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0-03-17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0年3月17日第4版

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
作者: *新华社记者  阅读次数:534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谆谆嘱托,激励着广大青年勇挑重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是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中的一员。自2月7日驰援武汉以来,他与同事们奋战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承担着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总书记说我们‘交出了合格答卷’,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他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90后’党员们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初心与誓言。这段特殊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惧艰险、勇挑重担!”
  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娟娟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信心。配药、打针、换药、消毒、核对、记录……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科E组工作了一个多月,这位全组年龄最小的护士与其他人相比毫不逊色。李娟娟说:“身为医务工作者,我要咬紧牙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再立新功;回到江苏后,我也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心照顾每一位患者,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
  年轻的脸庞朝气蓬勃,青春的力量一往无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陈曾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他和小伙伴们发挥各自专长,坚持为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线上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亲情陪护。“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要求,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
  青春,总会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23岁的黄子高去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西藏拉萨中学支教。“能够成为支教团的一员来到雪域高原,既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黄子高说。自学校线上教学开展以来,黄子高每天都要花费数小时进行备课,力争为雪域高原的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虽不能去前线抗疫,但我可以在教书育人中贡献力量。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各条战线的青年一起,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战“疫”一线前辈们的故事,已经成为这段日子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赵虹乔的习惯。赵虹乔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时刻准备着,将青春的光彩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3月17日第4版)

 

 

 

荐稿人:ffy 2020-03-17  执行编辑:lyh  2020-03-18  责任编辑:zjy 2020-03-18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0
 

上一篇他们为什么能“火线入党”
下一篇请记得,医生为我们拼过命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