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9-05-01 【编辑录入:liyueh】 文章出处:2009-5-1解放日报

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的学生会主席相聚文化讲坛,
  阅读次数:84830

---隆重纪念“五四”90周年--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

 

从“火把”到“火炬”


  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     张度


  张泽群:1983年我18岁,第一次来到北京,父亲带我去看颐和园。从颐和园回来的路上,我突然发现了让我胆战心惊的一块校牌———北京大学。除了敬仰之外,当时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惑,1919年的时候,北大的学生怎么能够步行到那么遥远的城里去火烧赵家楼,去进行“五四”运动。后来真正到了北京之后我才知道,那时候的北大在北京的市中心,在北京故宫的东北角、被称作沙滩的地方,在红楼。现在我的家就离红楼很近,从我家的阳台就能看到红楼的外观,现在我依然会神思,遐想着当年北大学生游行的路线。

  而此时此刻,站在这个讲台上,我对北大的学生会主席张度提出一个巨大的问号,为什么90年前是北大?而90年后北大又是为了什么?让我们掌声有请张度主席来给我们打开问号。(全场鼓掌) 

  90年前,熊熊燃烧的火焰驱散了国人心灵的迷雾,激发了民众斗争的意志,也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前程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这届文化讲坛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其实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世界,而是中国,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我想到的是北大学子心中一直牢记的两段历史:一段是90年前爱国青年的壮举。在那个五月,在国将不国的民族危亡时刻,他们满怀着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懑,点燃了手上的火把,投向了国贼所在的赵家楼,熊熊燃烧的火焰驱散了国人心灵的迷雾,激发了民众斗争的意志,也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前程。

  另一段历史我们刚刚经历,那就是在2008年奥运的赛场鸟巢,一代奥运志愿者们点燃了心中的火炬,用如火的青春,用自信的微笑,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宾朋,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和友谊。

  还记得2005年,在我大一入学到北大报到时,我拿着录取通知书,第一次走进了北大的南门。当时学院里前来迎新的师兄指着我脚下的路对我说,你脚下的这条路,这条贯穿燕园南北的主干道,叫五四路。北大的图书馆、建校一百周年纪念讲堂、著名的三角地以及北大学生会所在的26楼,都坐落在五四路的两旁。当我顺手推开北大学生会办公室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墙上写的三句话:“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向潜在目标挺进。”1919年,正是高君宇、许德珩、罗家伦这些有肝胆的北大学生的先驱们,在大无畏的实践中作出了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最好的诠释。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印象,在去年的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的过程中,第一个传递火炬的中国人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罗雪娟,最后一棒的火炬手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院士。在奥运会开幕仪式上,点燃圣火的主火炬手也是北大的校友李宁。可以说,2008奥运圣火与北京大学之间有着无比奇妙的联系。我想,从“火把”到“火炬”,这绝不仅仅是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跳跃变化的过程,而是中国青年为了民族命运、为了自身信仰而不断求索、挣扎、奋斗的过程。

  1981年3月20日,那是一个深夜,中国男排在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选赛的关键决赛中,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奋起直追,连扳三局,最终以3∶2战胜了韩国队,取得了世界杯决赛的参赛资格。彻夜未眠守候在收音机旁的北大学生们欢声雀跃,从11座宿舍楼里涌出了4000多名学生,不约而同地涌向了五四路。同学们集队游行,高唱国歌,欢呼声、口号声在五四路上此起彼伏。北大学子就是沿着这条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道路前赴后继,喊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从“火把”到“火炬”,更是中华民族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变革,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曲折漫长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90年前,当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用“船坚炮利”叩开国门之际,也是中华文明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革”之时。广大青年点燃的是“火把”,选择的是斗争的姿态和不屈的意志。9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主动选择融入世界、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之时,广大青年点起的是“火炬”,选择的是热情的微笑和开放的心态。

  “兼容并包”的启示是,注重传统元素与现代历史的结合,建立一种朝向未来的文化自觉

  从“火把”到“火炬”,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时代的不同、空间的不同,我们青年一代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我们的认知、思考、心态、行动也有不同,也有差异。

