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07-17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4年7月17日第7版

夏季阳气盛,养阳正当时
作者:修丽娟  阅读次数:509

70717_p21.jpg


  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养生重点,中医养生的精髓是天人相应,做到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

  夏季属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因此,夏季养生重点应当是养护身体的阳气,以此为机体抵御秋冬疾病侵袭打好基础。——编者

      

  夏天既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最需“养阳”之时。《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该理念提倡“顺时养生”,即根据四季时节变化,来调节生活起居、饮食和情绪等。

  本文提炼夏季养生的几个关键词:排汗、睡眠、饮食和冬病夏治,希望给广大读者一些养生启示。

      

  适当出汗,增强身体适温能力

      

  夏季,要适当出汗。排汗不仅有助于阳气生发,还可帮助代谢体内垃圾。从中医角度来说,夏季养生类似于烧水的过程,水壶就是人体,水液就是津液,火就如同体内的阳气,水蒸气则是排出的汗液。水和火相遇形成了水蒸气,津液和阳气相遇则形成了汗。

  排汗需要体内阳气的推动,是否能正常排汗可反映体内阳气是否充足。阳气不足,排汗便会受阻或排汗较少,类似于火太小而水烧不开,导致身体燥热。排汗不仅能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还可锻炼皮肤毛孔的开合功能,使人体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

  但不少人不喜出汗,到了夏天爱待在空调房内。当人从外界高温环境进入到室内空调房时,毛孔从开放状态迅速转变为闭合状态。毛孔突然闭合,寒邪封闭在体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肌肉僵硬酸痛、头昏不适等症状,进而出现空调病。

  若长期使用空调,也会使皮肤的调节能力变差,加强对空调的依赖性。皮肤的开合功能得不到锻炼,导致适温能力减弱,因而有的人夏天怕热、冬天怕冷。长期在空调房内也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变差,造成阳气受损,身体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过敏症,秋冬时也更易感冒。

  因此,夏季开空调要注意:在家尽可能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空调温度不低于26℃;在写字楼、商场等地方,要做好颈部防护,颈部易受到寒湿侵袭,准备好披肩或长袖衫等。

      

  睡眠遵循自然规律,睡午觉别熬夜


  睡眠是夏季养阳的一部分,通过养阴的方式来养阳。

  不少人喜欢熬夜,危害多多。夜属阴,主要修复阴血和阴液。熬夜会耗损阴液,容易口干、咽干;阴阳可相互转化,阴受损后,阳的转化受影响,会出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长期熬夜会阴亏,出现脱发、白发、健忘、潮热等情况;阳气受损,机体免疫力会下降。

  夏季昼长夜短,作息也应该顺应这一特点。

  ■入睡时间:晚上11时至凌晨1时,应该进入熟睡状态。此时阴气最盛,胆经当令,若不进入睡眠,易口苦、头胀。

  ■起床时间:清晨5时至早晨7时,大肠经当令,此时阳气生发易排便。

  ■早餐时间:早晨7时至9时,胃经当令,此时有胃口,易消化。

  成年人推荐的睡眠时间是七至八小时,若每日睡足七至八小时,但经常熬夜且晚睡晚起,也会影响身体。晚睡会损伤阴液,阳气也在不停损耗,所以阴阳都会受损。如果吃夜宵,身体消化食物又会进一步损耗阳气。晚起,错过大肠经当令,便意不强烈,容易出现便秘。错过胃经当令,起床后没胃口,影响消化功能。

  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肥胖、胆石症、胆囊炎等,还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70%的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而在熟睡后一小时达到分泌高峰。总的来说,夏季睡眠应遵循自然规律,该睡的时候睡,该起的时候起,才是最适宜的。

  夏季尤其推荐午睡。因为夏季昼长夜短,晚上睡眠时间偏短,到中午时可能没精力,适当午睡有助于恢复精力和体力。

  午睡时间建议在午时11时至13时,此时阳气最盛,中医称作子午觉,时长维持在15分钟至30分钟。午睡养护的是心阳,午时对应心经,此时小憩,有利于心经的养护。每天午睡30分钟,冠心病的发病率能降低30%左右。午睡还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等。

      

  夏令进补应辨证论治,慎食寒凉低温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阳气外浮于体表,导致内生寒湿,因此到了夏天容易觉得食欲差。此时若再吃寒凉的东西,对脾胃的损伤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寒湿困脾。

  寒湿滞留位置不同,表现不同:在上,头重如裹,口干;在中,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在下,大便黏腻不爽、腹泻。若舌苔出现白腻苔(白而黏腻),则是寒湿内阻的典型特征。患者口干,寒湿困阻脾胃后,津液不能上承,出现口干、旱涝不均的现象。

  因此,夏季应慎食寒凉、低温食物,比如冰镇啤酒、冷饮等;偏凉性的食物,比如西瓜、甜瓜、生梨、枇杷、螃蟹等。

  有些人疑惑,为何西方人从小就喝冰水,但他们身体却很强壮?

  要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体质受生长环境、饮食结构等综合因素影响。欧洲人多以肉食为主,尤其是羊肉偏热性,可以喝一些冰水来中和。而中国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多为膳食纤维,饮食结构比较平和,阴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

      

  夏季,吃以下食物有益于养阳——

      

  ■ 生姜:温中散寒、养胃、活血,可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痰证。当食欲不佳时,含一片生姜,有助于脾胃消化。生姜和枸杞组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怕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

  ■绿豆汤:可清暑生津。

  ■柠檬:解暑、化痰,富含维生素C。

  ■凉茶:适当饮用可祛暑化湿,但多饮会伤及脾胃。

  夏季进补的原则以清补、平补为主,宜选用温和的药物,比如西洋参、太子参等;健脾的药物,比如白术、茯苓、山药等。

  要注意的是,每个人体质不同,所患基础性疾病不同,夏令进补要找专业的医生,做到辨证论治,开相应的膏方。如果夏季进补到位,可巩固冬季进补功效,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力。

      

  冬病夏治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心态很重要

      

  到了夏季,冬病夏治正当时。春夏要养阳,夏季阳气最旺,汗孔打开,温热治疗易将体内的寒湿之邪排出体外。

  所谓冬病夏治,主要是治疗在冬季因寒邪、湿邪或痰邪所致的疾病。从中医角度看,只要是能将寒湿之邪排出体外,或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都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包括药物、饮食、艾灸等。

  临床上推荐三伏灸或者是三伏贴。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胜,体内的寒湿之邪最弱,因此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三伏贴或者三伏灸建议在经络穴位上,对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来帮助寒湿之邪排出体外。这种疗法比较适合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群由于风寒湿邪导致的疾病,比如冬天好发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关节疼痛等。

  不少人在夏天会觉得特别烦躁,调节心态也很重要。从中医五行角度讲,夏季对应于心。暑气通于心,高温使人心烦、心神不宁,影响睡眠,比如多梦、早醒等。要从心理上接受夏季的高温:夏季是养阳的季节,阳可抵御外邪;夏季养好了阳,可使秋冬更好地养阴,应珍惜夏季养阳的机会。

  生活中要避免发怒,夏季天气炎热,气血易上涌,怒则气上,比如面红目赤、青筋暴起等,容易出现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心态平和,方可安然度夏。

  (作者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荐稿人:ffy 2024-07-17 执行编辑:zjy 2024-07-17 责任编辑:wls 2024-07-19

0
 

上一篇炎炎夏日,吃冰激凌当心“脑结冰”
下一篇如何识别“隐形盐”?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