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8-04-19 【编辑录入:郭李恒1551435】 文章出处:(原创)2018-04-16《有束光》 |
收获100W+点赞的小店 |
原标题:他们的小店从不说“欢迎光临”,却收获了100W+点赞 |
作者:*司马
阅读次数:7685
|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只要对生活充满热爱,无声者们也有权利获得尊重,在温暖和爱的包围中,与梦想相迎。 ——导读
“生活,比活着更重要。”
试想一下,如果你突然被上天夺走了说话的能力,以及聆听的天赋。世界会变成怎样一番模样? 灰暗、孤独、没有归属感......这是“无声者”启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直至他遇到了一家名为“无声的Cake”的面包店。 哪天你恰巧在安华汇商场逛街,没准儿会邂逅这家名叫“无声的Cake”的烘焙坊。 眼前的小店和普通的面包店没什么区别,直到你走进去,会发现这里分外的安静。 店员看到客人来了却不说话,只用一旁的纸笔上写下一行字:“你好,点餐么?”
而来此地的客人也十分默契地在纸上回应:“一杯海盐拿铁”、“我要三份狮子座牛角包”、“旋风脏脏包,要两份”...... 结账后,客人伸出大拇指,向前弯两下,是在说“谢谢”。
这家安静得出奇的小店,需要拿纸笔交流,自然等候的时间比普通的店稍长一点。 但是却没有人催促,更没人抱怨,生意还火爆得不得了,几乎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都在微博上为它打call。
瞥了一眼墙上,原来这是一家无声者的烘焙店。店里从咖啡师、西点师、到收银员、打包员全部都是聋哑人。
烘焙店的创始人邱俊坤说:“无声的Cake,是属于无声者的烘焙店,听障朋友才是这家店的主人。” 开面包坊,给听障人士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很多人会猜,这么个有情怀的事儿,八成是位事业有成的中年大叔干的吧,实际上他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80后。
结果在新加坡边求学边打工的日子里,小伙在因为在高级餐厅刷盘子赚外快时,在后厨“偷师”,竟迷上了西点。 22岁跑去法国培训,30岁在广州开了家法蓝西烘焙学校,当上了校长,广州、南京、杭州、重庆、济南、澳门......到处是他的学生。
5年前,邱俊坤头一回遇到了前来拜师学艺的听障小伙,刘良州。得知小伙想学烘焙,邱俊坤有点犹豫:“这是门技术活儿呀,健全人都未必学得好,何况无声者?” 见小伙子诚心想学,他也就心软了,“不如先收下看看再说。”没想到小伙子虽然耳朵听不见,学东西却靠谱得很。
无声者因为听不见,做面包时会更加专注
很快,刘良州学成出师了,邱俊坤正为当初收下这特殊小伙高兴,“他一准儿会成为抢手的学员~” 结果满心欢喜地打电话给刘良州时,却吃了闭门羹,“只因他是聋哑人”,最后一家小店的老板要了刘良州,可才三个月的功夫,小伙子就辞职了。 而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刘良州,没准儿上一秒他们还在麦当劳、肯德基当服务员,下一刻就失业,徘徊在漆黑的街头,茫然无措。 其实无声者内心也很渴望融入,他们是折翼的天使 而这是邱俊坤不愿意看到的,“这些年轻人也应该拥有一个真心想要的未来,好好生活下去,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去工作。”
2017年底,邱俊坤带着一帮“90后”无声者干了件大事儿,他砸了200万,在广州白云区一家商场开了家名叫“无声的Cake”的小店。 对,这家店,是专门为聋哑人开的。 不过,这家店酝酿了足足五年。 “当时我找了不少朋友投资,所有人都觉得不靠谱,风险太大,还说我是理想家、幻想家。” 最后校长把心一横,拿出自己的积蓄200万,也要做这件事。 等了5年,2017年,终于白云区有一家商场愿意接受“无声的Cake”品牌入驻,甜蜜的事业终于有处安放。 完工后的面包店。也许有人问,为什么执意在广场写字楼这样的地方?既然要做,邱俊坤就想100%投入,并且要做到最好,无论是选址还是装修都尽量做到完美。
店铺不大,才100来平米,顺着入口走进去,最大的感觉是:亮堂。 左手边是一道有特色的面包墙,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面包,每一个都像艺术品被精心地放置。 面包墙的前面是透明的展柜,客人可以近距离观摩每个面包,几个戴帽子的小姐姐正在投入地补货。
