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交友之态,就是结交朋友的意想和态度,也指人世间社交的常态,即世态。所谓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也可以说是两种交态。但那只是两个极端,因世上真正的君子和小人都不多,大多数人处在君子和小人之间,无妨称之为常人。常人的交态也就是人世间社交的常态,通常的交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有目的。常人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不一定是小人那种急功近利的目的,也许觉得人生在世不能没有三五友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朋友就无法自立于世,也无法做人,所以就大多数人而言,都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寻找和结交朋友。大体上说来又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为了事业,或是寻找事业上的指导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支持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参谋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合作者,如古代大政治家的“广纳天下之士”,或学者诗人的“四方寻师访友”都属于此类。又一类是为了生活,工作上有个方便,生活上有个照顾,在遇到紧急情况,在特殊困难时有个帮衬,这些都需要有朋友,否则就寸步难行投靠无门。还有一类是为了心灵的交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这些情感都需要与他人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这些遭遇都需要向他人倾诉,每人都有自己的隐秘,这些隐秘有时也需要向一两个人透露,否则憋在心里会生病的,这就需要朋友,以便把一些不能对父母亲人讲的话讲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把朋友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一起列为最重要的五种伦理关系称为五伦,不能不说有其独到的精辟之处。
第二是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本是常人之情,更何况是有目的的交朋友。当然就不能完全没有功利的考虑了。也不能一概排斥之为“小人不义”。一个人在选择和开始交朋友时,两人之间尚无情义,如果趋利避害又怎能说不义。历史上信陵君交侯嬴、公子光结专诸、严仲子交慑政、燕太子结荆轲,都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也未必被视为不义。又怎能要求常人之交完全不计较利害。严格说来,只有那些共患难而不共富贵为小利而忘大义,卖友求荣,一阔脸就变的人,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也只有那些不顾身家利害,甚至承担着风险,仍要去结交身处逆境,甚至困境中的朋友的人,才是大义凛然的君子。处与二者之间的是常人,常人在初交时趋利避害是可以理解的,若能在对方失势落难时仍维持友谊,便更是难能可贵,应视同君子了。
第三是多离合。常人交友既以需要为目的,则需要发生变化,朋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或加深、或疏远、或转移。所以常人的朋友关系往往会不断的重新组合。老朋友渐次疏远、新朋友纷至沓来,这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无妨说它是件“好事”,因为能扩大交往的范围。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视朋友为夫妻,一味强调“从一而终”既不现实,又不合理。
推荐人:lry 2012-04-18 执行编辑:lry 2012-04-18 责任编辑:lxl 2012-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