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12-05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12月5日头版 |
大学思政课程不再“孤岛化” |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
阅读次数:9127
|
从核心思政课、通识类课程到纯专业课程,每门课皆可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从“七一讲话”到“长征胜利”,从“供给侧改革”到“南海仲裁案”,各地50多名教师日前来沪赛课,决胜首届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巡回教学展示活动。结果,上海交通大学陈华栋以“G20杭州峰会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的主题授课,被评为一等奖。有意思的是,在这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陈华栋只是“兼职”老师,他本人其实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副书记。 就在教学展示前一天,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也按每学期惯例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用他亲身经历的3个上海故事,阐述“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而11月底,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也如约为千余名本科生上了一堂思政课,这位物理学家的授课主题是“用公式推导回答中国自信从何处来”。
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不会关起门、板起脸,或总让几个思政专职教师站讲台?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政教育似乎自成一体,存在“孤岛”现象,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
而今,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改革,沪上高校思政课程不再“孤岛化”,而是构建起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从单一化的“思政课程”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转化,连最传统的中医中药、最洋气的外文泛读等课程,也蕴藏并赋予了思政内容与价值。
必修课也有核心价值观在传递 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在遗体接收站外有一条“遗体捐赠文化走廊”,走廊的墙上挂着医学生对捐躯者的感恩致谢之辞,这些话都摘自学生解剖课实验报告中的心得体会。他们将志愿捐献的遗体尊称为“大体老师”,其中一句是“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要为了谁。” 与其他医学院校一样,《人体解剖学》是必修课,而上海中医大的课上出了“思政味”。作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人称“黎哥”的张黎声有着34年教龄、30年党龄,他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解剖第一课”上,他与学生一起分享遗体捐赠者的遗嘱、病历以及与疾患抗争的图文影音资料;在解剖课课外,他带领学生与遗体捐献者座谈、慰问捐献者家属甚至参加追思会等,由此形成的资料也成了活生生的“教材”。
每次解剖前,师生们总向“大体老师”默哀并献花,中医七年制岳阳班学生吴雯倩不由想起那句刻骨铭心的话:“你们可以在我身上划错几十刀、几百刀,将来千万不能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
校党委书记张智强告诉记者,除了这堂有温度的人生大课,学校目前形成了专业课德育实践“课程群”,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德育意识和能力的专业课教师,今年被试点立项为“课程思政”的专业课程已增至23门,如《中医各家学说》、《中药学》、《生物化学》、《卫生法学》等。目前,校院两级共有50多门专业课开展试点。
无论“最中国”的课还是“最西方”的课,都有核心价值观在传递。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多达28个教学语种,但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看来,相当部分学生在外语语境下越发了解外国,却越发不了解中国了。于是,学校尝试从外语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根据不同时段社会热点选取原汁原味的中外时文,设计出“外语+思政”的专业必修课,适用于全校各专业。学德语的校党委书记、学法语的校长都参与授课,让学生为之一振。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到李克强总理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再到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杂志发表的 《民主出了什么问题》,他们精选来自中国和外国有关国家领导人、主流媒体、著名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讲话发言、深度报道以及研究文章,分析时文所持的不同立场、观点、方法及逻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意识,特别是如何从中外两种视角出发、客观公允看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
文理通识也隐含思政博雅 大学通识教育,文理博雅一堂,已成各大高校共识与实践。那么,思政教育是否也是这类综合素养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呢?打开此结,豁然开朗。
