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4-04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5年4月4日第1 版 |
红旗渠——奔流半世纪的精神丰碑 |
作者:记者龚金星、任胜利
阅读次数:24589
|
50年前,中国林县。10万英雄儿女,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春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于1960年2月11日开工建设,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10万大军自带工具,自备口粮,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在巍巍太行山中。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 50年来,红旗渠共引水125亿立方米,农业供水69.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增产粮食17.05亿公斤,发电7.71亿度,直接效益约27亿元,有力促进了林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效益“由低转高”,产业链条“由短转长”,产业结构“由重转轻”,产品体系“由单转整”,产业布局“由散转聚”。2014年林州工业总产值完成1123.1亿元,增长9.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增长40.5%。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担当的勇气,源于深爱着人民
3月28日,河南林州。沿渠道驱车前行,至豫、冀、晋三省交界处红旗渠青年洞。抬头千仞悬崖,俯首百米峡谷。伫立在渠畔,汩汩流淌的渠水能把人的情感带到深处。 “你瞧着这渠道也不是很宽,可它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多亩。”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任桃喜眺望着漳河,“红旗渠是俺林州人的生命渠、幸福渠!” “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这首过去的民谣至今叫人心酸,而在红旗渠通水之前,林州最仰赖的水源只有雨水。 1954年5月,杨贵被任命为中共林县县委第一书记。初到林县的一个场景,让杨贵至今记忆犹新:他带着工作组到马家山下乡调研,到了农户家想洗把脸,主人端上来一个烩面碗大小的洗脸盆。杨贵瞅了一眼,水是半盆不说,这边洗着脸,那边还不停地“叮嘱”:“您洗完脸千万别把水泼了,俺还等着喂牲口哩!” “水在林县是天大的事。”杨贵亲自带队到县外找水,直到进入山西平顺县石城公社,远远地听见峡谷中的隆隆水声:大旱之下的浊漳河,竟然有这么丰沛的流量。 县委迎难而上,经过反复调研,决定举全县之力,从平顺引漳河水进入林州。然而每条线都得穿越巍巍太行,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群众需求就是努力方向。”红旗渠于1960年2月11日开工建设,10万大军自带工具,自备口粮,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在太行山中。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了,那是个让林县人永远铭刻在心的日子。”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告诉记者。 50年来,红旗渠共引水125亿立方米,农业供水69.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增产粮食17.05亿公斤,发电7.71亿度,直接效益约27亿元,有力促进了林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奋斗的力量,来自与群众同在
3月29日,在红旗渠通水5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红旗渠建设特等劳模任羊成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在一幅幅历史照片前,老人不禁眼含泪花。 “排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落石和塌方,是红旗渠工地上最大的危险。为排除隐患,指挥部成立了排险队,身材瘦小的任羊成第一个报了名,被推荐为排险队长。 一次除险过程中,一块石头砸在任羊成的嘴上。门牙被砸倒了,压在舌头上。任羊成张不开嘴,舌头也动弹不得。他从腰间拔出钎子,插进嘴里,生生把牙别了起来。随后吐出一口血水,几颗门牙随着被吐了出去。 他曾从半空中掉下来过,摔进了圪针窝(当地对带刺灌木丛的称呼),工友们从他身上挑出了一捧圪针尖。 2011年,林州市重修红旗渠时,老任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1000元捐款。 29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身上透着当年红旗渠“铁姑娘”影子的郭变花。郭变花今年63岁,被乡政府“请回老家”,担任东姚镇石大沟村党支部书记。 太行山里有句民谣:石大沟、石大坡,石头比土多,荒草连成窝,出门不通车。她担任村干部以来,带领村民治山治水,铺桥修路,改善了石大沟的面貌,被人们称为“太行女愚公”。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太行山深处许多村落都可以发现与郭变花相同的无私奉献者。 “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林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四部曲。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入全省十强,靠的就是实干、巧干,与甘于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刘建勇感受颇深。
精神的价值,在于与时代同步
30日上午,国家级红旗渠经济开发区,光远新材车间。 “正在拉制的是9微米到5微米的玻璃纤维拉丝,拉丝成功后要把原丝输送到捻线车间加工,做成最终产品电子纱、电子布。”林州市光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元告诉记者,该项目填补了河南省池窑拉丝玻纤行业空白,产品广泛应用于知名的手机和相机上。 林州人的性格宛如太行石。“山里人,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这是林州流传的《推车歌》。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一定要把车放到前边才停下来,就为了不居人后。 “当领导的决策和群众需求一致时,群众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据林州市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蕾介绍,当年修红旗渠缺少资金,就组建工程队外出搞建筑赚钱;没有炸药和雷管,就自己办化工厂制造;就地取材造水泥、烧石灰,自制抬杠、镐把,自编抬筐、车篓。 “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李蕾告诉记者。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 如今,红旗渠精神正激励林州人经历新跨越:企业效益“由低转高”,产业链条“由短转长”,产业结构“由重转轻”,产品体系“由单转整”,产业布局“由散转聚”。“2014年林州工业总产值完成1123.1亿元,增长9.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增长40.5%。”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介绍。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半个世纪来,红旗渠水滋润着林州人民,而红旗渠精神则光辉中华,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历久弥新。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50年过去,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那条1500公里长的红旗渠风华不减当年,每年依然吸引着大批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 靠绳子吊在悬崖边,肩扛水平仪测出渠线;门牙被砸断,用随身携带的钎子处理了继续作业……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成就了这“人工天河”的奇迹。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进取精神,激励几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红旗渠的故事说不完。重访红旗渠,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红旗渠工程总投资近亿元,这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但10年间,没有一个干部挪用工程资金,没有过一起请客送礼。干群间的信任与融洽,令人佩服,让人感动。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半个世纪过去,面对这条“天河”,重温党的优良作风,汲取积极向上、敢于担当的正能量,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与净化。珍视前辈留下的财富,守护心中不倒的旗帜,我们定能克服艰难险阻,凿山劈崖,贯通更多连接党心民意的改革之渠。
荐稿人:xscclf 2015-04-04 执行编辑:lry 2015-04-04 责任编辑:zjy 2015-04-04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