  作为处在历史新起点的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用怎样一种朝向未来的眼光来面对世界,又该怎样以世界的视野面向未来?这是在座每个青年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谈世界的未来,就不得不说说历史与未来、传统与新潮的关系。北京大学始终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就是能够把过去和未来、传统与新潮相整合,形成一种融合共生、百家争鸣的文渊学脉。即使是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北京大学仍然有辜鸿铭这样的旧派学者,他们虽然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和认知,但在他们的心中仍然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最优。当留着辫子的辜鸿铭以教授的身份第一次走进北京大学的课堂时,早已剪掉辫子的北大学子们哄堂大笑,而这时候辜先生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整个课堂顿时鸦雀无声。当有人对辜先生“说的是洋文,讲的是儒道,教的是英语,穿的是古服”表示不解甚至不满的时候,辜先生却这样回答道:“我若不知西人学、文,又怎能比较得出孔孟之道的博大精深呢?”或许,辜先生的所思所想,与当时所谓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但现在听起来,的确值得让我们这些追求时尚元素的青年人驻足反思。

  北大的“兼容并包”也并不代表在兼顾的同时没有侧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几乎成了当时中国社会所有先进革命理论的输出地。

  圆明园的遗址之一花神庙,是北大著名的一个校园景观,就在未名湖畔。当时,李大钊先生在那里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当时这一举动非常不被人们所理解,许多人把它戏谑为“马神庙某大学之牛克思研究会”。(全场笑)即便如此,它也在北大生根发芽,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革命思想在北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传播,吸引了众多北大学子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

  可以说,当时的北大青年是以超前的、未来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的种种现象,用世界的先进潮流来缓解传统中国融入现代的丝丝阵痛。“兼容并包”的思想给我们当代青年一个启示:我们应该注重传统元素与现代意识的结合,进而建立一种朝向未来的文化自觉。

  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未来是继承传统的未来,世界是中国视角的世界,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拥有了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

  另一方面,我们来谈未来的世界,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意识以及国际化潮流下的本土情怀。

  前几天,北京大学刚刚组织了西南联大校庆的纪念日活动。70年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一起迁入云南,组成了西南联大,这是北大历史上一段特殊而又光荣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三所顶尖的学府,无数满腔热情的爱国师生,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遥远的西南山区冒着日寇飞机的轰炸,每天在弹坑里上课学习,西南联大的学生挥舞着“为中华文明存一脉”的大旗,实际上喊出了一个民族心理底线的绝响。“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校训,它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进行最艰苦的斗争。一位不知名的西南联大的老师曾经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所有的北大师生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地可失,血可流,文化不可丢。即使国家亡了,只要文化尚存,中华民族就不会灭种。”

  马寅初校长说,“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林毅夫教授也说过:“纵观世界大国崛起,哪个不是借助于文化强势?民族核心价值判断是确立中国模式普适性的前提。”的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两位中国不同时代著名经济学家的话,体现了中国学者身上爱国心与民族精神的延续。我们青年一代有义务把他们的思想气质传承下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未来是继承传统的未来,懂得了世界是中国视角的世界,我们青年一代才可以说自己真正拥有了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

  传统与未来、本土与世界,其实就是哲学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虽然未来终将成为当下与过去,中国也将日益全方位地融入世界,进而影响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模糊“他者”和“自我”的界限,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己的传统精髓,迷失自己的本土情怀;同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开放的心态,固守当下的“自我”。只有在其中找到一个持中的度,就像我的名字那样,张弛有度,(全场笑)才能让我们以宽广的视野、包容的心态、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多元的角度和无畏的气魄,为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融入世界、影响世界而努力,为中华文明绽放出独特、灿烂的光芒而努力。

  谈到这里,“火把”与“火炬”的故事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从“火把”到“火炬”,我们或许还可以得出另外一种思考。无论时代,无论空间,无论青年如何选择,都秉承了一种“火热”的民族核心价值观和民族责任感。他们在用爱国和奉献选择点燃“火把”和“火炬”的同时,都在“自我”和“他者”之间找到了一座符合时代刻度、符合空间维度的界标。

  今天,继承着“五四”的光荣传统,经过奥运的洗礼,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中国青年要继续高举这把青春的“火炬”。它燃烧,不是为了烧掉罪恶;它燃烧,也不仅仅是为了燃烧自己;它燃烧,是为了让当代中国青年能够用融合传统和现代的中华文化之光,给未来的世界带来一缕惊人的绚丽和华彩。谢谢大家!(全场鼓掌)


