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8-10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8月10日第6版

从尘封的作战图追寻“八一三”淞沪抗战的足迹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王 潇  阅读次数:14108

  一番周折之后,尘封的黑白微缩胶片终于在放映机下徐徐转动,闪出一张张地图,“淞沪会战经过要图”、“八月十九日杨树浦附近第三十六师攻击经过要图”、“淞沪会战转进之战斗经过要图”……


  “吴淞口”、“罗店”、“刘家行”,字迹清晰可辨;圈圈点点之间,是当年那些军队的足迹,是热血洒下的地点。


  距离上次翻拍至今,20多年了,它们从未公开。


  本报经上海市档案馆牵线,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当年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存档保留的,淞沪会战第一手珍贵资料;并在二档馆的帮助下,将这一系列从未公开过的淞沪会战作战图,独家刊出。


  当年的那场会战,历时三个多月,空前壮烈。
  人们记得,它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战役。
  历史记得,就在这次会战前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开始再度携手,很快“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积极倡导、推动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我们在这些地图上看到一串串足迹。

 

淞沪会战经过要图

淞沪会战经过要图



  第一阶段
  地图上的“吴淞口”,战斗开始的地方

  “吴淞口”几个字,在多张地图中清晰可见。无论是1932年的“一二八”,还是1937年的“八一三”,吴淞口都是主战场。


  可以想见的是,在1937年8月13日战斗打响之前,这一卷卷制作精细的大幅地图就已经被送往高级将领的手中,或展示于指挥中心,或用于研判敌情、制定作战方案计划。


  当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当9日至12日,日军借此事件作出各类进攻威胁;当8月11日,日军第三舰队驶集黄浦江、长江下游以及浏河以下各港之时……开战已箭在弦上。


  根据战斗详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11日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张治中的小女儿曾在回忆文章中提到,11日夜里父亲统率军队从苏州、无锡一带出动,第二天早上就抵达上海。上海居民清早从梦中醒来,看见遍地是中国军队,都问:军队从哪里来,为什么这么神速?


  这是因为张治中积极主张“先发制敌”,事先控制了火车、汽车,所以一夜间便占领了上海预定阵地。12日下午,他向蒋介石提出:于13日拂晓前开始发起攻击。但蒋未允。


  英美为了自己的利益,反对在上海开战,建议中国将上海改为不设防城市、自由港口。这令蒋犹豫,而日军的增援和补给迅速到位。


  8月13日上午9时15分,日本海军陆战队1小队,越过淞沪铁路冲入宝山路向驻守的上海市保安总团进犯,并首先开枪射击。中国军队被迫还击。


  战斗打响。隆隆炮声,震撼人心。军民一心,盼望洗刷耻辱,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去。
  蒋介石在当天正式发出开战命令,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88、87师如两支利剑,直刺敌人心脏。中国空军也首次出动。


  沪战最初十天,中国军队连连发起攻势,逐次攻占敌外围各要点,如八字桥,持志大学、沪江大学、日海军俱乐部等处,战局呈现出于我有利态势。可是,中国军队却未能攻下虹口和杨树浦敌之核心阵地,没有实现摧毁日军陆上根据地的目的。


  在一部纪录片中,参加第一轮进攻的88师士兵蒋堂华回忆:“战争一开始就极为残酷。”他们的部队是在8月15日赶到的,逐渐夺回日军在上海的占领之地。“但有一个大纱厂没拿回来。我们523团攻进去一个营,中断……电网,结果一个营整个死在那个大纱厂里头。”88师旅长黄梅兴在指挥作战时中炮阵亡。15日一天中,仅527团就有7名连长阵亡。


  “我们一天要消耗一个师!”另一位老兵劳声寰说,“我们的空军有250架飞机,对方是3000多架。”“到最后空军、海军是打光,全军覆没。在这个过程中,有空军中队长、有大队长,阵亡人平均年龄23岁半。”

  第二阶段
  从宝山到罗店,血与火交织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被同僚视为书生的郭汝瑰时任第18军第14师参谋长,率8000人在前线抵抗。几天后部队伤亡惨重,军长派人问他是否需要援军。他在回信中写道:“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而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其后便是上文的名句。至今读来令人动容。


  从8月23日起,日军不断增兵,由守势渐转为攻势。至9月11日,日军总兵力已达20万人;中国方面也不断增兵。除继续围攻虹口、杨浦之敌处,作战重心转移至上海北郊吴淞至浏河的长江沿岸一带,对登陆之敌进行阻击战。


