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5-20 【编辑录入:tjf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5年5月20日第1版 |
创新设计领军人才的培养是科创中心建设当务之急 |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阅读次数:5524
|
——独家专访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 大学校长访谈录 上海正在加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能有哪些作为?在办学时应该聚焦哪些战略目标?
“建设科创中心,这不仅仅是上海的事,也是一项国家战略。而对大学来说,我们投资的对象永远是面向未来的人才,是想干事、能干事、并且把事情干好的人才。”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上图)接受文汇报独家专访时透露,同济即将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创建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而这个全新建制的学院,本身就凝聚着同济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的深邃思考:“因为无论是打造科创中心,还是成为设计之都,上海当前最缺的是创意设计人才。”裴钢分析说,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归根结底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其中,创新设计领军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设计的重视度不够。大到建筑设计,小到工业产品和日常用品设计,仅仅作为功能的附加物来看待,这本质上是对创造和创新的忽视。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制造’的附加值一直非常低,能耗则相对高。”在裴钢看来,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的硅谷模式。他进一步分析说,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有机结合,其本质是让科技、设计、商业三者结合。实际上,从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三驾马车”中的每一驾,都曾担当过推动经济和创新发展的角色。而现在,如何在这个全球知识网络时代,通过实现从“造物设计”到“创新设计”的升级,利用创新设计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水平,这是我国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发展创新设计是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跟踪模仿、实现跨越引领的突破口,也是把握新产业革命机遇的关键环节。”
在国际上,同济大学享有中国的“包豪斯”的美誉;在国内,同济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走在同类高校前列,“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目前已集聚大量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中也包括一批在这里孵化并发展壮大的创业企业。2014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总产出高达264亿元,已成为高校知识溢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板。
由此谈及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的同济国际设创学院的各项筹建工作,裴钢颇有底气:对同济而言,这个新学院的创建并不是神来之笔、突然之举,而是水到渠成。
记者获悉,同济国际设创学院将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体制机制办学,实施理事会制度。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同济大学将主动与上海相关部属和市属院校合作,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构建覆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对同济大学而言,这一新创办的学院也将成为一个新引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正需要在创新设计领域的新突破,蓄势发力。
荐稿人:ffy 2015-05-20 执行编辑:wdl 2015-05-20 责任编辑:lry 2015-05-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