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3-08-11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3年8月1日第12版

“光荣之城”的武装斗争
作者:杨阳 刘越  阅读次数:5712

 光荣的上海.jpg


  1921年起,中共中央长期在上海领导全国的斗争实践。1933年中共中央机关迁往中央苏区后,由于上海具有特殊的地位、功能及条件,这座“光荣之城”仍然在领导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党中央最早的军委”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上海党组织号召党员、团员到黄埔军校任教或学习。来自上海的党员干部,成为黄埔军校师生的重要来源。
  毛泽东后来总结道: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对“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军事部在上海成立。任弼时、王一飞等人共同参与该部工作。聂荣臻回忆:“这是我们党中央最早的军委”。
  1926年10月,我们党领导上海工人发起第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2月、3月,我们党又先后两次领导上海工人发动武装起义,为在大城市开展军事斗争积累了经验。
  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从残酷的现实中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正式拉开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序幕。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我们党“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1928年,中共六大决定重建中共中央军事部,并于该部之下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1929年1月,隶属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军事委员会成立。到1930年2月,中央军事部、军事委员会合并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
  中央军委机关驻扎上海期间,长期受到白色恐怖笼罩。在新闸路经远里召开中央军委、江苏省军委联席会议的杨殷、彭湃、颜昌颐、邢士贞,由于叛徒出卖,在龙华英勇就义,史称“军委四烈士”。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驻沪期间,派遣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张爱萍、陈赓等军事干部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及鄂豫皖、湘鄂西等根据地发展红军,指导军事战争。
  1929年9月,一封在上海起草并经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由陈毅带回红四军后成为召开古田会议的先声。在“九月来信”指导下,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古田召开,会议决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可以说,我们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

  开展城郊反侵略斗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成为全民族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阵地。
  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局面,中国工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中共中央决定在原红军驻沪办事处的基础上,由李克农等人筹办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作为我们党在上海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公开活动机构。
  上海沦陷后,由刘少文领导的八路军驻沪办事处转入地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实行统战、抗日宣传、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提供后勤物资援助、开展情报侦察等。
  抗战期间,上海和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关系更为紧密。上海作为特殊后勤基地,向全国各地输送转移大量人才和物资,有力地支援了长期抗战。
  1937年,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中共中央发出明确要求,“委派一些得力干部到新四军战斗的地方去,并从上海有系统动员学生、工人、积极分子、革命分子、党员到那里去工作”。
  中共中央东南局对上海党组织也提出要求,“做好新四军的宣传工作,尽可能输送干部力量到新四军去,经济上能予以援助,并掩护新四军后勤部门同志在上海采购,帮助新四军发展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全面抗战爆发期间,上海往新四军输送了约两万人,包括战士、工人以及一批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医生护士等。至于财力与物力援助,更是难以计数。
  与此同时,新四军对上海郊县对日作战及上海市内地下战线也予以长期支援,使抗日武装力量始终坚守在“战时孤岛”。
  新四军成立后,在上海周边地区及上海辖区内的郊县均建有地方武装抗日力量。新四军游击队的存在,不仅有力打击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日伪军,还为地下党员转移和隐蔽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
  1941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指示,新四军浦东游击支队南下浙东开辟新根据地。到10月份,近1000名浦东游击支队成员赶赴浙东,并在随后几年间成功开辟浙东根据地。
  抗战期间,敌后战场在打击和牵制日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敌后战场的斗争时间长、情势复杂激烈,斗争内容涵盖游击战、情报战、暗杀、爆破、策反等活动,也包括郊县与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我们党领导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既是华东敌后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国际大都市城郊反侵略斗争的典范。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向长江以南进发。4月23日,南京解放。之后,解放军集中各兵团迅速向上海挺进。5月11日,三野各路部队抵达上海。
  为在歼灭敌人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的破坏,解放军在战前认真学习《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同时,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上海局、上海市委对全市党组织进行全面调整,在工人、学生、知识分子等各条战线发展党员并成立外围组织,为解放大上海做好准备工作。
  5月25日,解放军向困守在上海城区的国民党残部发起进攻。为迎接解放军到来,4名青年在永安百货公司顶楼升起了南京路上的第一面红旗。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解放军仅用半个月,就成功解放了这座工商业城市。

(作者单位分别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配图、荐稿人:xscclf 2023-08-11  执行编辑:xscclf 2023-08-11  责任编辑:zjy 2023-08-12

0
 

上一篇中国明月高悬世间
下一篇《国家记忆》 国徽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