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4-17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化报》2015年4月17日第5版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为学生改论文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征南  阅读次数:8047

成都高校师生爱心接力为患病老教授献血

 

  ■本报记者 赵征南

 

  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有一位名叫严高师的老教授,在40年的教学生涯里,他是将一切献给学生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前方;在他病重期间,有26名师生志愿者心怀感恩,排队献血为他重燃生命的希望。去世前半个月,退休返聘的他还在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审阅论文。不幸的是,4月12日,67岁的严高师还是永远离开了他的学生们。

  “我至今献了两次血:第一次献血为了我的亲人,第二次献血也是首次献血小板为了严老师,因为我同样把他当作亲人。”光电学院研二学生谭雄雄说,“严老师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以及从容淡定的处事风范,值得传承和发扬。”
  
严谨从容受学生尊重

 

  大三时,2009级的谭雄雄第一次走进了严高师的课堂,那一门《物理光学》,至今让他难忘。“在那之前和严老师没怎么打过交道,只从上一届的学生那里听说严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末去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是海归,有经验、讲得好,选他的课准没错。”谭雄雄说。

  谭雄雄说,光电领域的知识应用性较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本科生学习起来很费劲,严高师就将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融入授课中,方便学生理解。

 

  在他看来,严高师教学最大的武器是“沟通”,“他的细致不是啰嗦,是有的放矢。他喜欢在上课的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反馈,以此来决定课程进度。要是我们的反馈效果好,他就向前;要是一问三不知,他就停下来针对相关的知识点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授,越讲越细直至我们听懂。更神奇的是,他经常早就预测到学生在哪个地方会卡壳。”

  除了这份严谨,让谭雄雄钦佩的还有严高师的从容淡定。“他不像有的教授,老是在外面拉项目赚钱,他就是一心一意做教学和科研,他教的课程都是精品课程,教材也出了好几本。”谭雄雄说。
  
血小板告急,学生反哺老师

 

  2013年6月,急性白血病的病魔缠上了退休返聘的严高师,他不得不彻底结束教学生涯,住院接受治疗。但很快,治疗就遭遇血小板紧缺的困境。

  记者从成都市血液中心了解到,急性白血病可采取血小板输注治疗。“巨大的需求量和微小的捐献量不成比例。一方面,人们对捐献血小板不了解;另一方面,血小板最长保存期只有5天,无法长期存储,往往在有治疗需要时,就容易闹血荒。”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光电学院部分老师获知血荒消息时,决定发动院内师生捐献。“我们研究生有很多是听严老师课成长的,我在内部QQ群发消息时,一下子就收到了30多名志愿者。本科生由于基数大志愿者更多,大家都排队为他献血。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有26名师生给严老师捐献了约3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严高师曾经的学生、已在该院行政岗位工作的赵学功说。
  
写下变形的审阅意见

  与病魔近两年的搏斗中,严高师依旧心系学校。去年一段时间,他恢复得还不错,除了偶尔到学校转转,还时不时和他退休返聘后所带的几名在职专业硕士探讨毕业论文撰写情况。

 

  胡晓飞是其中的一名在职专业硕士。3月29日上午,他给严高师打了电话,那天上午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很清晰,可再次相见,他差点认不出严高师。

  严高师示意旁人将自己扶起来,可还没坐起,虚弱的他便差点倒下去,护士来给严高师输液,严高师告诉她:“右手我要翻论文、写字,打左手把。”坐了一会,严高师实在撑不住了,就躺下来,手举着论文看。

 

  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胡晓飞都想哭,“老师戴着吸氧管,躺在床上,左手打着吊针,右手举着论文,不一会手就开始颤抖,边想边写,最终写下有些‘变形’的审阅意见……这200多个字,我会永远记在心里,这是一个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最后礼物。”

  (本报成都4月16日专电)

 

 

    荐稿人:lry    2015-04-17     执行编辑:lxl  2015-04-19    责任编辑:wdl 2015-04-30

0
 

上一篇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挥别母校 收到特殊毕业礼
下一篇大学是创新创意最丰富的不竭源泉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