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津滨海新区参观,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大沽炮台遗址。因为,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海防设施——“南有虎门,北有大沽”,而且还是中华民族不畏列强、抗击外侵的历史见证。毛泽东就曾于1919年和1954年两次赴大沽炮台遗址凭吊,表现了伟人对这里所承载的厚重历史的尊重。
大沽口乃海河的入海口,系津门屏障,入京咽喉,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明世宗嘉靖年间,大沽口开始设防,当时主要是防范倭寇(日本浪人)的侵扰。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大沽口两岸筑造了南北两座炮台。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在南岸增建炮台两座,北岸增建一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炮台群。1858年,重建的大沽炮台分别以“威”、“震”、“海”、“门”、“高”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地镇守在海上门户的高处。
然而,无情的事实却是落后要挨打,苟安不可能:四次大沽之战,炮台两次被英法联军炮火摧毁,最后一次,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按照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规定,拆除了大沽炮台,泱泱大清帝国沦落为“无防之国”。这不仅让国人义愤填膺,也让那些为守炮台而壮烈殉国的将士们在天之灵难以瞑目。
“威”字炮台遗址,位于海河大桥西侧。它是一座圆形炮台,三合土构筑,残高13.79米,底座周长约200米,直径63.5米,台顶、垛墙已严重风化。我们沿着坡道登上这饱经沧桑的古炮台,追忆历史,祭奠忠魂,心情悲壮与沉重。
第一次大沽之战,败在清政府的苟且偷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威胁已经过去,在苟安心理下作出了沿海撤防的决定。大沽口海防兵员减少至几百名,炮台闲置,多年失修,在风吹雨淋和海潮侵蚀下,有的炮台坍塌。结果,在英国蓄意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4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时,炮台守军虽奋起还击,但土炮台经不住“船坚炮利”的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再加上直隶总督谭廷襄临阵脱逃,致使炮台失陷。津门被侵略者的大炮轰开,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
第二次大沽之战,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胜在准备充分,同仇敌忾。在第一次大沽之战中吃了苦头的清政府,于1858年9月拨出重金重建大沽炮台,不仅在原址复建了原来的5座,还在北岸新建了“石头缝”炮台,以备后路策应。重建后的炮台外围布防和火力配置都得到加强,每座炮台设置大炮3门,驻兵500人,炮台水师总兵力达3000余人,大沽海口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咸丰九年(1859年)5月,英法联军舰队麇集大沽口外再次向清政府挑衅。25日,联军舰队疯狂向大沽炮台轰击,中国官兵奋起还击,守将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亲临炮台,点燃巨炮向敌还击,先后不幸在战斗中牺牲。但他们的精神大大鼓舞了中国官兵,经过一昼夜激战,将侵略军击败,英舰悬挂白旗狼狈逃走。此役,英军参战的13艘舰艇中,有4艘被击毁或击沉,有6艘丧失了战斗力,英法联军共死伤638人,英军司令贺布受重伤,其副手重伤致死,法军司令也受了伤。只可惜,当时清军水师“瘸腿”,倘若有一支舰队乘胜追击,哪里会有洋鬼子的逃生之路!
第三次大沽之战,败在僧格林沁决策指挥失误——没有及时加强大沽口临近地区的整体防务,防止英法联军报复,反而莫名其妙地撤掉了蓟运河入海口的北塘炮台,导致英法联军一枪未放就轻易占领了北塘要塞,从后路包抄大沽炮台。
1900年6月第四次大沽之战之时,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奉行不抵抗政策,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率众殊死抵抗,击沉击毁敌舰6艘,击毙击伤八国联军255名,但因惧战的直隶总督裕禄贻误军情,致使炮台守军孤立无援,寡不敌众,炮台失陷,近千名清军将士全部壮烈殉国,令人唏嘘不已!
回顾历史,人们可能费解:当年郑和的航海壮举和开创的大好局面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无敌舰队为什么没有转化成大明帝国强大的海防力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历来是一个陆权国家,虽然我们的海岸线很长,但国人的海洋意识很淡薄;海洋国土面积虽很大,但长期不去开发管理。
1840年鸦片战争后,奉行道光皇帝“妥协退让”政策的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琦善,一到广东就拆除林则徐辛辛苦苦建起的虎门等防御设施,并谕令沿岸各海口撤兵撤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没想到这一愚蠢做法,招来的却是1841年1月英军强占香港岛和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地相继签订。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这层意义上讲,大沽炮台应当成为我们经常凭吊的“警示台”!
推荐人:lry 2012-07-27 执行编辑:lry 2012-07-27 责任编辑:zjy 2012.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