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11-26 【编辑录入:ych】 文章出处:校关工委办公室

桃李不言 卓荦为杰 ——记李杰教授
《同济学子话恩师》
作者:洪 旭 海 鲁  阅读次数:147

1732588027977209.jpg


  

  大凡初次见李杰先生的人,都不免为先生身上散发的读书人的儒雅气质所吸引。跟着先生做研究已近三年,虽时间不长,却已深深为先生的风骨和科学精神所震撼。

  先生治学,私以为可以用“新” 来概括。尽管已过耳顺之年,先生对世界仍然保持着十足的好奇心,他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完全不亚于年轻人。也许,这种好奇心恰是他在研究工作中早已养成的对新工具、新方法、新理论密切关注的习惯在生活上的缩影罢了。先生十分鼓励学生在研究中尝试新方法、利用新工具,而每当学界(甚或其他领域)有新方法、新思想萌发时,他总能够根据自己丰富的学术经验敏锐地判断它们能否以及如何为结构工程中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途径。近两年,华南理工大学的吴建营教授系统发展了准脆性材料的相场断裂模型,先生对这一研究进展十分关切,认为其对于混凝土材料断裂破坏问题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便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混凝土的动力断裂和疲劳破坏问题中,并创新引入随机场理论,希望建立具有坚实物理基础的随机相场模型。

  然而,即使某些研究方向抑或研究思想正处于鼎盛时期,他也不会亦步亦趋,先生治学自有学术定力。这来自他对结构工程关键科学 问题的长期思考与研究积累。他深知,理论的真正进步必须与解决工 程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如果新方向的开启、新思想的引入不能达到 这个目的,则很有可能陷入为了解决问题而创造问题的歧途,从而成 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当旧的研究热潮退去、新的热潮兴起,他也不会就此放弃对前者考察所得到的并已经成为其丰富学识一部分的有益养分。曾有人说:“多尺度现在已经不是热点了,可以休矣。”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要想更合理地描述外界环境的作用与结构系统的响应,物理的建模途径是必由之路,而多尺度方法则大有可为。这些年,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在多尺度荷载建模、材料力学性能多尺度 研究等方向上的努力和收获恰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要说到李杰先生研究最大的“新”意,莫过于他在源头的创新,用他的话说,是 “从 0 到 1 的研究”。我国当下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中兴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我国的科技、尤其是基础 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 研究总是在追赶国际前沿,而从追赶到超越的转变,最需要的恰是这种 从 0 到 1 的突破。最近有幸协助先生整理、校对他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进行的城市灾场控制理论的研究。当时他就敏锐地意识到灾场系统(如城市系统)在灾害作用(如地震)后的控制恢复将成为防灾工程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基本问题。他独辟蹊径地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场控制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取得了初步的工程应用成效。奈何当时大的研究环境所迫,这一研究成果只好束之高阁;幸而 20 多年后,城市韧性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城市灾场控制理论的重新提出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实在令人不得不佩服李杰先生在选题上的高瞻远瞩。

  李杰先生的研究是“新”的,但绝不是无源之水。正如他所强调的: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仅要对学科当前的成熟理论框架的关键技术细节了如指掌,还应深刻地认识到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会逻辑地再现(或重构)学术发展史”。唯如此,站在新的起点上,才能真正把握学科发展的前进方向!

  对学生而言, 先生之所以为先生, 因为他是科研工作的先锋, 更因为他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李杰先生十分重视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长期奋战在研究生教学的第一线。先生对教学工作要求十分严格,虽然对课程内容已十分熟悉,但上课前仍会花 4 个小时的时间备课,课程结束后还要花费 2个小时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力求同一课程每次讲授都具有新意,避免照本宣科,否则在先生看来,既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是浪费老师自己的生命。已淡淡发黄的讲稿上不同颜色笔的勾画和笔迹是先生对每一节课的认真与严谨的有力见证。先生授课幽默风趣、充满激情且深入浅出,既有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对土木工程这一领域的深邃思考,又饱含对我们的教导和殷切的期望。“读书三结合”是先生为研究生新生准备的课程,虽已过三载,但是我仍会时时拿出当初的笔记,回味、思考先生的话语,总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

  对学生的培养,李杰先生特别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他独具见解地提出:培养学生要抓住四个意识——文献意识、实践意识、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并且将指导学生的过程总结为四个阶段——引导、同行、学习、升华,特别注重与学生的共同工作。无论是关键方向的选题、核心攻关问题的建议,还是具体公式的推导、试验结果的分析乃至程序编制的关键细节,他都亲力亲为,而不是简单地听取汇报。先生常谦虚地说,“我在向我的学生学习”,“否则,导师就不可能站到真正的学术前沿”。

尽管各项事务非常繁忙,先生对学生的培养从不松懈,坚持每天与学生当面讨论学术工作,保证每两周见一次学生,20 年如一日。先生总说:“与学生见面的日子,是我的节日。”每一次与学生见面,一有学术上的进展,他就在笔记本上进行系统、扼要的总结,而对于研究中的缺陷,则又不厌其烦地讲解。这样的讨论有时可能持续 1~2 个小时,日复一日,极少中断,真是可谓鞠躬尽瘁地培育学生,更何况先生已过耳顺之年!相比言传,先生更注重身教,大到关键科学问题,小到文章撰写的细节工作,他总是会从自己的工作经历、生活实践中找到具体的案例,生动地诠释了一个优秀的学者应具备的素质。这大概就是他常说的“师徒之间秘密的传授”了吧。

除了研究工作,先生也特别重视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提升。他鼓励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在研究中有所创新,还要努力加强在文、史、哲方面的修养,从而实现从知识分子到“读书人”的蜕变。先生特别强调“人生重境界”。他认为:对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加强修养意识的培养,这种修养,不仅包含素养与学养,还要重视德养。“只有这样, 才能在研究中立意高远”、勇攀高峰,“毕业之后,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高屋建瓴地分析、脚踏实地地躬行”。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还记得李杰先生在个人主页上写道:“师生是一种缘分,40 岁以后,我要把我的后半生奉献给我的学生。”我常想,面对工作、生活中的诸多困惑,先生的这些支持与付出、鼓励与鞭策不就是最好的回答吗!从吾所好,在学科的发展与民族的进步中真正做一点工作,哪怕微不足道,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先生有之。



荐稿人:ych 2024-11-26  执行编辑:ych 2024-11-26  责任编辑lxl 2024-11-29

0
 

上一篇银丝映日月 丹心沃新花
下一篇学生心中的楷模 ——记黄宏伟教授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