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3-07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4年3月7日第16版

大学是什么
作者:#秦绍德  阅读次数:7348

140307秦绍德1

 

秦绍德及其著作

 

  1 大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复杂问题,也是一个永远可以探究的有趣问题。

  几年前,也就是2006年6月的一个下午,许智宏院士、陈希教授和我,到解放日报参加“文化讲坛”,主题就是 “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许智宏和陈希都是我尊敬的同行,也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一见面,他们都戏称是被我“拽”来的。事实确实如此,因为我曾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这两位嘉宾也是文化讲坛负责人“拽”着我去请的。他们认为,北大、清华、复旦都是国内知名大学,谈论大学文化更有代表性;而我们三个,当时正担任这三所学校的领导。由于谈的话题很有意思,而且包容性大,还没上讲坛,在准备会上,在饭桌上,议论就展开了。

  在讲坛上,我们都作了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文化的角度:大学是什么》。我从四个方面作了发散性的阐述,分别是——大学是天空,是海洋;大学是深深的水,静静地流;大学是传统的,也是创新的;大学是世界的,更是民族的。这实际上是从大学的包容性、学术性、历史性、开放性等几个角度来探寻大学的特征和品格,许多内容吸纳了前辈们精彩的思想,并非是我的创新。演讲反响很好。意想不到的是,其中“大学是深深的水,静静地流”的阐述,激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大学不盲从任何外在的力量——金钱或是权力,只服膺真理。因为唯有真理,才能永恒;唯有真理,才能传人。

  2 大学不盲从任何外在的力量——金钱或是权力,只服膺真理。因为唯有真理,才能永恒;唯有真理,才能传人。

 

  “大学是深 深的水,静静地流”,首先是对大学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精神的形象描绘。大学是创造知识、探索规律的地方。知识在这里得到总结、传承;规律在这里得到发现、把握,上升为科学。大学崇尚的,就是对知识的无止境的追求,对规律的不懈的探寻。大学不喜好张扬,因为知识需要积累,而真理的发现更要经过无数次探寻的失败以及实践的检验。科学研究不在乎社会是否关注你。匆匆宣布 “创新发现”的,往往是没有结果的研究。大学不盲从任何外在的力量——金钱或是权力,只服膺真理。因为唯有真理,才能永恒;唯有真理,才能传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学生对老师尚且如此,何论其他。大学不轻言放弃,无论是困难,还是压力,都改变不了对真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在上述意义上,用“深深的水、静静地流”比喻大学,是再确切不过的。这深深的水,是知识的海洋,是容得下科学探索遨游的大洋,是容得下各种学术流派、各种文化交流交锋的大洋。大洋并不总是掀起滔天大浪,更常见的是底下潜流涌动,表面上风平浪静。静静流,是充满生命力的活流,是冲刷山河、侵蚀岁月的最能持久的涓流。

  “大学是深深的水,静静地流”,更广阔意义上拓展为对大学应有特征和品格的表述。以往,社会对大学都有一些敬语——科学殿堂、人文渊薮……这既是对大学的敬重,也是对大学的期许。大学确实应该是一个体现有深厚底蕴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这里接受科学的训练和人文的熏陶。大学也确实应该是一个远离喧闹的地方,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在这里悄然进行;改造社会的方案蓝图,在这里潜心设计。大学如若保持深水静流的状态,坚守自己的品格,一定能为社会作出长远而且巨大的贡献。

  如果大学要完成这么多社会职责,那么大学肯定是 “静”不下来的。大学的根本任务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育人。

 

  3 如果大学要完成这么多社会职责,那么大学肯定是“静”不下来的。大学的根本任务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育人。

 

  然而,遗憾的是,我现在觉得,总有一股浮躁之气笼罩在大学的上空。有人说笑话:“当今大学,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形成浮躁之气,是各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大学自身的原因。

 

  人们往往把过多的职能赋予大学。过去常说,大学是两个中心,即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后来又说大学有服务社会的功能;要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于是全国大学一窝蜂地办起了许多公司。再后来又说大学要担负起文化辐射的功能。最近,又听说大学要办一些政府的“智库”。大学是担负不起这么多社会职能的。如果大学要完成这么多社会职责,那么大学肯定是“静”不下来的。大学的根本任务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育人,同时,为了用最新的科学成果教育学生,要开展科学研究。

 

  社会上一部分人简单地把大学看成是职业养成所。上大学是为了谋求可靠的职业,上名牌大学是为未来就业增加资本。对每个学生及其背后的家庭而言,你不能说这样的人生设计有什么错。但是,大学一旦和就业功利地挂钩,社会对大学的要求、期望就扭曲了。大学排行榜到处风行,其实它不是为促进大学办学质量服务的,而是为考生及其家长提供选择参考的一种商业行为罢了。要求大学的专业设置紧密和职场挂钩,也是这种社会要求的反映。

  在大学内,急躁症也会 相 互 传染——从争着兴办新学科新专业到没完没了的教学科研评估,从人才培养到学术职称评定,无不表现出这种症状。

 

  4 在大学内,急躁症 也 会 相 互 传染——从争着兴办新学科新专业到没完没了的教学科研评估,从人才培养到学术职称评定,无不表现出这种症状。

 

  就大学自身而言,也有谋求快速发展的“急躁症”。迫于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压力,迫于激烈竞争的形势,许多大学始终不能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常态。大学被各种评价体系搞得心神不宁。在大学内,急躁症 也 会 相 互 传染——从争着兴办新学科新专业到没完没了的教学科研评估,从人才培养到学术职称评定,无不表现出这种症状。其实,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都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门成熟的经典课程,不经过一二十年的锤炼,成不了经典。一项原创性科研成果,更需要“十年磨一剑”。舍弃了执着的追求、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奋斗,提高大学质量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针对急躁浮华的风气,大学要倡导踏实求进、持之以恒。养成“深深的水,静静地流”的品格岂不是很好?这就是我将本书定名为《大学之水》的主要原因。期待所有的大学,在自己的办学道路上如涓涓溪水,百折不回,永远向前;如千支万流,汇入大海,任凭鸟飞,任凭鱼跃!

 

  本书其实不是一本论大学文化的书,只是把作者十余年在大学领导岗位上的实践和思考奉献给大家。或许,读者会从中体会到:哦,这就是大学。

  任何比喻总是有缺陷的,“大学之水”也一样。而个人的实践和体会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远不能描出大学的整体面貌。本书若能给正在大学工作的同行提供一点教训与借鉴,足矣。

 

(《大学之水》,秦绍德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荐稿人:lry 2014-03-07  执行编辑:lry 2014-03-07  责任编辑:wdl  2014-03-07  校版配图:109 2014-3-7

0
 

上一篇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
下一篇质疑的精神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