  9月5日,日本侵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上海宝山发起猛攻,守卫宝山县城的中国军队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3营中校营长姚子青,率500余名官兵,数次击退日军冲击。他在阵地上大喊:“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


  孤军激战两昼夜,毙伤敌人600余人。9月6日,当日军坦克从东门城墙缺口处破城而入时,姚子青再次高喊:“弟兄们,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率领预备队及全营所剩官兵20余人,同敌短兵相接,全部壮烈牺牲。


  吴淞打得惨烈,罗店更甚。


  地处江苏太仓、上海嘉定和宝山中间的罗店镇,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如罗店失守,敌军就可占领宁沪铁路,完全切断中国军队退路。


  中国军队第18军司令部在1937年9月3日油印的《罗店十日战记》中记载:“罗店一镇,目前为敌我必争之要点。苦战旬日,异常惨烈,敌军伤亡已逾3000人,我军阵亡官兵5000余人……”


  血战连朝接夕。


  罗店争夺战一直打到10月底,几平方公里的战场,已化为一片焦土。双方死伤两万余人。攻打罗店的日军第11师团在完全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半个月里也只向罗店以西以南推进了不到3公里,死伤亦惨重。日本陆军省和上海派遣军对罗店印象极深,称之为“血肉磨坊”。

  另一个战场
  中共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让侵略者始料未及的是,出现了另一个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党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的民众,给他们垒起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人们有一个错觉,即第二次国共合作似乎是在西安事变后形成的;但事实是,合作是在“八一三”抗战最紧张的时期建立起来的。”菊池一隆,日本爱知学员大学文学部教授在其书《中国抗日军事史》中如是评价。


  1937年7月15日,周恩来在庐山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亲手交给了蒋介石。
  8月中旬,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就宣言和红军改编问题与蒋等举行第五次谈判。“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爆发,令蒋不得不将红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就这样,9月23日,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


  “其结果,包括国共两党以及工人、农民、小资产者、民族资本家……在内的广泛的全国规模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了起来,希望中国一直分裂的日本,从此开始跌向以整个中国为对手的战争泥潭。”菊池一隆写道。


  日本侵略者没有想到,它面对的是两支性质完全不同的军队。
  其后两天,9月25日,林彪率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击溃了日军精锐部队坂垣第五师团第21旅团。


  一夜之间,民众沸腾,士气大振。
  卫立煌秘书赵荣声回忆,抗战初期历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卫立煌曾对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坦言:我们的军队和你们的军队不一样。我们的军队必须有领导地行动,一层抓一层,要是没有上级督战,一分开一冲散就集结不起来,所以,只能在正面打仗,打阵地战,不能像你们那样在敌后分散活动。


  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依靠民众与日本侵略者持久作战,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是共产党区别于国民党队伍的核心。


  1937年6月下旬,受中共中央派遣,刘晓抵达上海重建上海地下党,与冯雪峰、王尧山建立中共上海三人团。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指派了张爱萍等四名红军将领前往上海,负责开辟包括上海郊县在内的苏浙地区敌后农村抗日游击战争。


  中共上海党组织提出,“上海党的基本任务是在保卫上海的共同目标上切实与当局及各党派合作,把上海广大市民,特别是基本群众迅速组织与动员起来,争取抗战胜利”,故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发动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上,也是“八一三”淞沪抗战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当时,在群众救亡运动中最有威信的团体是救国会。在上海党组织的推动下,7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宣告成立。这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群众救亡协会。其机关报《救亡日报》成为“八一三”抗战宣传的一面旗帜。


  人心凝聚。
  当年的材料记载:“到9月10日,全市已募得爱国捐款150余万元;迄10月9日发行救国公债1900余万元;各界民众捐献的各类食品、日用品、麻袋、铅丝、望远镜、防毒面罩、各类通讯器材、车辆等军需物资近200种品类;各团体组织的车辆运输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阵地;9月中旬,全市发动为抗敌将士赶制御寒衣物,以妇协等22个妇女团体和职协为主的各界救亡团体发动里弄家庭主妇、女学生、女工、女职员和职工家属约40万人,昼夜不断地缝制出20万件棉背心和印有‘保卫大上海’红字的棉手套,随同各团体精心制作的民众慰劳袋(内有5件食品、药物、日用品)70万只及时送到前线将士们的手中……”

