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0-01-11 【编辑录入:xtjxtj

大师什么最大
作者:朱晖  阅读次数:13057


梁启超


陈寅恪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云祥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启超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云祥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启超答:“也没有。”曹云祥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怒道:“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宇有价值!”曹云祥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恪。

陈寅恪在国外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之在朝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之教授“。按理说,陈寅恪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宽让三分。

但是,在古人陶渊明的归隐动机上,他们针锋相对,“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

    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一家之言:“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

    陈寅恪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亲身实践,陈寅恪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

应该说,陈寅恪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恪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恪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已,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己本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过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梁启超、陈寅恪、马克思·韦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被后世称作大师。

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上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诚挚而永不妥协的探索。(摘自《中国青年》2009年第17期)

(全文转自《作家文摘》2009年9月1日第8版)

 

荐稿人:159  日期:2010-1-9     责任编辑:wdl   日期:2010-01-11

0
 

上一篇现在如何教书育人
下一篇温总理:大学的独立灵魂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