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1-12-20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21年8月10日第1版 |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七 |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阅读次数:3210
|
鸭绿江上的中朝友谊桥(左)和鸭绿江断桥(右)。 本报记者 陈尚文摄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中国人民的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70多年前,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了新中国的家门口,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志愿军将士面对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敌人,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民日报》记者 牟宗琮 陈尚文(2021年8月10日第7版)
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柜里,一件来自抗美援朝战场的一级文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使用过的军号,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这把小小的军号,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在极不对称、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干涉,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0月初,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朝鲜战争时美军的航空炸弹
被美军炸断的鸭绿江大桥,后称鸭绿江断桥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野蛮行径,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一场在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战争: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还投入了其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大部分兵力。而以劣势装备进行战斗的志愿军将士却将“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并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 “伟大的正义战争,这是理解抗美援朝精神内核的逻辑起点。”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袁野说:“正义战争是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战争。抗美援朝恰恰是一场反抗美帝国主义对我施加一系列压迫行径的伟大的正义战争。” “我们要用鲜血、生命保卫新生的共和国,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心思。”原志愿军高炮512团政治处宣传员黄会林道出了当时志愿军战士们的共同心声。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群雕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抗外来侵略、保卫新生共和国、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激发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民族团结的伟力,成为志愿军将士不畏艰险、不畏强敌、杀敌立功、夺取胜利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胜利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 “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广大志愿军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褚杨说,“他们以壮丽的青春铺垫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以宝贵的鲜血浇开了和平之花,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万古流芳、与世长存。” 他们胸怀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 在1953年的一次空战中,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驾驶战机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费席尔。韩德彩同其他志愿军飞行员一样,飞行时长只有几十个小时。就是这样一支极其年轻的队伍,凭借敢于“空中拼刺刀”的勇气,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韩德彩曾深情回忆那段往事:“保家卫国是我们坚定的信念,也是战斗中不畏强敌、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 他们信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在受阅的空降兵战车方队里,一面布满381个弹孔、褪了色的战旗格外引人注目。 上甘岭战役中,敌军向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发射炮弹190多万发,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43个昼夜,打退敌人进攻670多次。在反复的阵地争夺战中,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3营8连的这面战旗经历了弹头穿、弹片崩,最终在上甘岭阵地高高飘扬。 他们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 战争期间,为摧毁志愿军后方和运输补给线,美国空军发动 “绞杀战”,日夜不停地对志愿军后方的铁路、公路、桥梁狂轰滥炸。 成千上万的铁道兵、工程兵、汽车兵、防空兵,与敌人斗智斗勇,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保障了前线的物资供应。 他们秉持革命忠诚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将士埋伏在近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风雪中,不少将士冻死在阵地上,却仍然保持随时准备冲锋的姿态。 志愿军战士周全弟在长津湖战役中因严重冻伤被截去四肢。“冲锋号响起,看见战友往前冲,我使劲往前爬,都爬不起来。”每次说到长津湖战役,他最大的遗憾都是“没有完成任务”,却从不提自己失去了双腿双手。 他们牢记国际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 在朝鲜人民心中,志愿军将士是“真正的国际主义的军队”:他们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这些“最可爱的人”既保家卫国,也维护了地区和世界和平。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下,举国同心,战场上的志愿军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这场战争的胜利,让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站稳了脚跟。
在新时代继续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再次证明,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 志愿军老战士朱彦夫,在长津湖战役中身负重伤,失去四肢和左眼。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25年,带领乡亲们开山劈水、架线通电、发展教育,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六医院(原东北军区第六陆军医院),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派出医疗队深入战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院护理部主任宋爽随部队星夜兼程、驰援武汉,第一批进驻火神山医院。她表示:“我所在医院里许多医护人员的祖辈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我们的精神指引。” 从抗美援朝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抗震救灾、防汛抗洪……在危难和考验面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负重前行,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继续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抗美援朝纪念馆馆长刘静媛说,“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力量。虽然现在我们不用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用刺刀和大炮去战斗,但新时代仍然必须发扬顽强拼搏、敢打必胜、不怕牺牲的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杨根思部队” 高扬英雄精神的旗帜 《人民日报》记者 陈尚文 (2021年8月10日第7版)
7月22日,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在这里展开。 受特大暴雨影响,断水、断电、断网,医院严重受灾,四面成一片泽国。5000多名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被困于这座“孤岛”,迫切需要营救。 灾情就是命令。当天13时许,陆军第83集团军“杨根思部队”奉命抽调620名官兵、60辆车辆装备和14艘冲锋舟,火速驰援。从最近下车点到医院有近3公里道路被洪水阻断,水最深处达3米。战士们驾驶冲锋舟,分批次进入医院;转移受困群众,转弯处为确保安全,官兵纷纷跳入积水;医院内,战士们扛担架、抬轮椅、背患者……经过8小时奋战,成功救援转运2700人。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抗美援朝特级英雄杨根思的铮铮誓言,在“杨根思部队”不断传承和发扬。 2016年7月10日,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杨根思连”105步战车遇袭,李磊、杨树朋2名战士壮烈牺牲,5名战士受伤。次日凌晨4时许,时任连长王震强忍悲痛召开作战部署会:“105步战车遇袭,我们坚决不能后退半步,要像老连长杨根思一样,做到人在阵地在。”会议结束后,8名战士组成一支敢死队。最终,他们成功阻退武装分子的火力蔓延,确保了维和营区的安全,保护了战火纷飞中的难民。 从冰天雪地的朝鲜长津湖畔到冲突频发的南苏丹维和任务区,再到抢险救灾第一线,70余年时光流转,杨根思精神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三个不相信’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组成部分”,“杨根思部队”政治委员翟继群说,新时代“杨根思部队”官兵人人践行、事事叫响、处处体现“三个不相信”英雄誓言,胸膛间始终激扬血拼的英雄豪气,生命中始终唱响无我的英雄赞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丹东市第一医院张炳森: “像爷爷奶奶那样去战斗” 《人民日报》记者 辛 阳 (2021年8月10日第7版)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一次至少待在实验室五六个小时,保证检验仪器24小时不间断工作……2020年12月,辽宁大连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丹东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的张炳森来说,第二次驰援大连,这些工作流程已经不再陌生。 第一次赴大连是2020年7月,两次都是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大连全民检测,任务量巨大。 两次奔赴抗疫一线,张炳森收获良多。“最难忘的是和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情谊。”张炳森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是报效祖国的时刻。张炳森这份坚定的力量,来自于一位志愿军后代的质朴情怀。“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就要冲上去。” 张炳森的家庭,是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的缩影。爷爷张国太,从黑龙江随军来到丹东参加抗美援朝。奶奶李黎源15岁参军,18岁参加抗美援朝。为了保家卫国,年轻的他们横渡鸭绿江,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爷爷奶奶都是老党员,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爱党、爱国。”张炳森说,两位老人经常给他讲述在朝鲜战场的故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是爷爷奶奶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们牢记了一辈子的誓言。“正是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毫不犹豫穿上防护服,冲向抗疫前线,我要像爷爷奶奶那样去战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荐稿人:xscclf 2021-12-20 执行编辑:xscclf 2021-12-20 责任编辑:zjy 2021-12-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