  第三阶段
  “八百壮士”的四行仓库

  与日军激战两个多月后,10月25日,中国军队在宝山、大场的防线被突破。数十万大军被迫全部撤退到苏州河南岸。


  为牵制敌人火力,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一个加强营,留守原师部所在地,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畔的四行仓库。


  在法新社记者何铭生的笔下,谢晋元这位32岁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是一位“彻彻底底的战士”。有见过他的外国记者曾说,他“犹如一把钢刀,即使戴上面具也难掩其军人本色”。


  他所在的524团,先后5次补充兵员,累计伤亡人数超过全团总定员。外国记者在对岸问他有多少人,他回答:800人。实际,队伍只有420余人。


  战斗在10月27日打响。当日午后1时,已经占据几乎占据苏州河北岸的日军,开始向四行仓库发动进攻。


  何铭生在《上海1937》中搜集了外国记者在苏州河南岸目睹的这场战斗:一名记者注意到一小股日本兵缓慢而小心翼翼地接近仓库。实际上,隐蔽在暗处的中国守军一直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旦日军靠得足够近,中国士兵如雨的手榴弹就会砸向他们。烟尘散尽后,他们用步枪解决掉那些依然能动的人。


  即使夜幕降临,仓库内的士兵们也没有时间睡觉。所有人都在忙着修补毁损之处,并进一步加固防御工事。


  28日下午三时,日军对仓库发动了第二波大规模进攻,这次他们拉出了五门火炮,并在毗邻的建筑物楼顶架起了机枪。中国守军遭受到比前一天更大的防守压力,但仅仅经过两小时的激战,他们就成功击退了敌人。枪声刚平息不久,就传来了坏消息。日军设法找到供水系统并将其切断。


  伤员的数量开始增加,仓库简陋的条件几乎不能为他们提供任何救治。通过仅存的电话线路,谢晋元的副手杨瑞符组织他们从附近的垃圾桥转移,并穿过公共租界到上海中国人聚集区的医院进行救治。一批医护人员也准备与伤员一起离开,杨瑞符叮嘱他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让人知道我们的兵力如此之少,否则将助长日军的士气。”


  战斗间隙,谢晋元令全体官兵每人写下遗书。“八百壮士”在仓库里写下共计298封遗书。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在一件白汗衫上写下血书,留给远在四川大巴山的老母亲:“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随后当日军再以坦克掩护步兵进攻四行仓库时,他在自己身上捆满手榴弹,从楼上窗口跃入敌群,与多名日军同归于尽。


  成千上万的上海市民,在苏州河南岸用自己的方式向壮士们致敬。白天,他们若见敌军偷袭,便大声喊叫,用大黑板写字、画图,提醒壮士们防备;晚上,悄悄地送去药品、食品……女童子军杨惠敏顶着炮火,渡过苏州河,将当时的国旗送入孤军。旗在四行仓库上空重新升起时,两岸齐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


  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中国守军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隔河目睹了“八百壮士”战斗壮举的众多外国记者,相继发出报道。《泰晤士报》刊文表示:“‘八百壮士’为中国战士争光荣,为中国主权永保卫,为民族生存而奋斗,是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为和平而战。”


  或许只有结合史料,回首当年,人们才能感知“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悲壮意义——希望用这种悲壮之举,为中国在当时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上,赢得一点西方支持,以制约日本侵略者。但最终,并未起效。


  本报曾在六年前采访“八百壮士”之一王文川,当时90高龄的老人因半身不遂,已在轮椅上度过了30余个春秋,但仍旧能用口琴吹奏出曾经响彻浦江两岸、回荡抗日战场的《歌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
  宁愿死,不投降……”


  是年11月11日,当时的“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


  有人用“一寸山河一寸血”来形容淞沪会战的惨烈:有18名士兵,将手榴弹捆在身上,伏地与隆隆开来的日军兵车共亡;还有一位连长,陈月寸被敌机炸死后,妻子举着他的断腿,呼号着为连长报仇,带领士兵继续杀敌;当时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说:“上海的战场,在100里以外看着,半边天都是红的。”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的何应钦记载,中国军队“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金戈铁马的三个多月,抛下的头颅和洒下的热血,在地图上的箭头、圈与线间,还有往来的电报之间,看得分明。


  命运与共的三个多月,人们纷纷看到了,中华民族真正的全民族觉醒。
  若没有这觉醒,最终的抗战胜利就不会那样到来。

 

