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0-07-13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0年7月13日第2版

倾注心血,她把葡萄当孩子来养
研究生毕业后下地干活十余年,王素青说“让我吃苦没问题”
作者:解放日报首席记者 茅冠隽  阅读次数:4507

王素青向记者展示马陆葡萄

王素青向记者展示马陆葡萄

 

  上海嘉定的马陆葡萄,是上海知名地产农产品品牌之一。葡萄园内,一棚棚、一株株、一串串葡萄,让人喜爱。作为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素青已在田间地头忙了十余年。对马陆葡萄,她感情很深:“种葡萄和养孩子一样,都需要长时间倾注心血。我爱马陆葡萄,葡萄卖得好、受欢迎,我就高兴。”

  “选择农业就不怕吃苦”

  2007年冬天,还在读硕士的王素青收到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的面试通知。所长单传伦看到这个身材矮小、戴着眼镜、书生气十足的女孩,微皱了下眉头:“你在简历上写‘我很能吃苦’,真的吗?我们是一线农业单位,即便是女生也要下地的,不是整天待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脑、整理整理材料就可以的。你怕吗?”
  “单所长很严格,说大话糊弄不过去。面对他的发问,我讲了两件事。”王素青告诉记者。一件事是,她从小爱葡萄,读小学时就帮着父母种葡萄、卖葡萄,“父母背着老式喷雾器去打药,我在后面帮忙托水管”;另一件事是,她在放暑假期间常帮父母干农活,如在农田里除草,一干就是两个月。“每年9月开学,我的手和老农民的手没两样。我边说边给单所长看我掌心的老茧,所长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通过面试后,王素青留在马陆葡萄公园里实习。2008年春节期间,上海下起大雪,为了防止积雪压塌大棚,葡萄公园的员工需要用竹竿撑住棚膜上的积雪。“我是北方人,见多了雪,但上海的雪有种别样的冷。我和大家一起,咬着牙顶着风,拿着一端缠着布头的竹竿、身上披着雨衣、脚上穿着雨靴,一个棚一个棚地走,而且每过两三个小时要出去查看一次,好几晚都没睡好觉。”

  让每颗葡萄充分生长

  夏秋两季是马陆葡萄的主要上市季,要接受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大考”。为了让当年的马陆葡萄有个“好成绩”,王素青要做很长时间的准备。她告诉记者,冬天,落光叶子的葡萄处于休眠期,她要翻地、剥皮、修剪、绑扎、覆膜,这些都是为了消灭病虫源、稳定结果部位、平衡树势;春天,葡萄开始萌芽长叶,这也是她每年工作最多、劳动量最大的时候,抹芽定梢、整穗疏粒、套袋,一刻也不得空闲。夏天,各种葡萄进入成熟期,王素青要采收、销售、整穗。秋天,早熟品种的采后施肥、中晚熟品种的质量管理都很关键。
  “一月小寒接大寒,修剪绑扎新开端;二月立春雨水连,抓紧盖膜把门关;惊蛰春分在三月,杂草露头要消灭……大雪冬至迎新年,扒扒树皮又一年。”为了给其他种植户提供种植参考,王素青结合工作实际,编了一则朗朗上口的“葡萄生产与节气”的顺口溜。
  王素青告诉记者,种葡萄也讲究“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要了解葡萄的秉性,给每颗葡萄充分的生长空间。为此,王素青和马陆葡萄公园的其他农技人员一起,不断进行技术创新。2012年,他们为了调整巨峰葡萄的整穗方法,尝试只留每串下面4指宽的花序。虽然花序小了,但成熟后每颗葡萄的生长空间更大、串形更好,成串后可获标准的圆锥形果实,每串有40到45颗葡萄,这个名叫“巨峰留穗尖”的实验大获成功。
  如今,马陆葡萄5月末即可上市销售,一直到圣诞节还有少量品种上市。“上市期长了,市场份额就大,销售额也相应增加,种植户收入就水涨船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马陆葡萄越来越大、越来越甜,把这个上海知名的地产农产品品牌推向更大的市场。”王素青说。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7月13日第2版)

 

 

 

荐稿人:ffy 2020-07-13   执行编辑:zjy 2020-07-13  责任编辑:xwf 2020-07-13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0
 

上一篇毕业了,我要当老师
下一篇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沿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