校企实验实训工程中心,直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构建“通识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特长培养为特色”的“理工融合、以工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两长一短”三学期制的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成果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其次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激发学生优势和特长。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到企业车间和农村田间地头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引导学生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活动,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计划研究项目,目前学生已有国家创新创业计划研究项目82项,省级创新创业计划研究项目106项,走在同类高校前列。一大批学生长期参与教师各级各类项目研究,学校所有实验室除规定的教学实验外,课余时间免费向所有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科研提供便利条件,学校各二级学院还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中心,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许多学生得到锻炼提高,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创新和技能竞赛都取得了优异成就,共获得国家级别奖53项,省级奖455项;发表学术论文150篇,获授权专利23项,出版小说、诗集22部;学生科研成果获省级奖20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连续荣获华中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新闻专业学生作品《春花上学》荣获中国大学生微纪录片大赛金奖“项目大奖”、第四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入围最佳大学生作品奖之一、第六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充分展示了湖北民族学院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实践创新能力,也为在基层建功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民族学院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在湖北民族地区及武陵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学校将进一步根据地方的需求调整定位和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和实力,为地方的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荐稿人:ffy 2015-08-12 执行编辑:lry 2015-08-12 责任编辑:tmy 2015-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