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8-04-0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8年4月6日第2版

九旬老战士教育下一代
原标题:九旬老战士用革命精神感染教育下一代
作者:文汇报记者 朱颖婕  阅读次数:7591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老校长石刚,战争年代参加新四军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甘洒热血,和平年代为人师、为人父将革命精神沁入校风、家风

  每逢清明,现年近95岁高龄的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老校长、新四军四师老战士石刚的心情总有些沉痛。和他一起走过峥嵘岁月的战友大多已作古,其中不少永远地定格在了20多岁的青春年华。而他比较幸运,闯过枪林弹雨的战场,后来又因机缘巧合来到了一所具有丰厚红色历史积淀的知名中学,延续以革命精神孕育下一代人的使命。
  一日为战士,终身为战士;一日是教师,终身是教师——这句话或可形容石刚的一生。在他看来,那些血染战旗的英魂长存,即便在和平年代,依然是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奋发前进的动力。这份被他视若珍宝的革命精神影响了六个子女的成长,也沁入了每一名晋元学子的心田。

  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革命奋斗

  1940年,石刚15岁。当时,正在家乡江苏省泗洪县一间私塾读书的他听到一个消息:当地一位宣传抗日工作的女英雄被日寇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0岁。震撼于先烈之风,第二天一早他便找到县里的抗日民运工作团,主动申请入党,自此走上了革命之路。
  在入党申请书上签名的时候,他把自己原来的名字“石学政”改成了“石刚”,以表“刚毅”之意。后来在组织的推荐下,他去八路军军政干校学习了半年,之后回到地方当过文化教员,再后来又当了新四军四师游击大队政委。
  提起当年所经历的血雨腥风和牺牲的战友,石刚总是语带哽咽。那些故事他给儿女们讲过,给晋元中学的孩子们讲过,给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讲过,而他自己则坚持定期回到家乡泗洪,前往烈士陵园祭拜那些故去的战友。“我一直认为,只要我活着一天,身体健康,我就继续为革命奋斗。给人们讲这些革命故事,就是在传递一种革命精神。”

  条件再苦,也要孩子们记着“认真做人”

  石刚一生为革命事业倾注了无数心血,有了他的言传身教,这种艰苦奋斗的品质也印刻进了六个儿女的内心。
  他告诉记者,他偶尔会向孩子们说起自己过去的军旅经历,去泗洪县烈士陵园的时候,也会带着他们一起。“从小我就要求他们做到两个字‘认真’。”——读书要认真,学好安身立命的本事;为人要认真,学会尊敬老人、团结友爱。“有一个老朋友说我在家教育孩子,就像给他们上党课。”石刚说,以前家里条件比较艰苦,孩子又多,他们没有床睡,就只好睡在铺了竹片子的水泥地上。尽管生活上崇尚朴素,在教育这件事上,他们却达成共识:一定要让孩子读好书。
  提到老伴,石刚的语气中满是敬爱和怀念。他提到,1946年解放战争时他撤退到山东,家被抄了,老伴只能带着年幼的大儿子躲在亲戚家,两人一年多失去联系,她一直苦苦坚守。“她凭着两个信念撑下去,一个是我活着,一个是共产党总会胜利。”石刚一直把老伴看作是同甘共苦的“革命战友”,“老伴比我大两岁,前年去世了。”
  如今,石刚的六个儿女都已退休。他们都继承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奉献,辛勤耕耘,“六人中四人是党员”。

  革命传统教育,必须知行合一

  1950年,石刚被选派到位于上海的华东团校学习,之后便留校工作。1958年,他按照上级指令,来到当时还是完中的晋元中学担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管理3000余名师生,两年后,学校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了解晋元中学的人或许知道,这是一所以抗日名将谢晋元命名的百年老校,校史、校风中流淌的红色血脉令石刚更加坚定,一定要把革命传统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
  石刚记得,1961年,全校共有100多名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组成了一整个连奔赴福建前线,这在上海高中里很少见。1997年,兼任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的石刚特意牵线搭桥,促成了新四军和晋元中学的共建关系。他曾邀请60位老战士来学校,对着全校师生奏唱军歌、讲述革命故事。“老战士们一共开展了十几场讲座,超过5万人次参加。”
  在石刚看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定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们需要走出学校,到革命根据地实地考察,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一方面我是老校长,对学校和孩子有感情、有期望,另一方面我是老战士,有深重的革命情怀。虽然我老了,但是我想我还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尽我的力量,用革命精神感染和教育下一代人。”

  听说300余名晋元学子将于今年暑假前往自己的家乡泗洪县,重走红色之路,石刚决定亲手写一封信,寄语孩子们: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是我希望你们到泗洪,能够亲自拜祭革命先烈,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把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8年4月6日第2版

 

 

 

荐稿人:lry 2018-04-06  执行编辑:lyh 2018-04-07  责任编辑:zjy 2018-04-07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链接

0
 

上一篇怀揣女排精神,打好人生下半场
下一篇不忘初心,不悔始终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