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既是重要的教育机构,又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实现育人目标离不开文化建设的紧密参与和融合其中,离不开“文以化人”的点滴积累和润物无声。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同样,实现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离不开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素质内涵的人才。文化的传承创新、繁荣发展对于高校育人的意义在于:要努力用优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熏陶、培育、鼓励、鞭策学生,使学生成为具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丰厚的文化素质内涵、鲜明的文化创新观念的优秀人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深刻影响,并内化为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坚定而持久的动力。
一、增进清醒自觉的文化意识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的前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清醒与文化自觉,根本上来源于组成国家和民族的人民的文化清醒和文化自觉。青年群体特别是知识青年群体,其文化自觉的程度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整体文化自觉的程度,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化走向和文化发展高度。梁启超先生曾充满激情地呼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文化育人的首要是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努力提升其文化信心。没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就没有青年知识群体的精神品格的独立与自强,作为现实的投射,其结果是文化的“茫然”与精神的“盲从”。
增进自觉的文化意识,核心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培育。今天我们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一波三折、曲折前行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学生对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理性全面的认知,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构筑起人生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石。
增进自觉的文化意识,关键在于教育环境和教育者。教育环境除学校外还包括社会和家庭,教育者除教师外还包括从事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职员。如果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则能够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坐标。“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历程中,教育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教育者的道德品格和行为风范对受教育者影响最大。
在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第一,教育者必须自身有着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晚学后生对前辈大师的追念,不仅是其“高山仰止”的学问,更有着“景行行止”的人格魅力。他们以其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上下求索的理念,给青年学子提供了一部深邃的人生教科书,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第二,教师能够并善于将专业学科知识中蕴藏的价值理念、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同身受,构建其人生信念的科学理性的基石。第三,教育者的行为自觉不自觉地诠释着一种价值观。教职工做事的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反映的是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育者必须注重自己的言行与操守,必须注重对待他人与环境的一份责任。
二、培育宏富博雅的文化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士子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修身”可以理解为在道德品格、文化素养诸方面的培育修为和不断提升。培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大学生,应包括稳定的、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扎根在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土壤之中,造就一种既有通达的世界眼光,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有专业又超越专业的素养全面、精神丰沛的人才。工业文明的后果之一是分工越来越细,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日益泛滥,它遮蔽了全局和历史的演进,导致了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的出现。正如恩格斯所言:“这只有用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已经占统治地位的分工来说明,它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中,只有少数人没有被它夺去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而宽广的人类视野,纵深的历史眼光,对人文艺术与自然哲学的“同情”的理解,是克服“异化”现象,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负责任的现代公民,避免一叶障目,走向极端,从而达致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培育宏富博雅的素质文化,从表面上看,是打破狭窄封闭的专业圈子,使大学生获得更为宽广的文化知识视野,有益于其在更深厚的基础之上从事专业创造。从深层次看,却是实现马克思所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全面发展,超越了生存的低层次需求,进入到满足自己的个性爱好、天赋特长和自我实现的更高层次。
培育宏富博雅的素质文化,需要从传统中发掘有价值的资源为我所用。
第一,要弘扬崇尚阅读的“书香校园”文化。积淀文明传统、承续人类宝贵价值的思想原则和理性光辉往往蕴藏在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中。回归经典,关注那些对于人类历史和命运进行过深刻思考的大师的思想谱系,或许有益于我们对当下和未来的理解与把握。即便是消遣式的读书,也有益于陶冶情操和博识多闻。网络、短信等新媒体在将快速便捷的信息沟通带给我们的同时,碎片化的思想和快餐式的消费却有导致思想肤浅、把青年人与历史文明割裂开来的危险。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于2004年对年轻读者的习惯进行调查时发现,2/3的大学新生每周为消遣而读书的时间不到1小时,1/3的大四学生根本不再为消遣而读书。该研究认为:“不读书的孩子会与祖先的文明隔绝开来。”
第二、要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专业更多侧重于知识文化,通识更多侧重于文化素养。与早期大学注重精神价值和人文学科不同,技术教育是较晚时期才发展起来的大学教育的新内容,目的是服务于日益兴起的工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无论是反思钱学森先生去世前提出的“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诘问,还是这些年来在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左支右绌的现象,其中都不难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讲求技术化和工具化的缘由。近现代以来的教育家们为克服专业教育过于狭隘和钻死胡同的情状,采取了不少行动,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念。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就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强调“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上都有所准备。
