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毕业季,毕业典礼是大学生的“最后一课”。当大学生们怀揣学位证书走出菁菁校园,无论是校长还是师长,都少不了送上殷殷期盼和谆谆嘱托。今年,诸多名校校长都在毕业典礼讲话中提及“坚守”。大学代表社会之良心、文明之灯塔;而浸润于高等教育环境中的毕业生,也必然要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在走向社会后继续“坚守”并践行大学之精神。
坚守理想,意味着始终和社会上的急功近利以及言不由衷的空谈、假话保持距离,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守住荣誉,意味着尊重人性、尊重规律、尊重生态;
保持“守正”的品格,要求每个人在逐梦的过程中心如明镜、大道直行;
捍卫“公”德,则要求人人有明确的底线意识,为学的守“学德”,经商的守“商德”,从政的守“政德”……
大学教人以知识、智慧和勇气,一批批年轻人走出校园,能否守住理想、安守内心?他们的表现,即是对大学办学成败的真实检验。 ——编者
记得2009年1月我回到复旦大学任校长,在座的各位学生是我迎来的第一批学生,所以我和大家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你们的开学典礼上,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习是你们来到复旦后最为首要的责任。今天我回味这句话,感觉它不仅仅是对在座的各位讲,同时也是对我自己讲的。因此我产生了一个灵感,今天我的讲话可能是为了我自己来讲的,然后和各位一起共享。
回顾这四年,我们不要再去想那些具体的小事情,比如说装空调,或免除医学院校车的车费。我更想讲的是,在这四年里我们得到怎样的一种认识,而这些认识或许对你们的现在、未来会产生一定影响。
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只能有一个卑微的人生
我首先想谈理想和现实。
我一来到复旦大学任校长,在你们还没有进校时,我就说过,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有着非常浪漫的想象力,且我认真描绘了我心目中想像的复旦未来的样子。同时,我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学子都有理想主义的情怀。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仰望星空的人应该是我们大学的教师,更是大学生们。如果我们的大学和学生们都不仰望星空的话,那么这个民族希望不会很大。这四年当中发生了很多风风雨雨,无论是学校还是国家、以及让人觉得可爱但有时候又让人失望的这个世界。
有时候我感觉到遗憾,好多人把“理想”解读成了虚无,而把“仰望星空”看成是一种无能,反之,投机取巧则被认为是一种智慧。
我本人受到了这方面的压力,相信在座各位,你们现在、今后同样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有人往往为了维护某种所谓的立场,可以对你,或甚至于不太认识的、结交没多久的人产生不良的想像——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理想主义是高尚的,但它不见得会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我们学校里每一个人的象征。
我曾引用过一位哲学家的话: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定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认为,理想主义者并不表明他只是一个空谈主义者。我当时反过来说,一个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只能有一个非常卑微的人生,而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可能被现实所激化的,哪怕现实再严酷。
那些只会讲一些没有理想的所谓大道理者,这些人的讲话和言谈才是真正的哄抬,那些只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话的人,才是真正的最恶劣的哄抬者。那些披上了漂亮的外衣,把本来十分严肃的主题当成一种套话来讲,这才是令人厌恶的空谈。那些既没有建设性的行动,又没有讲真话的勇气,才是危害性最大的空谈者,必定误校误国。
我和大家一起走过的这四年时间很短,但是这个国家、这个学校,我们每一个人的变化却非常巨大。借这个机会,我要用我的体会和心情再一次强调,希望大家成为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坚持理想。仰望星空没什么可羞耻的,当然我们还要脚踏实地,在理想和现实当中展开思考、努力探索、奋勇前行。希望你们在复旦的四年里已学到了坚持理想和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智慧和勇气。
不管你是谁,都要管住心中的那头“老虎”
第二,我想谈谈我们的内心和外在情绪。在复旦的四年,你们目睹了整个学校一些不十分完美的地方。但这个世界就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该为出现某些问题而感到沮丧。这种问题应该激发起我们的责任,更重要是激发起我们内心的一份爱。希望大家内心充满着爱,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和室友、爱老师和同事,以至于去爱每一个人、爱每一个生命。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书《路西法效应》中讲了一个故事。他做了一个实验,招来社会上各种很好的年轻人,然后在斯坦福大学的一间地下室里演示了一个监狱,其中一拨人扮演囚犯,一拨人扮演狱警。没过几天,局面失控,这个实验无法继续下去。这位学者总结道,社会心理学有大量资料可以佐证,在特定的情景脉络下,我要强调“特定”两个字,情景的力量远远超过个体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身边任何一个个体,尤其是一个年轻的个体出现了某种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谴责。必须要知道,我们就是这些出了问题的个体的“情景”。我们这样的情景给他们施加了怎样的影响,才决定了他们的走向。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记》不少同学都看过。李安在诠释这部电影时说了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也很容易成为罪人;可以是利他的,但也可以是极端自私自利;可以非常善良,但也可以非常残忍;可以自己单独做某件事情,也可以去支配另外一个人。有人因此总结道:一个人生来有很多可能性,只是一直支配其生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才启发、展开出每一个人不同的特质。
