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1-09-1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1年9月15日第5版 |
大学何以为“大”? |
作者:童世骏
阅读次数:14105
|
——用世界一流大学精神推动中国高校内涵发展 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指标相比,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精神更值得我们重视,更有助于我们实现从数量扩展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内涵式发展 新学期开学,大学新生满怀憧憬走进校园。此时,每年高校招生季节特别热闹的各种大学排名,连同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议论,暂时沉寂了;要到明年春夏才会再度升温。但我想,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含义作一番冷静思考,现在倒正是时候。 精神比指标更值得重视 “世界一流大学”的直接含义,是在全球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从这个角度说,我国就连清华、北大要跻身世界一流都还任重道远,更何况其他学校。对于世界排名目前比较靠后的许多学校来说,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靠拢,意味着要把现在排在前面的许多学校抛到后面,这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如果考虑以下两个理由的话,就未必如此了。 理由之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不在整体上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们很可能连“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也无指望。其实,在若干学科领域,特别是那些与中国自身关系特别大的学科领域,中国大学走在世界前列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外,如果不是较多高校都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获得这种追求之特许的少数学校,很可能恰恰因为这种特许而生出一些毛病,以至于耽误整个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向世界水平靠拢。 理由之二,我们今天思考中国大学的发展,最重要的背景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继今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多次以中国发展的成就和势头来鼓励美国国民之后,哈佛大学的福斯特校长在今年年中该校毕业典礼的致辞中也几次三番提到中国大学发展的计划和措施,可见人家已经看到了中国高教与中国经济同步发展的总体趋势了。任何中国高校,只要顺应这个总体趋势,即使国内排名不变,也会在全球高教领域表现出实质性的成长。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时过于看重一些排名指标,与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重视外延扩张的总体偏向有重要关联。从国内高教领域现有的资源分配方式来看,如果把获某某奖的教师和校友的数量、“高被引”科学家的数量、在某些刊物发表文章的数量,以及基金规模、生均投入等等,作为学校发展的衡量标准,那么,有些学校可能过分容易达标,有些学校则可能过分困难,而这两种情况,都无助于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指标相比,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精神更值得我们重视,更有助于我们实现从数量扩展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内涵式发展。 要从全世界全人类的角度看自己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精神,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表述,但如果我们留意一下世界名校每年毕业典礼上的校长致辞、来宾讲演和学生发言,不难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精神或许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达:服务人类,追求卓越。 大学之为“大”,莫过于它以全人类的幸福和尊严作为最高价值。大学的产品是知识和人才,而两者之中都蕴含着大学的精神。大学以外有许多机构也在生产知识和培养人才,但惟有大学,才不仅仅为申请专利、带来利润、直接解决实际问题而从事研究,不仅仅为某个行业、某类工艺甚至某道工序而训练人的能力。当然,为国家和地区建设发展服务是每所大学的应尽义务,更加有效地研究实际问题、培养实际能力,是每个大学的重要课题;但大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科研机构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所创造的知识是能够为全人类共享的,它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世界公民胸怀的。这么说并不是忽视中国大学的民族特性和国家使命。一方面,要创造出全人类可共享的知识、培养出“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的公民”(邓小平语)的人才,离不开对深厚民族传统的发扬、对丰富国情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与全国所有其他部门或领域相比,大学的任务是:不仅要以直接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祖国,而且要以创造具有世界水平的知识成果、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优秀人才而报效同胞,靠这样的知识和人才去不断赢得其他民族对中国人民的尊重、亲近和支持。 大学之为“大”,还在于它以最优秀的知识和人才作为特有产品。当然,“优秀”或“卓越”是相对的。大学以外的其他机构和部门以卓越为追求目标的比比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部,一所本科学院完全可能是非常优秀的,而一所研究型大学也完全可能是相当平庸的。但与其他机构和部门相比,惟有大学对卓越的追求,是在对具有恒久价值的智慧的创获之中,是在对具有至高地位的品性的陶熔之中,是在对超越国界的全球对手的赶超之中。追求高等教育的“卓越”与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似乎有些矛盾,但一些世界名校的实践表明,恰恰是尽最大努力让贫寒家庭的优秀子女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巩固了这些大学在追求卓越方面的竞争优势。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人民不仅“站立起来”、而且大致“富裕起来”的今天,中国大学的不可推卸的任务,是力争用自己的“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的卓越成就,推动“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孟宪承语),使中国人民进而“自豪起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从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近代历史看,这些成就已经使我们有理由非常自豪。但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不应该只在纵向坐标中看自己(更何况这纵向坐标还只有200年不到的尺度),而且也要在横向坐标中看自己,要从全世界全人类的角度看自己。1956年,毛泽东同志两次在公开场合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与其国土规模和人口规模不相称的,“这使我们感到惭愧”。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表达的“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期盼,在胡锦涛总书记于国庆60周年时发出的“继续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号召中得到呼应。共和国几代领导人的这种殷切之心、高远之志,我们应该以切切实实的努力,使之体现在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诸项工作之中。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推荐人:lry 2011-09-16 执行编辑:lry 2011-09-16 责任编辑:lxl 2011-09-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