 

 

荐稿人:ffy  2015-08-10  执行编辑:xscclf  2015-08-10  责任编辑:zjy 2015-08-10

 

 

八一三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吴健
 
    78年前的今天,上海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侵华日军开着军舰从海上而来,用大炮轰击曾经丰富营养其文明的古国。自唐朝开始,日本从中国学会很多精致的文化,但自明朝以后,一些日本强盗的眼里只有中国的物质,可以抢夺的物质。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上海便是闻名于世的远东第一大都会,但这种建立在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的繁华,与中国人无关,更与普通中国人无关。一句“十里洋场”,便生动地说明了上海繁华的归属,维持这种繁荣的,是中国人被践踏的尊严,而对这种繁荣得陇望蜀的,则是享有既得利益的列强。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
 
    “日本绝不做被抢走上海租界与香港的中国,而要做夺走上海租界与香港的英国。”1862年,日本维新领袖高杉晋作在考察上海后,开始呼吁日本将昔日崇奉的“老大国”变成自己崛起的“猎物”。1905年,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的日本首次在上海实现驻兵,而他们开来的军舰正是参加过甲午海战的“高千穗”号巡洋舰,这显然是一种炫耀,一种羞辱,一种警告——20世纪30年代,日本果然开启了新一轮侵华狂潮。
 
8145
  
 
    “9·18事变”,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让中国丢失东北三省。但国民政府的身段柔软不能代表中华民族脊梁柔软。当78年前的今天,日本人炮轰上海的时候,声言“三个月灭亡支那(请注意,连‘中国’称谓都傲慢地予以抹杀)”的战争狂徒们看到的,是中国人空前的民族觉醒,以及在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的阶级合作、党派合作、军队合作,他们看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民族大团结。他们见到的是宝山全体殉国的姚子青营,见到的是四行仓库血战四天四夜的“八百壮士”,见到的是中国民众毫不妥协的斗争意志。
 
    78年前,中国军队在我们今天这个繁华的都市鏖战三个多月,最终功败垂成。但是日军再也见不到甲午战争时“如死猪卧地”的中国军人。在当年淞沪会战最激烈的时刻,在慷慨赴死的中国人身上,美国学者沃尔特·H·马洛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他在《外交事务》发表了《中国为何难以征服》,通篇4000多字的内容四分之三都在讲述“中国极弱,日本极强”,但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他引用自己早年探访北洋政府将领蔡廷干时的一段对话:
 
    “中国的分裂和动荡局面还会持续多久?”
 
    “不会太久,也许要100年,但对于中国的历史而言,这真的不算很长。”
 
    马洛里得出了结论——愿花百年时间来争取最后胜利的民族,又有什么敌人是他们无法击败的呢!
 
    愿花百年时间来争取最后胜利,这不是一个豪迈的句子,而是一声悲怆的怒吼。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以3500万军民死伤的巨大代价换来的。是的,在长达14年的抗争中,中国人也有过神机妙算的智慧,运筹帷幄的高明,但更多的是“只有我死,国才能活”的悲壮。中国对日战役的死亡比例是7︰1,甚至还要大,这个比例说明什么,说明每一个敌人的送命,每一寸土地的收复,都是更多中国军民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胜利,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今天,当我们纪念这3500万死伤军民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到,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史,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战斗史,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史。他们是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属于战争,但其实他们渴望和平。我们首先要感佩那些志士仁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奋不顾身,而不是臆想他们每个人都有三头六臂。如果我们还耽于后者,那就是对先人的不敬,对鲜血的不敬,也是对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这个时代的不敬:这个小学生都会用平板电脑的时代,我们怎么还会相信神话般的刀枪不入!
 
    中国人爱好神话,最美的神话,是那些民族英雄的精神故事。中国人爱称赞英雄,但重读抗战,重读78年前的淞沪会战,我们应该明白,最战无不胜的英雄,是一个民族的众志成城同仇敌忾。这些,曾经是我们取得抗战胜利的法宝,也必将是我们个人走向成功、国家走向强大的法宝。
 
摘自《文汇报2015年8月13日
 
 
 
荐稿人:xscclf 2015-08-14 执行编辑:xscclf 2015-08-14 责任编辑:zjy 2015-08-14
0
 

上一篇“我们知道为谁战斗,所以不怕死”
下一篇“抗战数字”展现中国不朽功勋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