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2-1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新浪网》2013年2月11日

大学的学术决策应具有最高的学术权威
作者:熊丙奇  阅读次数:8424

        因涉嫌博士论文造假被剥夺博士学位后,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长沙范2月9日迫于压力宣布辞职。沙范当天与总理默克尔共同面见媒体,宣布辞职决定。沙范再次明确拒绝对她博士论文的剽窃指责,不接受杜塞尔多夫大学取消她博士学位的决定。(新京报2月10日)


      “拒绝”、“不接受”也难以改变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大学的决定,即便她本人是教育部长,得到总理的支持。这起博士论文造假调查显示,学术独立对于大学是何等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杜塞尔多夫大学在宣布“初步认定沙范1980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一定程度的蓄意隐瞒引文出处及剽窃事实”之后,沙范还是有不少支持者,其所在的执政的基民盟秘书长赫尔曼·格罗赫表示,此项针对沙范学生时代论文的调查不应仅限于杜塞尔多夫大学内部,而应引入一个由德国全国科学学术协会组成的专家组,按照更加公开、透明和客观的标准来展开,同时也需要更多持中间立场的鉴定者参与进来。与此同时,德国一些学术机构和研究所也公开质疑杜塞尔多夫大学的调查结果,并且联名谴责该大学的调查不够严谨,不够规范。


      但是,杜塞尔多夫大学并不为所动,也没给自己的部长校友“面子”。该校的学位认证委员会于1月22日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决议,决定将启动主程序,审议是否最终剥夺沙范于1980年获得的哲学博士学位的议题。随后,由该校8名教授、两名学术成员、两名非学术成员及3名学生组成的学位认证委员会,最终以12票赞成、两票反对及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取消沙范的博士学位的决定。这两个委员会的决定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必须得到执行。这是“学术独立”的基本原则。否则,如果大学学术机构的决策,不具权威性,可以被左右,那么,学术独立也就无从谈起。


      对于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决定,沙范通过律师发表声明,称该调查存在“程序上的不合理和引用证明材料的违法性”。按理,她可就此向学校的学术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也可对学校的做法的起诉,但从学术独立的角度审视,这很难“翻盘”。首先,此前学位认定委员会的调查,在校内是很严谨的,完全按照学术决策的程序进行;其次,正如媒体分析所说,沙范虽然有权对杜塞尔多夫大学提出起诉,但德国大学的科研是独立的,法庭很难裁定一个专业科研机构的决定是否违法。提出起诉可能为沙范赢得一些时间,但诉讼的过程旷日持久,这对处于德国大选年的执政党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个负担。

      学术独立,是大学自治的重要方面,这要求,对于学者的学术评价(包括学术不端的调查、处理),只能基于学术原则,学术评价不能被媒体评价、司法评价所替代。我国近年来也屡屡曝出学术不端丑闻,但是,对于学术不端的调查、处理,却往往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原因在于,没有办学自主权的大学,学术并不独立,所以,学术调查、评价会受各种现实利益因素的干扰,不要说很难向像沙范这样的政府高官启动调查,就是对有一点身份的学者,调查都迟迟不能启动,即便启动调查,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规范委员会)也不独立,得到的调查结果缺乏公信力。如此一来,对学术不端的“揭露”,就只有走非学术路径,实行媒体评价和司法评价了——所谓媒体评价,就是当事各方在媒体打嘴仗,指望以舆论左右事件走向;所谓司法评价,就是将学术不端争议诉之法庭,希望法庭判决。更离奇的是,纵被查造假抄袭属实,处理结果也轻描淡写,前些年,我国有几所大学的副校长、校长涉嫌抄袭被查属实,但涉事的副校长、校长,居然全身而退仍担任相应行政职务,只有个别被调离岗位,学术尊严荡然无存。

      学术不端是大学的毒瘤,必须铲除,大学和学术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沙范获得博士论文已经33年,但她最终还是为自己当年的错误付出代价,在我们这里,会不会又会惹出“能力重要,还是诚信重要”的大讨论,抑或是“当年的学术规范不严格,既往不咎”的各执一词呢?这样的“大讨论”只会发生在学术不独立、学术异化为工具的环境中,越是“讨论”,大学、学术越是一地鸡毛。

 

最新关联:《文汇报》2013年2月11日第3版



默克尔因相同原因折损第二员政坛干将

德涉剽窃部长辞职累及总理

  卷入博士论文剽窃丑闻数月,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长安妮特·沙范9日最终决定辞职。


  一些政治分析师认定,这一事件对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构成沉重打击,默克尔当前正艰难寻求赢得第三届总理任期。


  “我想今天是离开部长一职的合适时间,我会集中精力履行议员职责,”沙范面对媒体动容地说。


  这名女部长的母校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5日决定,取消她的博士学位,缘由是她32年前的博士论文涉嫌剽窃。这所大学的一个委员会表决,认定沙范“有系统和故意”抄袭部分论文,决定收回当年授予她的博士学位。


  沙范现年57岁,涉嫌剽窃论文追溯至1980,题为《人和良知:关于现今良知教育的条件、需要和要求研究》,去年5月遭指认剽窃。


  沙范要求校方调查,杜塞尔多夫大学调查认定,论文有数十页未注明引文出处,存在蓄意剽窃、隐瞒事实和欺骗企图。沙范否认剽窃,说指认“毫无依据”。“我不会接受这一决定,将采取法律行动,”沙范告诉媒体记者。


  她坚称要抗争到底,为“顾全大局”决定辞职,“一名(教育)部长状告一所大学,对我的办公室、部委、政府和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构成压力,我想避免那种情况出现。”


  法新社解读,沙范是总理默克尔的亲密政治盟友,她的去职构成对默克尔的“政治重击”。反对党先前要求沙范辞职,默克尔出面声援,说对她有信心。


  默克尔9日说,她已经接受沙范辞呈,“心情沉重”,先前向德国总统推荐下萨克森州的部长级官员约翰娜·万卡补缺。


  沙范成为前国防部长卡尔—特奥多尔·楚·古滕贝格之后,默克尔因同样原因折损的第二员政坛干将。古滕贝格一度被视为默克尔接班人,所涉剽窃程度更甚。一些媒体送他绰号“剪贴男爵”和“谷歌贝格”。


  一些分析师认定,沙范涉嫌剽窃程度较轻,但作为教育部长,在学术头衔等同人格保证的德国,这种行为不可容忍。


  另外,对沙范落马,一些人怀有幸灾乐祸成分:这名部长先前似乎对阁僚古滕贝格“落井下石”。


  “作为31年前博士学位的获得者、指导数名博士生的导师,我本人不仅在小圈子内(为他)感到羞耻。”沙范当时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说。


  田野(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推荐人:lry      2013-02-11       执行编辑:lry      2013-02-11        责任编辑:xwf  2013-02-12

0
 

上一篇梅贻琦的方和园
下一篇思辨缺席,高校如何亡羊补牢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