在这四年中我有一个体会:有时候谴责一个人时,内心里似乎感觉到一点怪异。因为你觉得自己堂堂正正,而对方可能犯了一个错误,犯错就应该被谴责。但在谴责别人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把你心中的老虎牢牢地关起来。因为一旦这个老虎放出来,那么你也就从天使变成了魔鬼。
意大利著名作家普里莫·莱维写的书《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大家也可以关注。这位化学博士参加了反法西斯游击队,不幸被捕并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后他成为幸存者,写过好几本书。这本书就描述了集中营囚犯之间的关系和生活,他给出的例子非常惊人,两个事实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
第一,他告诉我们,二战胜利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牢门被打开时,里面所有的囚犯并不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欢呼鼓舞,他们长时间没话可讲。
第二,囚犯之间也有小头头,是纳粹给他的一个身份,而这个囚犯稍微有一点小特权时,他也非常明白,可能几天以后,自己会被送进敢死队。但在他还没被送去之前,他对其他的囚犯进行了迫害。
我想说,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多么有名、有多么光鲜的外表,或者一个人无论有多卑微、生活不下去、多么年老——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而关键的是怎么样看守住心中的这只老虎。如果我们细细想一想,这个现象总在出现。对某一个个体,只要赋予他一个头衔或者附加一点权力,再给他一套制服,如果这个人不能管住心中的老虎,那他很容易就从天使变成了魔鬼。在我讲的书和电影里,你们都可以读出这样的感受。因此,我希望自己和大家在一起,关好我们心中的老虎,让我们心中充满爱,让复旦赋予你的独立思考和人格来阻止外部的“情景”力量打开我们关闭心中老虎的牢门。并且我们要努力地以身作则,去创造新情景,改善旧情景。
没有问题意识,知识才华都将是生命的碎片
第三个方面,我想谈谈求知的欲望和思考的问题。
复旦的老师和学生一直认真地研究问题,学校还有相当好的氛围。最近据说国内一个友校的学子来到这里,感觉非常激动。他为什么感觉到激动呢?他说,来了以后体会到一所大学真正具有的东西。如果这不是简单恭维的话,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各位毕业以后会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但是我要跟大家要分享的是,你们应该继续研究问题。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无数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胡适先生早在1932年就对大学生说过一句话,你们在学习当中,往往觉得所学的看起来全无用处,似乎可以完全用不着再继续来学习,即使你们不学习,同样可以胡乱混口饭吃或者混官来做。这样,你们就让自己的求知欲渐渐地淡了下去。我相信这个情况现在仍然存在,但胡适先生同时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说,你们应该时时寻找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样就很容易保存你们在大学里培养起来的求知欲,他同时还说,不管你学过多少,如果你脑子里面没有了问题,那就是你的自立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希望培养你们的独立性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建设性思维的精神,如果你们离开学校以后就没有问题,或者没有能力去找到问题来思考,我们会非常遗憾,如果这样,我们的通识教育就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
四年前迎接你们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说,一个知识分子如果对当代生活没有激情、没有愿望、没有痛苦、没有难言的隐衷,那么他的知识、学问和才华都会成为一些零星而没有生命力的碎片。相信经过这四年的学习,你们是学有成效的,你们的心智更加成熟,视野更加开阔,梦想更加高远,所以我可以毫无疑问地认为,你们今后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概括我今天的讲话,希望大家坚持理想,做一位热切的理想主义者,永远将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世界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用我们具有大爱的内心来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附:同版相关文章(三篇)
守住荣誉,做个“平民贵族”
