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1-06-26 【编辑录入:xiaomi】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1.6.26

扎根大地不离“土” 培育栋梁参天“木”
作者:彭德倩  阅读次数:9417

 

            ------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

10天前,北川老县城内大雨滂沱,一派静穆。顾不得风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家团队正在现场紧张地监测分析,为启动第三批震损建筑加固做准备。作为迄今全世界整体原貌保存最大的地震遗址,北川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如何治理山体河道、加固震损建筑,专家费尽了心思:给倾斜的大楼添上“拐杖”、戴上“保护罩”……

学术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建筑工程等六个科系几乎个个都跟“土”、“木”打交道。对此,院党委书记陈世鸣教授另有一重解读:“土,就是科研脚踏实地,服务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木,就是培育栋梁,让更多优秀人才从这里脱颖而出。”

与城市建设“血脉交融”

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结构工程与防灾救灾研究所、水利工程系……翻看同济土木学院的“学科地图”,几乎每个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院党员教师的带动下,一支由老中青三代专家组成的科技攻坚队,活跃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

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现场,同济土木专家团队一举攻克了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抗风关键技术、世界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设计、阳光谷结构设计、中国馆抗震,以及世博场馆大空间结构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等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结构工程方面的空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解决了我国大多数重要桥梁的抗风、抗震难题,发展出了一套大型桥梁的防震技术,为大桥“武装”抗震本领,如今已应用在卢浦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等上百座大型桥梁工程上。

更忘不了20多年前,作为浦东开发第一个项目的南浦大桥方案,同济专家起了重要作用。日本一财团认为“中国近期不具备大跨度桥梁设计的能力”,于是提出免费为上海设计大桥,并提供贷款,条件是建桥工程必须由他们来承包。项海帆教授得知情况后立刻汇报,后经同济人多方奔走呼吁,终于让黄浦江上第一座桥绽放在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建筑师手中,这也成为中国桥梁迈出了“自主建设”的关键一步。今天,我国许多大桥上应用了同济人的桥梁工程技术。在长江隧桥工程中,同济人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灾区处处显身手

救灾现场,同济土木人同样前仆后继。2008年汶川大地震消息传来,正在家中休息的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党员卢文胜脱口而出:“看来要上‘前线’了!”一旁的妻子担心会发生余震,忍不住开口:“能不能不去?”卢文胜当然明白家人的忧虑:孩子还小,灾区条件艰苦……可自己在这个领域探索经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第二天一早,他就到院里排队申请去灾区,第三天上午,学校紧急通知首批专家下午4点出发赴川。为处理教学事务,卢文胜来不及回家,中午一个电话打给妻子简单告别,背上行囊就直奔机场。

又隔了两天,一支由老党员吕西林教授带领的第二批6人专家队伍到达灾区,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先遣队员,将负责对灾区房屋的安全性作出科学、准确、快速的评估,从而判定哪些房屋是安全的,哪些需要修复加固,哪些已成危房。

广元市是他们工作的第一站。当了解到青川受灾更严重,房屋评估任务更为急迫时,专家组当即向当地规划建设局提出:“让我们上青川!”5天内,专家们马不停蹄,先后在广元、青川、苍溪等地完成了223栋房屋的评估。当时,余震时有发生,不少房子楼体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裂缝,连砖头都露了出来。但这些党员专家们没有丝毫迟疑,自下而上层层排摸检查,不漏过一面墙、一道门。最后评估结果认定,除67栋需“立即拆除”外,其余大部分可以入住。这样的结果让专家们颇感欣慰:“许多在外露宿的灾民们可以回家了!”

“科研特区”育才俊

培育人才,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同济土木工程学院也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过去,土木学院青年教师年收入仅5万元左右,有的老师只能靠接技术含量较低的横向项目做些收入贴补,无形中也占去了不少科研时间。如何让年轻人更安心研究?在项海帆、范立础等一批党员专家的积极倡导下,学院在全校率先成立高等研究院这一“科研特区”,加快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

高等研究院施行特殊的人事管理机制,研究人员拥有相对稳定、宽松的研究环境,一般五年为一周期,目标考核与潜能评价相结合,在全院上下不懈努力下,一大批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院科研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学院专家获得国家863项目6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年轻人有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荐稿人:tmy           执行编辑:  tmy    2011.6.26    责任编辑:  zjy    2011.6.27

0
 

上一篇豪情满怀绘蓝图
下一篇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劲”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