11月28日,从“大国方略”1.0版,到“创新中国”2.0版,上海大学又开出“创业人生”3.0版的通选课,让创业家们来到校园现身说法。不出所料,学生火爆抢课。这一系列的公共选修课,看似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专题,更是思政课的新教法。
以“创新中国”为例,无人艇、机器人、大数据、生命技术、石墨烯、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等内容轮番登堂,其实一一隐含“创新乃大国重中之重”、“万众创新谁是主体”、“有了BAT就是互联网强国吗”、“人类能创新自己吗”等哲学式的命题,让大学生学了“术”,更悟了“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各大高校已形成一个“中国系列”公选课思政群。除了开设较早的复旦大学《治国理政》、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还有上海交通大学《读懂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造中国》、上海政法学院《大国安全》等。
“它完全推翻了我以前认为‘一个老师一堂课’的思想,能见识那么多名师大咖,无疑在各方面带给我们视觉上、听觉上的享受,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中国认知。”上大学子在体验了“创新中国”的创新授课模式后说。原来,“创新中国”主讲人,包括973首席专家、上大党委书记罗宏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大校长金东寒,上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研究所所长郭毅可,上大无人艇研究院院长罗均等学校高峰高原学科和其他学科的30多名专家、学术带头人。与此同时,课程首席专家、上大社会学院顾骏教授,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不仅担纲策划,还是大课堂的串场和主持,拿着麦克风满场飞。
课内延伸课外,“创新中国”网上论坛与线下互动,一学期点击量达3万余次,平均每名学生发帖交流大于10次。听了校长金东寒的课后,学生论坛反馈多达23页,合计3.3万字。顾骏教授透露,目前“创新中国”全程在线课程也已制作完毕,与全国130所高校共享。
“显性的正面教育,是中国德育优势与特点,但也是还不够完整的一种现状,”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向记者表示,课堂思政的成功之举就是,既把显性教育进一步强化,又把隐性教育做足做深,大学思政工作空间更大了。
核心思政课程让学生成“主体”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是“4+1”,也就是涉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内容的4门必修课,以及1门形势政策课——它们始终是思政教育的“主场”和“主体”。在“主场”上,沪上各高校“一把手”成了“主教练”;同时,“主体”方面则是“翻转课堂”,让大学生成为“主体”。 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直接分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他作为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也是马院学术指导,并亲身投入育人。为了贴近大学生,了解其真实思想,童世骏采取约饭方式,在闵行校区办公楼里与学生共进午餐,简易拼凑的圆桌,简单盒装的快餐,坦诚而风趣的哲学教授与“饭友”们畅聊社会人生。
因为在师大校园,校长、书记们吃学生食堂也是“家常便饭”,每次都被学生围成一大桌,于是也就衍生出固定化的午餐会形式。按“校领导午餐会”的传统,每次都由学生充当的校长助理,根据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设置议题,邀请学生报名参加,也同时邀请校领导参加。眼下,这样的非正式课外交流覆盖了新老校区,从校级扩展到各院系,每个校领导都有了与学生同餐的对口院系,知己知彼找到了“饭搭子”。
作为沪上首家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另一所师范院校也在创新思政。上海师大党委书记滕建勇挂帅成立本校思政课改革领导小组,从2016级新生开始实行课改。马院院长周书俊介绍,如今面向新生的思政课堂“闻道中国”分成了三大教学模块,包括五分之三课时开展中班教学,五分之一课时开展专题报告,五分之一课时开展小班辅导——让大课变身小课,听讲关系翻转。
最近,小班课就在奉贤校区40多个教室同时举行。基于“教师指导—研究生助教—辅导员参与—本科生讨论”的小班模式,来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专业的60多名研究生助教,以及20多名学院辅导员均参与其中。
“张涵予、彭于晏在电影《湄公河大案》扮演的中国警察,出入金三角抓捕的电影片段与真实的历史场景之间,如何进行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解读?”研究生助教、2015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的赖聪聪,根据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学生的专业和兴趣,个性化、针对性设计与影视相关的教学主题,并打破以往课堂组织形式,将学生再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围坐进行讨论。在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片段回放中,激发学生思考“主人公查理见到圆形的纽扣,就做出习惯性拧动的动作,反映了资本主义哪些弊端”,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她说,师者由“主演”变成了“导演”,听者由“观众”变成了“主演”。
荐稿人:lry 2016-12-05 执行编辑:lry 2016-12-05 责任编辑:lxl 2016-12-12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