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04-1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4月5日第11版 |
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大学的“本真” |
作者:姜斯宪
阅读次数:8032
|
——姜斯宪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
■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调节各种变量,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和基础设施,激励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需求,完善教学科研的配套功能和支撑体系,实现最大程度的“教育增值”。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不再“吃不饱”或“吃不好” ■科研是源、教学是流。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我们应当进一步澄清对学术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认识,发表论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样也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而且应当是一流大学学术研究最为基础的成果体现形式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在智力上、知识创新上达到一流,更要有一种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情怀;既要对中国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也要对世界文化有兼容并蓄的气魄。可以讲,东西方教育在终极目标上是相同的,即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培育人才 同时也需要反思,与论文、项目、经费等科研指标快速增长相比,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如何成为真正的一流?从根本上来讲,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真”。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关键还是要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从这一核心使命出发,我们还任重道远。 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点赞,但也不应盲目自满,因为人才培养相当于一个中长跑,在基础教育阶段领先并不能保证高等教育也领先。世界一流大学应当是“教育增值”最大的大学。大学生的“教育增值”,是毕业生与新生之间的复杂函数,既体现在学科专业领域基本知识和创新技能的提升,也融合于科学精神、学习素养、社会情怀的培育和养成之中。其中还包含诸多变量,如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质量、交流研讨的环境设施、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以及生均的教育经费投入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调节各种变量,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和基础设施,激励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需求,完善教学科研的配套功能和支撑体系,实现最大程度的“教育增值”。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不再“吃不饱”或“吃不好”。 当下,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或者说教育增值程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这虽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有关,但高等学校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把世界一流的生源培养成世界一流的人才。 “学在交大”是我们的目标愿景,希望通过以学生为本、教学为先、学术为要、学风为基,把老交大的育人传统与综合改革的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真正在人才培养的“教育增值”问题上实现突破,让学生的学习有更优体验,让交大的老师更加乐于教书、更加专注育人。 要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关键是找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突破点和落脚点。育人工作,核心在人。由于种种原因,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我们过去习惯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习惯于单向的知识传授,习惯于“千人一面”的考核要求,但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他们的意愿是否得到有效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充分发挥,这需要打个问号。 怎么来检验一所学校是不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我认为,关键是要看这所学校的制度设计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不是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首要追求,是不是给学生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应当说,今天国内高校的校园环境、硬件条件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已相差无几,有的可能还要好。但在软环境、学校管理上,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工作还没有真正围绕着学生转。比如我们讲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但国内高校的实验室面向学生,尤其是面向本科生开放很不够。我们的教室是教室、宿舍是宿舍、食堂是食堂,功能是单一的、布局是分离的,没有进行一体化整合来服务学生。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思想观念要转变,师生平等、相互尊重、服务学生、支撑学生健康发展,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其次,要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环节和学生培养的其他各方面工作中,要让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学术来服务。 办学者心中一定要装着学生,这是办好学、育好人的前提。但只做到这点还不够,办学者心中的学生还不能是抽象化、整齐划一的学生,一定是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个体。教育不是流水线,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这是一般性要求、普遍性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底线要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可称之为在底线基础上的发展性目标要求。在办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有过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辩,最后形成的共识是: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因为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单说哪一方面都不科学,育人过程中必须要将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考虑到对于人才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育人上必须要有不同的定位;即使是在同一所学校,也要坚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培养方案。伟大的大学、杰出的教师,就在于尊重个性、挖掘潜力,通过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并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本方向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学术精神。拔尖创新人才不足,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选择了一部分学校,在物理学、数学等领域试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主要是选出一批好苗子搞“一制三化”培养,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他们提供更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着力塑造学生追求真理的卓越品质。 上海交通大学实施注重创新、突出学科交叉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构建“创意无限、灵感不竭”的交叉创新平台,营造教学相长和教学科研互长的氛围;通过营造“转身遇见大师”的国际化学术环境和“随处可见讨论”的开放式学习氛围,把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极具创新潜力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发,从而产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创新能力。特殊人才需要特殊的人才成长路径,办学者应当有这样的胸怀和能力为各种“偏才”“怪才”成长创造条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导向性和全局性作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大学要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角度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独特作用。比如,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导向的多元化,能够引入更丰富的创新元素,是撬动人才培养改革的有力杠杆。实验室、实践基地、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场所,都可以成为老师们的“课堂”。通过丰富的“双创”活动,将高水平的科研反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从而将科研实践优势转化为育人的优势。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教师学生可以保留身份创业等支持政策,为学术研究增添了更多的应用型导向,在激发师生积极性的同时,这种导向会传递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而是一种整体布局的崭新模式,要整合综合性大学各类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进行自上而下的战略规划和体系设计,立足把高校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2010年,学校成立创业学院,采取“无形学院,有形运作”的新模式,构建“一体两翼”的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一体”即创业学院;“两翼”中的一翼是“面上覆盖”,面向全校学生,通过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开展大学生创新计划,持续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终身受用的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另一翼是“点上突破”,面向一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创业课程及创投导师、创业导师的指导,培养企业初创者和未来企业家。 这种全方位的体系设计,让“双创”教育既能助力有强烈创业意愿的“种子选手”,又能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创业精神的种子,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这样的“双创”教育,创新就会成为凝结在上海交大学子血液中的一种精神,使创业成为上海交大学子生命中的一种力量,最终让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成为大学的文化基因,成为一流人才不可或缺的品质。 大学作为社会领域特殊的学术共同体,是跨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有责任以穷极奥义的科学探索精神、良好的学术研究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国际社会易于理解的话语体系,来破解人类共性科技难题,阐释共同的发展主张。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大学开放与国际交流合作为特征的教育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世界高等教育都面临着一个共同任务,就是要培养一大批有全球视野、具备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国际化创新人才。他们能够从全球的视角,对祖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进行战略思考与理性选择,认清世界在全球化发展潮流中前行的方向,并担当起历史的使命。具体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在智力上、知识创新上达到一流,更要有一种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情怀;既要对中国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也要对世界文化有兼容并蓄的气魄。因此可以讲,东西方教育在终极目标上是相同的,即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培育人才。 一方面,中国的大学要有自信,中国大学对最优秀的生源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我坚信这种吸引力会越来越强。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客观上有差距,但我们在办学体制上有组织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教育,在国家重点建设战略支持下,高校办学水平快速上升。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从“跟跑者”向“并行者”和“领跑者”的历史性转变中。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坚持开放办学,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标杆,在交流合作中汲取办学经验、寻求变革动力、推动自身发展。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相继成立了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等多样化的中外合作办学特区,在一个校园内实现东西方不同教育理念的汇聚融合,创造了一个不出国也能接受世界一流教育的环境。 面向未来,中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要把教育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学术实力的重要体现,把国际影响力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国家对外开放的大局出发,既大力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土精英人才,也注重培养各国来华的杰出青年人才。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优秀学子求学目的地之日,就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真正建成之时。
荐稿人:lry 2016-04-19 执行编辑:lry 2016-04-19 责任编辑:lxl 2016-04-2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