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0-04-15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0年4月15日第9版

“高温青年”战疫建功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任俊锰  阅读次数:5035

工作人员向来自意大利的货运航班上装载货物

工作人员向来自意大利的货运航班上装载货物

 

  ◆2020年1月,一批温州青年人聚在一起成立“高温青年”,意为高能、有温度的青年人
  ◆疫情之下,这批“高温青年”忙个不停。他们第一项任务是“驰援温州”,而今他们忙着“驰援海外”

  4月10日一早,温州市外办给倪考梦提供了一条线索,非洲国家吉布提需要支援,需要约2000个口罩。倪考梦不太清楚吉布提在哪儿,但他第一时间开始摸索,物资流通是否可行,如果可以,考虑将其分为10个包裹寄出。倪考梦是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决咨中心主任,他的手机屏幕上,不断上下跳动着各种“高温青年××群”。他也回答不上到底具体有多少群,这些群完成使命就会解散,目前大致有数十个。
  倪考梦也是“高温青年”社区的发起者之一,今年1月,一批温州青年人聚在一起成立“高温青年”,意为高能、有温度的青年人。今年的温州有点特殊,不少温州人在湖北做生意,疫情初期一度成为敏感地区;温州又是知名的侨乡,不少温州人、丽水人在欧洲,尤其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全球受疫情影响之后,温州人又为海外侨胞捏了一把汗。于是,这批“高温青年”忙个不停。他们第一项任务是“驰援温州”,而今他们忙着“驰援海外”。
  何止在温州,又何止这批“高温青年”,疫情影响至今,除了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各行各业工作者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志愿者,他们各展所长,投入抗疫。这些民间力量,应该被更多人看见。

  用信任遥控海外“物物置换”

  2月25日,高温青年社区在发起“驰援温州”活动一个月后,发布《温州驰援意大利倡议书》,开始“驰援意大利”。原本已有从海外驰援温州经验的这群人,开始反向驰援。
  也有人不太理解。温州爱心屋网络公益宣传服务中心理事长王科曾听到过一些质疑声,有人觉得,温州的事还没做完,怎么就开始忙活海外的事?王科觉得有些委屈,此前她忙前忙后,募集到3万只从海外驰援温州的口罩,分给了环卫工人等群体。但王科、倪考梦和小伙伴们都明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应该驰援意大利,据初步统计,意大利有20多万温州籍华人华侨,占在意华人华侨约70%,“高温青年”社区一名志愿者的弟弟一家就在意大利普拉托市务工。温州志愿者队伍也是最早开始支援海外的民间团体之一。
  从2月底开始,高温青年社区开始尝试“物物置换”。《温州驰援意大利倡议书》发起仅一个小时便有了回应:一批由浙江至爱公益基金会从捷克采购的833件防护服,本想发回国内,负责人看到倡议书后决定转赠意大利。
  浙江至爱公益基金会理事翁骁友与意大利温州华侨、中意青年会会长陈铭在同一个群里,负责组织物资运回温州。当时陈铭有一批驰援温州的物资滞留海外,而翁骁友则希望驰援意大利,因此翁骁友思考能否置换,双方一拍即合,分别以对方的名义将物资捐献,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这背后也许是温州同乡之间的信任在起作用,毕竟大家相隔万里,很难真正清楚对方的物资情况。

  驰援海外没那么简单

  信任之外,还有许多志愿者的默默付出。驰援海外,捐赠物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和顺畅。
  2月底,这群温州人向意大利捐赠物资,有欧盟CE标准认证的物资可立刻通关,无欧盟认证但符合相应标准的,提供英文说明即可接收。这背后的协调者是陈铭,他随父母到意大利,至今已30年,他也成了温州志愿者对接意大利政府部门的关键一环。
  3月,浙江省侨联要组织抗疫物资通过包机形式驰援意大利,落地地点在都灵,陈铭欣喜之余,也倍感压力,“每次遇到的问题,都与前一次不一样”。当地时间3月10日上午,陈铭与原本就熟识的皮埃蒙特大区卫生厅厅长达成接收协议,拿到正式批文。大区政府承诺,26.4吨的物资全部快速免税通关,而且还免费提供2个配备安保的仓库,这让邻近法国、瑞士的都灵成了中国支援欧洲一些国家的物资集散地之一。
  3月10日,刚刚从紧张中缓过劲来的陈铭,准备回家睡上一觉。此时接到了紧急通知,还需要一个受赠证明,不然飞机无法起飞,此时已是意大利的下午。中国驻米兰领事馆也积极沟通,陈铭第一时间准备海关等部门需要的产品编号、航班、货品清单等信息,受赠证明开出时,距离包机起飞只有5个多小时,最终,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在内的4556箱物资顺利抵达。
  和陈铭一样,许多人在尽己所能地帮忙。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黄宇妩,因对医用物资熟悉,成为鉴定组成员;具有二十多年国际物流贸易经验的周帅、胡琪曼夫妇,则是物流报关主要协调者;温州商学院教师姜赛则将防护物资鉴别等常见问题画成简单易懂的漫画作品,其中不少被译成意大利语和英语等版本。

  “发烧不是高温”

