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06-27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6月27日第2版 |
头颅宁可砍断,信仰决不动摇 |
作者:新华社记者 白国龙 崔清新
阅读次数:5946
|
中央档案馆内,珍藏着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大量的书信、文稿原件,这其中,很多章节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人们不禁好奇,狱中的方志敏是如何运筹帷幄,为文稿“越狱”打通“信道”,使文稿穿透敌人的“铜墙铁壁”呈现在今天的我们面前的呢? 方志敏是早期中国革命的领导人之一,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人。1935年1月,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北上途中,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不幸被俘,被押解在国民党南昌监狱。 国民党为了劝降方志敏,不择手段进行威逼利诱。然而方志敏软硬不吃,他说:“我是政治家,不是阴谋家,要我加入你们一伙绝对办不到。” 一天,狱中一个40多岁、名叫“永一”的人主动接近方志敏,他说他很敬重方先生,想借此机会求教。此人真名叫胡逸民,曾是国民党中央监狱长。经过几次接触,胡逸民觉得方志敏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共产党人;方志敏也觉得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两人便成了朋友。 一次,蒋介石派人转告胡逸民,要他“劝方自首,将功赎罪”。第二天,胡逸民把劝降的事坦率地告诉了方志敏。 方志敏嗤鼻一笑:“老胡,投降那是大笑话。自从我被捕入狱以后,在这里实际观察的结果,更证明以前我们所做的事是十分正确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对于方志敏的“顽固不化”,蒋介石异常气愤,下达了“秘密处死”的命令。 8月初的一个晚上,在黑沉沉、阴森森的监狱里,方志敏告诉胡逸民,也许这是他俩最后一次见面了。方志敏从床底下取出一些稿子,拜托他出狱以后,把这些东西交给鲁迅先生,并把一封写好的介绍信交给了他。胡逸民出狱后,将方志敏的文稿转交给党组织,完成了烈士的遗愿。 1935年8月6日夜,年仅36岁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被秘密处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荐稿人:ffy 2016-06-27 执行编辑:lry 2016-06-27 责任编辑:ffy 2016-06-27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