而你右手边就是吧台了,店员正在忙着泡茶。 还没等你晃过神来,旁边一位顾客已经按捺不住激动:“泡茶的小哥哥颜值好高~”
眼神犀利的你会在小哥哥面前发现一个小本本,对,都是客人和店员点单时的交流记录。
没有人催促,更没有人抱怨,每个到店面的客人都耐心地用手势和纸笔交流,空气中飘散着一种名为默契的分子。 面包店的最里边摆放着50个木桌椅,客人点餐之后可以在这里小憩,和朋友聊聊天。 整个小店格外安静,在热闹的商场里逛累了的姑娘小伙们,喜欢躲进帘子背后,就像躺进了一个树洞,可以跟自己说说悄悄话。 目前无声的Cake店里有18位员工,他们都是从天南海北慕名到这里来的,曾经,工作对他们来讲只意味着生存,如今,梦想对他们来讲也变得不再遥远。
“你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就能做出什么样的面包。这话真没错~” 无声者因为失去了说话的天赋和听力,他们的心灵比常人更加细腻敏感,如同这些甜点作品给人的感觉。
这些都是无声者的作品哦。无论是颜色搭配还是绵软的口感,都像是见到了无声者的内心。
虽然,这店里大多是听障人士,但其实除了不能说话,听力上有障碍之外,他们和普通的90后并没有什么不同。
灿燃,今年27岁。 无声的cake副店长,之前在北京一家汽车公司上班,当听说广州要开一家无声者的烘焙店,专程来到了这里。 “在这里我们无声者很有归属感,工资也高,客人也从未刁难过我们,如果遇上有人用手语说“谢谢”,我会感到特别温暖。”
小敏,19岁。 无声的cake是她第一份工作,从没有接触过烘焙的她,现在已经能独立做面包蛋糕了。
阿浩,今年24岁。 是个旅游控,爱摄影,在加入无声的cake之前,他的足迹已经遍布了中国20多个省,在来无声的Cake之前,他特别好动,最喜欢的爱好是打篮球,还参加过全国三VS三篮球赛。 “现在我喜欢上了做咖啡,苦涩中带有一种浓郁清香,慢慢品味,才会喝出那苦涩的味道,人生也是这样苦甜参半。我还有一个职业梦想:开了一家自己的店,帮助更多的无声人。 ”
旭标,今年26岁。 曾在家中亲手做些面包饼干,通过朋友圈售卖出去,虽然赚钱不多,但是让他收获不少。
启良,今年24岁。 这个帅气的小哥哥会跳舞,平时喜欢打打游戏,“不谦虚地说我游戏技术蛮好的。”来到无声的Cake之后,他迷上了做咖啡。
“我喜欢做咖啡,觉得拉花过程非常有趣,来到这里结识了很多朋友,我想一定是特别的缘分让我们聚到一起。”
就在前段时间,他还在抖音上还收获112.9w+点赞。 有女网友直接就问了:“小哥哥,你有没有女朋友?”
“这里不光有抖音上100万观看量的小哥哥,还有残奥会游泳运动员,残奥会开幕式的表演者......”店长徐晓英说道,她是无声的Cake前厅里唯一的正常听力者。 “当你真正想去和无声者沟通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长期跟他们在一起还学会了简单的手语,现在交流起来越来越有默契了。”
一提起听障人士,总是和悲情扯上关系,而无声的Cake这里,每位无声者都自带光芒,温暖着每个与小店邂逅的人。 才营业一个多月,就引爆了广州城,慕名而来买面包的人络绎不绝。 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媒体都跑来采访,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这样的大V也来为他们打Call,除此之外,这家充满温暖的小店还吸引了不少投资者。 不过对于投资,邱俊坤拒绝了:“我还是希望无声的Cake这家店能纯粹些。” 说起他的初心,这个80后小伙这样说:“希望千里迢迢来广州这家店工作的听障朋友,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尊重和稳定的生活,或是回家乡开店,不用再背井离乡。”
“生活,比活着更重要。” 很多人对听障人士存有偏见,觉得与他们沟通存在困难,总是避而远之。其实,当你尝试去了解他们,会发现他们与我们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只要对生活充满热爱,无声者们也有权利获得尊重,在温暖和爱的包围中,与梦想相迎。 (文章来源:原创 2018-04-16 《有束光》)
荐稿人:郭李恒 2018-04-19 执行编辑:lyh 2018-04-20 执行编辑:zjy 2018-04-20 |
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