 祖国永远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  张昭遂


  由于这份耻辱的印记,使得清华的同学异乎寻常地爱国

  大家下午好!清华建校于国难之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清政府被迫赔款,史称“庚子赔款”。后来通过外交的努力和美国政策的变化,美国退还部分赔款,1911年用这笔赔款创办了清华大学,这是清华的前身。由于这份耻辱的印记,使得清华的同学异乎寻常地爱国。从“五四”到“一二·九”再到“一二·一”运动,都反映了清华师生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也涌现了很多引领时代的先进人物。

  大家在从庄严的大礼堂走进秀丽的水木清华的时候,会发现一座雕像,一个人叼着烟斗在沉思,后面有一座大石碑,上面写着:“诗人伟大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位先生还非常有特点,他在抗战时期留了一把胡子,发誓如果抗战不胜利,他就一定不把胡子剃掉。这个人就是闻一多。90年前,一场如惊雷般的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的时候,闻一多先生正好20岁。那天正好是一个星期日,清华当时坐落在郊区,同学们白天进城参加运动,晚上返回学校描绘城里同学们高涨的爱国热情。闻一多听了很受感动,当时他是清华学生会的文书,于是他连夜抄写了岳飞的《满江红》,贴在清华的食堂门口。之后清华的学生迅速成为反帝爱国运动的一支主干力量。

  “五四”运动结束之后,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也不断传承发展。

  这里我要提到一个人,清华的老校长蒋南翔先生。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当时蒋南翔正在清华读书。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奋笔疾书,亲手起草了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痛陈华北危机,喊出旷世名言:“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改革开放以后,清华的青年一直本着爱国、成才、奉献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1979年清华大学化工系77级2班,也就是“七字班”,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清华学生,全班同学对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干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后来这句口号逐渐被广大青年自觉接受,也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建设祖国、实现四化的行动口号。

  综观近几年来的发展,爱国、成才、奉献的旗帜一直指引着清华青年前进。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4位功臣中,有14位是清华的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00名两院院士中有25%是清华的校友。说起“五四”运动精神在这90年的历史长河中的发扬,确实非常振奋人心。

  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我结合发生在清华的故事,谈谈我们当代青年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应该做一些怎样的思考。

  第一,先学为人,再讲为学。我本身是学工科的,我来自电机系。我们系老一辈的系主任章名涛先生对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为学。为人不好为学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学为人首先是当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有的同学说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但学习成绩不能决定一切。据说在清华有个“10名原则”:一个班大概有30个人,往往是第10名左右的同学发展得最好,因为他把很多时间花在了完善自我人格、提升各种能力上,所以一定要先学会做人。做人不仅仅要做一个好人,还要做一个有骨气、有志向的中国人。要努力成为三种人:第一种人,治学大师;第二种人,兴业英才;第三种人,治国栋梁。

  第二,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1964年10月1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有一场《东方红》的演出,当时周总理在接见所有演员的时候,他庄重地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天晚上,清华的学生演员回到清华就开始传播消息。有一位公路系的女生当时准备睡觉了,但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她迅速从床上蹦了下来。我不知道当时她是睡上铺还是下铺的(全场笑),一个非常低调的女孩就这样疯狂地冲出了自己的宿舍,欢呼雀跃。就是这件事在她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平凡的女孩后来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毕业以后她扎根西部40年,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女将军。后来她非常有感触地说:“我们都是清华大学极普通的人,只是我们把自己的人生投入到了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辉煌结合起来,才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再过几天就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而再过几个月,有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就要奔赴四川去工作了,这个女孩叫程莉,她是清华大学2007级硕士生。她曾放弃直升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机会,作为首届全国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远赴西部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永胜县金官镇志愿服务一年多。今年7月毕业后,她将作为四川省选调生,赴汶川工作。