  “不要发烧,这不是高温。”倪考梦在团队中经常给“高温青年”泼泼冷水,提醒大家不要做什么。
  前几天,有些志愿者本着一腔热血,答应了捐献大批物资,但“物物置换”虽然解决了国际物流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之间的物流通道要打通并不容易。比如,原先从布拉格往米兰调配物资,开车不过数小时,后来调配物资用了8天时间。从荷兰到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不到10小时车程,但援助物资几经周折,正式抵达已是确定援助一个月后。
  大批物资运往海外遇到种种难题,为个人寄出包裹成了力所能及的方式。但为了做好支援工作,“高温青年”们也在动脑筋。采访中,不少人向记者提及高昂的运费,一只售价1元的口罩,运费基本也需1元,甚至更高。前几天,为了将运费最优化,经过严格测算,一公斤口罩在240只左右,前提是把纸箱、纸盒全部拿掉,包装好看与否是其次,真正将运费用足,把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才是关键。
  运费筹集,暖意如潮。前几天,“高温青年”们筹集运费,一天之内筹到了约8万元;有在上海从事物流生意的温州老板,为了将10万元的物资运往海外,主动提出自己承担运费,这是笔不小的费用。
  3月27日,“高温青年”社区与温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共同发起了关爱海外专家人才行动,计划采取分区域、点对点、小包裹的方式为他们寄出口罩。现在,已经给100位专家寄送100只包裹,每个包裹里有100只口罩。最近,不少收到包裹的海外受赠人在群里表达感谢,这让不少志愿充满动力。
  “但愿人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翁骁友说,他在杭州的居所里,一进门就能看到大屏幕,排列着目前确诊人数过万的国家,他会每天更新以提醒自己。他表示,做公益不应该一哄而上,应该恰恰好。倪考梦也认为,希望以最小的动员解决问题。

  帮助温州制造“出海”

  浙江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董事长陈坚也是温州人,此前在葡萄牙发展。3月底,他受法国北部一个大区主席所托,帮忙在国内采购一批口罩、防护服等,并通过外贸生意的关系,打通物流,这批物资现已抵达法国。这批物资中,有一部分是倪考梦等人联系温州企业生产的。
  支援海外,关键靠的还是雄厚的制造业家底。温州是长三角制造业发达的城市之一,在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生产方面产业扎实,且有眼镜、服装、鞋革等企业可以转产防疫物资,成为医疗防疫物资生产重要基地。一大批温州企业通过“公益+贸易”“义卖+捐赠”的方式,为全球战疫提供平价物资,帮助世界各国更好地抗击疫情,也帮助温州制造走向世界。比如,温州施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口罩,将7.5元的市场价降为6.5元,确定10%的认捐比例;浙江丑鸭实业有限公司将防护服105元的市场价降为65元,并认捐8%;温州东易光学有限公司则将护目镜价格从每副8元下降为6元,并捐出收益的5%。
  抗疫物资出口海外,订单和产能对当下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并不难,关键是通过相关资质认证:出口欧盟国家需要CE认证,出口美国则要获得FDA认证。此前就有不少企业接到海外订单,无奈因资质问题,难以承接。为此,“高温青年”和温州市经信局等单位正与陈铭等人,协同推动温州制造出海、认证、落地。
  打通物流线后,贸易线也正在打通。陈铭正完成相关产品检验证明的翻译认证,以及电子版送审等工作,此外,他还联系了具备欧盟检验资质的机构,从国内寄来的样品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由检验机构出具检验合格报告证明,根据欧盟现行应急政策,在意大利主管部门审批,可代替CE认证,而此报告亦可用于同步进行CE认证的申请。
  此外,陈铭还考虑将温州制造的抗疫产品展示中心放到意大利都灵的温州市境外经贸综合服务站。在那里,客户将能看到产品样品、报告证明等相关文件,以及由温州“高温青年”在温州工厂实地拍摄的生产视频。陈铭身边有不少意大利朋友需要物资,也有不少温州朋友可以生产、提供物资,消除质量和认证疑虑后,他们就可自行对接合作。
  4月11日,温州制造出海认证与展示行动正式启动。这将进一步向海外输出医疗物资,也将进一步倒逼企业提升质量,以及助推国内地方政府加快推动企业获得出口资质。此前的3月28日,温州市经信局发布温州制造全球战疫行动方案,这批“高温青年”梳理了温州产品卡片和企业名录,并提出一些关键修订意见,比如医用物资认定标准有误区,可能导致有些企业被排除在医用之外。
  据了解,截至3月底,温州市口罩生产企业133家,其中131家为新转产,已获欧盟CE认证企业53家,已获美国FDA认证企业18家。倪考梦表示,有一点需要强调:海外不少国家将口罩分为个人防护和医用两种,温州生产的绝大多数为个人防护类,而海关政策规定的是医用物资。不少使领馆,要求捐献物资要在海关名单内。这意味着生产、捐赠和规定之间,存在一定的供需错位。
  需要互相帮助的事,还有很多。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4月15日第9版)

 

 

 

荐稿人:ffy 2020-04-15  执行编辑:zjy 2020-04-15  责任编辑:xwf 2020-04-15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0
 

上一篇一手雕木艺,雕出好日子
下一篇留学生“小姐姐”加入“防疫闭环”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