□钱旭红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口碑。你们毕业后,遇到的世界远比学校复杂。你们要看清并远离趋炎附势、投机钻营和巧取豪夺,建立起平民贵族的精神,独立自由、永担责任。物质享受是无止境的,过度的物质欲望会成为烦恼的来源和无尽的惆怅,只有奉献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享受。
大家肯定会奇怪,我为什么会提出“平民贵族”。强调“贵族”是一种精神,“平民”则是你的意识和你对社会的态度。这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宋美龄到美国去进行一个月的演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非常尊敬宋美龄,觉得她受过良好的教育,说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就请自己的夫人和宋美龄同住。最后,美国给予中国大量援助进行抗日战争。后来有记者问罗斯福夫人和宋美龄在一起的生活和交往当中有什么感受,罗斯福夫人回答说:“宋美龄是一个贵族,我是一个平民。”
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是想告诉大家,什么叫平民?平民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心态和做事的风格,而做“贵族”,不是做物质的贵族,应该做精神的贵族,把对社会的服务,把对人类公平公正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荣誉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非随岁月流逝会生锈的虚荣。崇尚荣誉,尊重规律,最基本的就是尊重人性、尊重生态、尊重科学,不能挑战人性、不能戏弄生态、不能藐视科学,因为这是一切的底线。因为人性的存在,我们才成为人;因为生态意识的觉醒,我们才明白没有人能够成为神;因为科学的进步,我们才能最终摆脱愚昧。(本文摘自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有一种品格叫“守正” 有一种品格叫“守正”
□李晓红
最近发生了一则“凡人善举”:2013年6月4日21时16分,武汉公交车上演中国版《生死时速》。一名男子突发疾病昏倒,呼吸、心跳骤停。在这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5名武大医学生挺身而出。他们顾不上平日那些讲究,跪在地上为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把手伸进病人嘴里,抠出阻碍呼吸的分泌物。据急救专家讲,国际上这类病人生还率只有5%,若稍微耽搁救治时机,再好的医术也无力回天。
有人说,“遇到这种事,救活了是功劳一件,救不活岂不是自找麻烦?”或许是出于尊重生命的本能,或许根本来不及多想,那一刻,他们只想着救人,5个人一个也没有迟疑!正是他们的“凡人善举”,避免了“小悦悦悲剧”的重演。这难道不是人性善念的光辉闪耀?这难道不是积极奉献的感性表达?这难道不是勇于担当的精神彰显?江山等5名武大医学生用他们质朴的行动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有一种品格叫守正,它让人心如明镜、大道直行!
同学们,对于当前这个社会,你们或许有些忐忑与困惑,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让你们忧心忡忡,同室操戈的“复旦投毒案”让你们痛心不已,形形色色的“潜规则”让你们愤懑不平。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我希望你们学会舍弃与坚守:舍弃投机与功利,坚守诚信与正直;舍弃冷漠与私欲,坚守善良与大爱;舍弃狭隘与偏执,坚守尊重与包容;舍弃虚荣与奢华,坚守质朴与纯真。你们的舍弃,或许会失去一些眼前的利益,但一定能收获内心的圆满,而这恰恰就是人生画卷更显功底、最能出彩的地方。(本文摘自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守住底线,恪守“公”德
□龚克
你们手中的学位证书意味着什么?“更高”的学位,意味着“更高”的标准。世人将用“更高”的标准要求你,衡量你。对硕士来说,它应该意味着“更高”的公能自觉。
“允公允能”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则殊为不易,永远做到更是难能可贵。
上个月,中国农业银行的执行副行长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并追究刑事责任。他曾经是一位金融界颇被看好的年轻的领军人物。17年前,他在我们学校获得了硕士学位。毫无疑问,他的问题不在专业能力的不足,而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价值的追求是人生的导向,南开人的人生导向就是一个“公”字。张伯苓先生说“‘公’字最最要紧,‘公’字是最高的道德”。可是这位校友却偏离了为“公”的人生轨道,以权谋私,虽得意于一时、享乐于一时,最终却毁灭了自己。
这位校友的惨痛教训,应使我们每个南开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生就如登山,当我们憧憬那高处的无限风光时,不要忘记身旁还有万丈深渊。学位证不是保险带,要使自己的人生不脱轨翻车,最最要紧的是坚持这个“公”字,坚守“公”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价值观,就是以公众利益为重的价值观。为此,我们还要坚守以国家和公众利益为导向的职业操守,包括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为学的要守“学德”,经商的要守“商德”,从政的要守“政德”。这是关乎我们身家性命的“底线”,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本文摘自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201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推荐人:lry 2013-07-05 执行编辑:lry 2013-07-05 责任编辑:lxl 2013-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