  众所周知,今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有一个事实,就是我们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其实并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往往很多人是在担心抱怨自己找不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其实这种抱怨是没有必要的。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工作没有好坏,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工作就是好工作。那人生价值是什么?这因人而异,不能拘泥一种说法。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将自己的事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人生价值,永远是最珍贵的,而且也是最被人认可的。选择就业的时候不要太在乎一时的得失,请大家相信,祖国永远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我为上海和清华大学能有程莉这么好的女孩感到骄傲和欣慰。

  理想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要有

  第三,甘于奉献,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奉献的精神不是昙花一现的,最重要的是坚持。坚持要有一个期限。清华有一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1964年1月,学校召开大会庆祝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工作50年,当时蒋南翔校长谈到:“把身体锻炼好,以便向马约翰先生看齐,同马先生竞赛,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

  马约翰是清华体育精神的开拓者,也是清华体育的泰斗,他当时誓雪西洋人称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之耻,很早开始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当时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是清华的体育锻炼时间。所有的教学楼和图书馆都关闭,同学们都去体育锻炼。现在虽然没有这种做法了,但清华大学的同学依然很有锻炼身体的意识。我们男生体育考试要跑3000米,连女生都要跑1500米。每年国际马拉松北京站的时候,清华的同学参加的是最多的,每年能达到6000人,基本每个同学都参加过马拉松赛跑,而且这6000人还是经过抽签才抽出来的。(全场笑)我自己就参加过3次马拉松赛跑,有一次是10公里赛,还有两次是马拉松半程赛,21.4公里。

  当然,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不仅指体育精神,还泛指奉献精神。

  第四,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事业扎根中国。在全球化的时代,年轻人确实需要国际化的眼光,但是盲目追求世界的眼光是不行的,年轻人能否禁得住外国高水平物质生活的诱惑,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前几天我跟张度和汇东去了一趟美国,非常震撼。去耶鲁大学的时候印象尤其深刻。耶鲁的同学很热情,拉着横幅夹道欢迎,我们下车的时候,突然冲出一堆人对着我们又唱又跳,原来是一个乐队,很活跃。后来我们到学生宿舍参观,那就像哈利·波特的古堡一样,地下一层是活动室,有篮球场、健身房,还可以看电影,这些都是免费的。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古色书香。当时我们团里有一个人就说,我原来不喜欢学习,到这儿以后我感觉喜欢学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质的生活条件、先进的教育理念会让很多人产生一种向往。由此就知道为什么每年都有不少高校优秀毕业生出国去了,而有的学生原来立志出国深造以后回来报效祖国,但是到了国外之后不能“坚定立场”,等着在那里拿绿卡、拿外国国籍。

    在此,我想对所有的年轻朋友们说,国外确实太有诱惑力了(全场笑),但是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新一代,以后关键时刻还得扛住啊!反正我是扛住了。(全场大笑,鼓掌)所以说,理想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要有。

  人生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成功,一种是为成功而奋斗,如果坚持奋进,就没有失败的概念

  第五,把握现在,勇闯未来,做时代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前几天我去找我们班级的几位同学聊天,我问他们,我们就要毕业了,咱们这4年都干了什么?有的同学告诉我,在学习和娱乐之余我做了学生工作,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有的同学说我去艺术团练了一身本事。有的人想了半天说,学习,吃饭,睡觉,打游戏。(全场笑)

  请大家现在也想想这个问题,咱们在学校都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说说你在学校除了吃饭、睡觉、学习以外还干了什么?(向台下示意,一时无人起立应答)那我就继续演讲。(全场大笑)其实大家生活应该更充实一些。咱们在学校里应该多做一些事情,千万不要走一步看一步。现在很多年轻人是这样,在自己就业的时候没有想好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所以就读了研究生,读了研究生又没有想好要干什么,又读了博士生,然后又读了博士后,这是比较“悲惨”的情况。(全场大笑)当然,我自己以后是想在清华直博的。(全场笑)

  咱们作为年轻人应该经常想一想要在大学里面做些什么,我个人认为应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而且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永远不要相信有什么不可能,也永远不要相信有什么做不到,更不要看到前面有困难就马上退缩。现在国家正在推进自主创业,创业难吗?我刚才在电梯里碰到几个大一大二的同学,可能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我可以告诉大家,创业很难,创业成功率很低,但是这不代表大家注定要失败。

