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12-20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 》2013年12月20日第20版 |
从老科学家签名说起(科技杂谈) |
作者:苗文新
阅读次数:7171
|
现在仪器设备先进了、网络通信发达了,但“严、慎、细、实”的科研态度和作风不能丢
北京某研究院的宿舍楼漏雨,一位老科学家拟了一份申请维修报告,传给所有顶层的住户签名。报告传递到笔者手中时,不禁被后面的签名所吸引:所有的签名都是一笔一画、整齐划一,像列队的士兵一样!仔细一看,原来是报告起草人用铅笔和尺子事先画好了签名的方格,并在每个方格的中心点了个小点……再看看已经签名的人,不少都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的功勋科学家。
看着这整齐的方格、认真的签名,让人肃然起敬,不由想起“细节决定成败”这句名言。这些老科学家在签名上的“谨小慎微”,其实是他们“严、慎、细、实”的科研作风在生活上的延伸。正是凭借这种“严、慎、细、实”的科研作风,他们才能在上世纪物资极度匮乏、条件极为艰苦的年代里,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正是因为保持、弘扬了这种“严、慎、细、实”的科研作风,我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在新世纪高歌猛进,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中捷报频传,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科技事业从来都是一项严谨求实的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反观现在的某些科技人员和青年学生,似乎离“严、慎、细、实”渐行渐远:实地调查不愿深入,做实验马马虎虎,写论文喜欢“粘粘贴贴”,引用资料“忘记”注明出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机毁人亡的惨剧,就是惨痛的教训。
诚然,现在的科研条件已鸟枪换炮,实验手段也不断更新,但万变不离其宗,科学研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工作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取得突破,光靠先进的仪器设备还远远不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尊重科学规律,继承科学精神,不妨学学老科学家的签名。
荐稿人:xscclf 2013-12-20 执行编辑:lry 2013-12-20 责任编辑:lxl 2013-12-2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