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04-09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新华网》2013年4月9日来源: 光明日报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该坚守怎样的理想 |
作者: 朱崇实 马跃华 李静
阅读次数:8536
|
朱崇实 大学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公益性,它的存在就应该为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一定要有一批高校要有更高的境界和目标,这些大学既根植于市场又要有高于市场的远见卓识,发展定位要符合市场需求,又不完全跟着市场走。在中国2000多所大学里,我认为至少要有1%的学校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如果做到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的人才培养理解为:培养能够引领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精英。一流大学一定要坚守这样的理想。
“精英”这个词好像很敏感,因为很多人把它跟“平民”对立起来。我理解的社会精英应该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有高尚的理想,愿意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同时又有过硬的为祖国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与才干,并能够脚踏实地,无私地、包容地团结自己周边的每一个人,带领他们共同奋斗去实现理想。
社会精英,他一定是“领袖”,但是他不一定是领导。“领袖”和领导是不一样的概念,作为“领袖”,他的岗位可以非常平凡,但是他有自己的理想,能够带领周边的人去共同实现理想。我常说的一个例子是:上海一个港口装卸工人包起帆,他在平凡岗位上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几十年来一直在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完成80多项技术革新与创造,成为中国“抓斗大王”。他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而且是带领大家共同为理想而奋斗,这样的人就是“领袖”型的人物,就是社会精英。
如何培养这样的社会精英?很多厦大老校友至今对萨本栋校长的一条管理规定记忆深刻。当年,萨本栋校长定了一条规矩,每年新学期的报到,一到截止时间,报到处就关门了,如果晚到一分钟,你就得下个学期再来报到,你就得回家去。就是这么严格!萨校长说:“今天我不这么严格要求你,以后就害了你,我今天这么严格要求你,以后就是帮了你。”很多老校友说,经过厦大多年的锻炼、培养和熏陶,养成了很多非常好的习惯。
时至今日,厦大依然传承了这种严格。我认为,只有宽严相济的大爱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因此,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也用“守则”来教育他们,让他们懂得遵守社会准则,告诉他(她)们,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连碰都不能碰的。
我常在学校一些大会上交流到国外名校的见闻感受。我说,我很羡慕这些学校为学生营造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比如说,一个同学半夜十二点他睡不着,突然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我要做一个小实验或我想试一试把可乐倒在硫酸里面会有什么反应?他就能马上从床上翻身而起,把鞋子一穿,迅速跑到实验室里做这个实验。反观中国高校,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很多高校的实验室都是“铁将军”把门锁着的。
我希望,厦大哪一天也能做到同学们想进实验室的时候就进得去;或半夜有个奇思妙想,想去捣鼓一下的时候,他(她)就有地方去捣鼓,到那个时候,厦大就有点创新型大学的样子了。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厦大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本报记者马跃华、通讯员李静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
(个人小传:朱崇实,1954年12月生,福建建瓯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2月厦门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5月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2004年7月经国务院任命为厦门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朱崇实教授长期从事金融法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外商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经济法》《金融法教程》等多部著作。)
荐稿人:wdl 2013-04-09 执行编辑 : lry 2013-04-09 责任编辑:lxl 2013-04-1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