  李开复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是你犯错误代价最低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抓紧现在的时光“多犯错误”,就是不能怕做错事。不能怕做错事,要用智慧做事,当然也不能尽做错事。(全场笑)另外,人为什么会紧张?为什么我讲话之前会紧张?为什么人有时候会没有自信?就是因为怕失败。我经常对自己说一句话,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人生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成功,一种是为成功而奋斗,如果坚持奋进,就没有失败的概念。(全场鼓掌)其实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充满斗志地去奋斗,去体验这个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后,我想以梁启超先生的两句话作为结束语。第一句话引自《少年中国说》:“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第二句话是1914年他来清华做演讲时勉励学生的一句话:“崇得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做中流之砥柱。”相信在座的大学生能够担当民族重任,力挽狂澜,做中流砥柱。两句话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全场鼓掌)


   身靠中华厚土眼望太平大洋


复旦大学学生会主席  李汇东


    大学的文化理念各有不同,但培养能够撑起中国未来的青年这一点,是相同的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复旦大学的李汇东,为了参加这次文化讲坛,我查了一些资料,这一查还真发现了每所学校各有不同———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清华大学是留美预备学堂,交通大学前身是著名实业家盛宣怀先生创办的南洋公学,而复旦,则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全场笑)

  104年前,复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在上海江湾地区买了一块地。当时的江湾,远离城市,非常荒凉,生活也十分不便。但是,江湾紧靠吴淞口,吴淞口是长江入海的地方。万里长江一路奔流,在吴淞口流入东海,流入太平洋。我想马相伯先生把复旦大学选址在那个地方,就是希望我们复旦的学生,可以身靠中华厚土,眼望太平大洋。

  的确,不仅是复旦,诞生在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中国大学,都有同样的理想、同样的期望。马相伯、盛宣怀、蔡元培、梅贻琦,这些先辈们披荆斩棘,他们在具体的办学理念上也许有所不同,各个大学的文化理念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培养青年,培养能够改造旧社会能够救亡图存的青年,培养能够撑起中国未来的青年。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讨论“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这是一个多世纪来中国大学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是一个多世纪来中国青年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这个题目很大,可以从很多角度来阐述和理解。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简意深。所以我也想以此破题,围绕今天讲坛的主题,来谈谈我对当代青年人的责任、青年人的精神、青年人的追求等问题的看法。

  只有领会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命运和走向,青年才能代表希望和未来

  我认为,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如果要具备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博学。所谓博学,从横向来说是求知识于世界,从纵向来说是求知识于历史。记得1912年,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在严复辞职以后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上他有这样一段话:“诸君皆系学生,然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可见,学习是青年学生的本分和天职。

  以前我们说为什么要好好学习,给的理由往往是一个人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再搞副业。但作为现代的青年,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信息发达的时代,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世界上某一个角落发生的一件小的事情,都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学习的应有之义就是博学。

  博学之横,是求知识于世界。这绝不仅仅是指每天啃着红宝书、蓝宝书,凭着漂亮的“寄托”分数远涉重洋,也不局限于只学习我们自己专业的理论和知识。这个博学,应该是对尖端科学的知晓,对世界热点的追踪,对发展大势的把握。复旦校园里,听讲座时占座位是很有意思的一道风景线。遇到大师名家的讲座,在座位上发现一两天前的“占位本”是经常的事。复旦校园内还有很多留学生,经常可以看到在校园的草坪上有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师生在一起学习交流,“文明的交流”取代了“文明的冲突”。

  复旦是国内最早探索本科生教育博学理念的大学之一。100年前的复旦就已经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谢希德校长推行通才教育,发展到后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一直到近年来我们实施通识教育,创办不分专业、统一管理的复旦学院,这些都为我们博取众长提供了更多的通道。人才交流、知识交聚、观念交融、思想交锋,我想,这应该就是大学应具有的世界眼光。

  博学的另一向———纵,是求知识于历史。历史塑造了青年的雏形,赋予我们发展方向,如果青年对国家、对民族、对于自己的本源一无所知的话,那不仅是失职和失察,更无法全面地把握自己的根本,容易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我们应当了解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学校,我们应当了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只有领会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命运和走向,我们才能代表希望和未来。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把人类的文明和精神系统传授给学生,为一生的成长打下基础。作为当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当注重对于历史的赓续。