通识教育不仅赋予受教育者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厚的人文精神,使纯粹的技术依托于对人类的真切关怀和对社会的充分责任的基础之上,而且在相对固化的专业大厦上打开了许多扇朝向世界的窗户,通感与通识成为拓展专业知识、建立学科联系的密码和钥匙,本质上有利于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宏远格局的形成。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必须营造一个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全面发展的文化艺术和文化教育的氛围,影响并引导学生在一个文化土壤丰厚、文化人才辈出、文化实践繁荣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大学应尽可能提供多样的文化、艺术、哲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供学生选择,丰富其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三是教师应该成为崇尚文化、追求博雅、富有情趣的人,以此吸引学生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营造自立创新的文化氛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今天的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力的竞争,关键是人的创新力的竞争,换言之,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的竞争。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的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甚至业已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培育创新观念绝非上几堂理论课、教给学生几条创新的通用法则便可以了,事实上,创新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行为过程,这也是笔者将创新上升为一种文化观念的重要原因。
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质,其延续和发展亦自有其延续和发展的内在缘由。一些文明消失了,一些文明历经艰难险阻后又浴火重生,文明自身的创新求变和修补弥合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一变革创新的特质深深融入到民族的血脉之中,化作其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往往在紧要的关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的精神。高校育人的文化意蕴,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样态和文化自觉,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文化自觉”时提及的“自我创建”的要义所在,文化反省的最终目的还是文化创新。
今天的中国高校在创新创造的问题上所存在的问题已绝非创造活力不够、创新性产品提供不足的问题,而是高校整个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问题。由于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信息集聚传播、知识获取和复制更为便捷等功能的挤压和影响,受到高科技企业在新技术、新知识的研发方面的优势地位的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着实堪忧。如若不能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或物质文化产品,尤其是不能向社会输出负有文化担当与创新品质的高级人才,则高校的存在既不能面对过去几百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适时调整与发展的历史,也不能开创一个令大众感到富有希望的未来,因此,营造一个有利于学校创新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第一,培育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自立自强的精神。“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一直被视作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如果我们希望有创新型的人才出现,就需要培养学生有独立的人格、质疑的精神和宽容的品格。人格不能独立,势必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缺乏质疑的精神,则容易迷信权威、困锁于教条,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缺少宽容精神,则对不同于自己的主张见识采取排斥和拒绝的态度,民主探讨的风气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强自立的精神,是学生培育创新能力的前提。
第二、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形成鼓励创新的舆论氛围。创新往往源于两个要素:一是现实的矛盾尖锐,不革新无以解决面临的急迫问题;二是改革者透过平静的表象发现深刻的、结构性矛盾,为长远与全局计,主动打破平衡,实行创新发展,这是主动的层面。要给创新者以实践的舞台,尤其要鼓励那些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谋求改进,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绩效的行为。其次,建设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像重视科研一样重视教学投入和管理革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培养的资源投入上,其中,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尤为重要。高校也要积极探索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创新管理之道,努力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学行并重、知行合一,从教师到管理者都要做创新文化的践行者。教师和管理者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尤为深远。不同的专业学科中都包含着重要的认知逻辑和价值伦理,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高屋建瓴地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发展逻辑、创新思维、价值观念等传授给学生,“授业”更要“传道”,教书不忘育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创新观念和创新技能的培育。教师对学术前沿和现实问题的敏锐把握、融会贯通的研究能力、执着坚韧的治学精神,无形中都会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样,管理者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民主协商的管理风格、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统筹兼顾的全局观念、缜密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长期浸染其中,终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构成一所大学育人的氛围和最重要的根基,同样,大学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今天的人才质量,决定了明天的企业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涵盖价值观念和创新精神的文化素养可以视作人才质量的核心要素,因此,将文化意蕴注入大学品格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文化培养人,培养有文化的人,是高校办学育人的永恒主题。
(作者为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
推荐人:lry 2012-12-28 执行编辑:lry 2012-12-28 责任编辑:lxl 2012-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