  越是敢于在理想主义的磨石上磨砺的人,他的生命就越会放出异彩

  我接下去谈的是“笃志”,“笃”是坚持,“志”是理想。

  上个月末,复旦的杨玉良校长在和我们青年学生座谈时,曾援引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先生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的一个例子,非常有趣也引人深思。1960年,有学者对哈佛大学1520名学生做了学习动机的调查,只有一个题目,你到哈佛商学院上学,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理想?结果有1245个人选择“为了赚钱”,有275个人选择“为了理想”。20年之后,人们对这批学生做了跟踪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1520名学生中有101人成了百万富翁,而其中100人当初的选择就是———“为了理想”。

  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是因为它与现实有差距,就是因为它远高于现实。就像杨校长所说的,理想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虽然它遥不可及,但是我们可以心向往之。理想主义是彼岸的一座灯塔,可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也可以告诉我们奋斗的目标。

  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中,挫折和打击是难免的,但它们不是困惑和迷茫的理由。正如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借亨利四世之口所说的:“小的时候,我常喜欢花坛里漂亮的玫瑰花,可是每次我想摘它的时候总会被那该死的刺扎伤手,但是我从不气馁。每次我都会对自己说,再试一试,下次我就会成功。”

  为了自己喜欢的,为了自己追求的,再试一次,下次就会成功。理想主义对于个人的人品和情操而言是最好的磨石,越是敢于在理想主义的磨石上磨砺的人,他的生命就越会放出异彩,这就是坚持理想的意义。

  我们这一代被称为“80后”、“90后”,生长在父辈、祖辈的万般呵护中。现在我们走进了大学,人们对我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我们有理想吗?我们能坚持理想吗?对我们的评价,只能看我们的行动。

  我想起了马骅,复旦大学国政系91级的一位师兄。他放弃了优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独自一人来到梅里雪山下的一个村落,来到藏族同胞之中,教那里的人们识字、看书、保护环境,最后因车祸永远地留在了澜沧江畔。听学校的老师说,上大学的时候,他留着长发,常穿着破烂的牛仔裤,抱着吉他在女生楼下唱情歌,(全场笑)去云南的时候他依然带着他的吉他,依然唱着歌。现在,那把吉他还静静地躺在那间简陋的宿舍中,那些青春的歌声,依然还回荡在雪山之间。

  还有一位叫冯艾的复旦女生,两度远赴宁夏和云南支教,回到学校又到非洲埃塞俄比亚做了一年的志愿者。当时有人问她,上海发展的机会这么多,你已经到西部去过一年了,为什么还要去?她说,我只想做一只灯泡,照亮一间屋。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我们应该这样树立理想,坚持理想。在护卫奥运火炬的时候,在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在奥运会场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70多年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今天,在我们青年人的群体中,有不断钻研创新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科研新星,有毕业之后自愿远赴西部的志愿者,有志愿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有面对罪恶敢于挺身而出的人。这就是我们的行动,我们在用行动坚持我们的理想。

    要以杜鹃啼血、精卫填海的深情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除了博学笃志,当代青年还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空想,关切当下,勇敢地去担负起我们对社会的责任。要具备大局观念、国际视野和宽阔的胸怀。这大致就可以概括为“切问而近思”。

  复旦有一个关于校训的故事,流传很广。说有位同学毕业的时候发感慨,读了4年书,总是把复旦的校训反过来念。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而那位同学老是反着读,叫“思近而问切,志笃而学博”。那位同学说,虽然他现在知道他读得不对,但他认为他一样从中感受到了复旦的文化和精神,并且更因此认识到复旦的自由,那就是不强调认同他人而否定自己,不努力否定他人而标新立异,而只是把握好自己。这个故事很受我们复旦人的欢迎,因为大学里流行的就是逆向的思维,大学里欣赏的就是标新立异,赞赏的就是批判的精神。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内,创新才有可能。

  创新还意味着能够用理智和客观的态度对待多元的文化与观念,尊重差异,站在更高的视野上,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百姓疾苦。

  池田大作先生曾经赞美青年是“蕴藏着无限可能性的未知数,青年富有革命气息,是旺盛生命力的主人”,但同时他也提醒道,“青年需要建设,青年也是未完的工程。”可见,我们当代青年的成长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无论当代青年如何追求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其根基都应该源于青年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深深的爱。

  中华厚土,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智慧的起点、奋斗的动力。

  太平大洋,给我们辽阔的视野、展望的态度、崭新的思维。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这是温家宝总理曾经勉励我们青年的诗句,以杜鹃啼血、精卫填海的深情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身靠中华厚土、眼望太平大洋,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全场鼓掌)


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会主席  王博

    要把未来看得更清楚,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发展机遇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谢谢给我这个机会来压轴。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讲坛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这个题目很适合我们年轻人,因为我们年轻人现在基本上都是两手空空,一贫如洗,穷得只能谈未来。(全场大笑)但正是在我们这个年龄段,“面向未来”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大问题。

  有一个比喻说,未来就像隧道远处的出口,四周一团漆黑,只有远处模模糊糊的一点亮光。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的目光更加透彻地投向未来?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我们的命运同国家的发展大势联系在一起。当然,现在有些人是不愿意把这么高的帽子加在上面的。我们确实处在非常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能够共处在一片天空下,但我很同意崔永元先生在第二届文化讲坛上说的一句话:“这个社会需要主旋律。”因为主旋律不但能够让大家劲往一处使,而且能够看到大势,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里面的很多人不管是农民、企业家,还是公务员,不管起点如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么一个历史机遇,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闪光。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校友,他也是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他的名字叫沈南鹏。

  沈南鹏学长的求学经历非常辉煌,属于超级能读书的类型。他高中是数学竞赛冠军,获得过计算机竞赛大奖,保送入上海交通大学试点班。他1989年从数学系毕业后,又于1992年获得了耶鲁大学商学院MBA学位,从花旗银行投行部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8年之后,他成为了德意志亚洲投资银行最年轻的董事。当然,如果故事停在这里,我们顶多会感叹一句:这个学长好牛啊!而这个故事的下一个转折是,1999年他毅然离开了德意志银行,放弃百万美元的年薪,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他和他的创业团队联手创办的携程旅行网和如家酒店,短短7年之内分别成功上市。而他与张帆一起创立了红杉中国投资基金,成为了红杉资本这个世界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合伙人。所以现在我们不是叫他“好牛的学长”,现在媒体叫他“中国风险投资教父”。

  为什么他在短短20年间内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来母校演讲的时候,除了提到自身所做的各种准备之外,他说得最多就是“我顺应了这个时代”。2000年前后正是中国旅游市场井喷式发展的时候,所以携程旅行网在短短5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从创立到纳斯达克上市的发展历程。同样,如家商务型酒店的出现也是恰逢其时,于是3年之内,沈南鹏和他的团队第二次走到了纳斯达克,把他的企业带入了上市阶段。

  正是中国这片土地本身的活力让他们看到了事业的机遇,看到了价值的闪光点,成就了一段段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传奇。怎样才能把未来看得更清楚?我的想法是,要把自己的发展机遇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牢记历史,能够让我们更有信心地走向未来

  看清楚了外部环境,我们可能对自己又不很自信了。就像我刚刚举的沈南鹏的例子,可能不是很具有代表性,其他几所大学我不是很清楚,至少在我们上海交大比他更能读书的应该是不多的。这个时候我想说的是,牢记历史,能够让我们更有信心地走向未来。因为在历史的更替中,有一些东西毫无疑问是永恒的。

  现在我把大家拉回到1947年5月,回望一下半个多世纪前,“五四”运动发生约四分之一个世纪后交大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在交大很有名,史称“护校运动”。当时国民党迫于内战压力,压缩教育经费,拨给交大的经费仅为学校实际需要的五分之一,削减交大学科,陆续停办航海、轮机、水利等系科,撤销管理学院。交大师生非常气愤,于是就发生了交大历史上声势最为浩大的学生运动。之前在4月,千余名师生签名护校未果,师生代表等进京请愿,遭到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的训斥。这让学生群情激愤,高呼“集体到南京请愿去”。系科代表大会决议宣布全校罢课,请愿。教授会也作出支持学生请愿的决议。这时候唐文治老校长发表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同护校的谈话。于是在5月13日,全校95%的学生约3000人汇集在一起,分乘57辆大卡车,冲破阻挠直驶上海北站。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一边派人在上海北站与学生代表谈判,一边藏起火车车皮、赶走火车司机,更绝的是还破坏了铁轨,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学生的抗议活动。但是我想这样做的长官太不了解交大了,交大的全称是什么,交通大学呀!(全场笑)想在交通上面阻拦交大学生基本上是属于最不明智的做法。(全场大笑)当时交大的学生兵分几路,先是在铁路员工的帮助下找到了车皮,接着由机械系几名学生开动火车驶进月台,广大学生一片欢呼,分批登车而上。火车头上书“交大万岁”,由交大学生自己驾驶着就浩浩荡荡地往南京进发了。途中遇到被破坏的铁轨,他们就自己修好,咱们土木系的同学两次修好了被破坏的铁轨,可见交大的学生当时知识学得很扎实。(全场笑)14日拂晓,朱家骅终于在压力之下签署了5条书面意见答复,同意不更改交大校名,不停办航海轮机等系科,学校经费按需增加,这场运动基本上是取得了胜利。

  在那样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运动并不偶然,不仅是交大,全国的青年人都投入到了追求进步、追求平等的大潮中去,这就是“五四”精神的一种体现。中国的青年学子一直都是最敏感,最善于吸收新文化、新思想的,最愿意追求平等、追求进步的一群人,并且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

  这又让我想到去年发生的大地震,因为我也是一个四川人。在灾难发生的当天或者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跟我的亲人一样夜不能寐,精神高度紧张,但是我却非常欣喜地看到,许多建筑倒下了,许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可中国人民的世界形象无比鲜明地站立了起来。这当中包括相当一部分我们的同龄人,包括在学校的、在灾区的、在国内国外的。我无意在这里举很多例子,但是每当想起那一个个直达人性深处的感人例子,我就热血满腔,自豪满膛。(全场鼓掌)

  两件事,一个是5月13日,一个是5月12日,虽然相隔61年,我们却能够从中发现一些不变的气质、一些永恒的东西。在这些闪闪发光的人物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国的年轻人是有希望的,是向上的,是能够承担责任的。所以当我们审视自身的时候,我们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有一种气质始终延续,有一种激情不曾枯竭。回望历史,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

  看清形势,充实自己,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能够为国家的强盛出一份力

  讲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谈谈我心目中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毕竟每个时代青年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面临的未来也不一样。李白读书时候想的世界和我们想的肯定不一样。

  前两年有一本很畅销的书叫《世界是平的》,里面写的网络化、全球化、多元化、虚拟化进程正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最深切的感受。几乎所有世界五百强的公司现在都在中国设立了公司或者办事处,中国也有很多的企业在国外做着生意,产业链整合的全球化也是现在的趋势,而我们自己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学习、娱乐、购物、交际,甚至吃饭,都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在这样一个时代,霍金、奥巴马、姚明、易中天、周杰伦都受到特定人群的追捧,很难有一种声音完全压过另一种,这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多元化的时代。

    身处在这样的时代,我很难用几个词来做一个概括,然而我还是想展望一下它将来可能的样子。我觉得今后的中国肯定还会继续高速发展,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度。当然,世界在变得越来越融合的同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现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争论也是这一过程的反映。

  但是我很庆幸自己身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身在中国焕发出最有活力的时代。我们在2008年奥运会上用最纯粹的中国文化赢得了世界最由衷的赞叹,我们有自己的李彦宏、沈南鹏,我们有自己的中国梦。我也回答一下刚才张昭遂讲到的出国扛不扛得住的问题。我的回答很实际,中国30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必定是机遇最多的国家,我就在这样一个机遇满眼遍地都是的地方,为什么还要去国外?所以,坚定地留在中国,如果能够看清形势,充实自己,充满信心,那么我们一定能够为国家的强盛出一份力,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感谢文化讲坛给我这么珍贵的机会,感谢各位给予我的鼓励和笑容,谢谢大家!(全场鼓掌)   

 

 荐稿人:郦悦华    日期:2009.5.3       责任编辑:chtz    Ct:154  日期:2009-5-3

0
 

上一篇精英学府与大学精神
下一篇大学生的责任与大学的使命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